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0560
|
男
| 5565
|
女
| 4995
|
家庭戶戶數
| 265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0513
|
家庭戶男
| 5539
|
家庭戶女
| 4974
|
0-14歲(總)
| 2883
|
0-14歲男
| 1459
|
0-14歲女
| 1424
|
15-64歲(總)
| 6916
|
15-64歲男
| 3709
|
15-64歲女
| 3207
|
65歲及以上(總)
| 761
|
65歲及以上男
| 397
|
65歲及以上女
| 36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10469
|
總人口9707人(2017)。
文明古蹟
兩河口鄉名因兩條內陸河流於場鎮東北口匯合而得名。場鎮始建於清道光中期(碑存關帝廟前)。西漢初,建立石羊關(石埡棧),至今關樓遺址尚存,今人稱關口上、潭毒關、石羊關。劉備取漢中時,老將黃忠率軍走白楊古棧道至定軍山殺死魏將夏侯淵。古時兩河口建有關帝廟、“桃園殿”、“五虎將殿”。相傳虎狼峽中的文將台、武將台、鐵索為黃忠遺蹟。兩河口鄉何家村境的虎狼溝,是牡羊古棧道的險要地段,常有狼豹出沒,明朝時期設有炮台,清鹹豐年間有石刻造像五尊,保佑過往客商免遭虎狼傷害。宋代,利州經略史劉子羽於此大敗金軍完顏杲,將金軍攆過了關中,四川未遭金軍擾害,潭毒關遂成一代名關。
自然氣候
兩河口鄉屬岩溶台地中山地貌。境內最高峰大尖山,海拔1998.9米,最低點林家莊溝,海拔980米,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氣溫11.40℃,最高氣溫30℃,最低氣溫-12℃。鄉境多溶洞,地下岩穴裂縫滲水,漏斗、窪地、豎井、落水洞、暗河較多,氣候濕潤,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
自然資源有石灰石、硫鐵礦、煤炭、泥炭,具有一定的開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