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葉馬蘭(中藥)

全葉馬蘭(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全葉馬蘭,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全葉馬蘭Kalimeris integrtifoliaTurcz.eExDC.[AsteromoeaPekinensisHance]的全草。分布於我國東北部、西部和中部。具有清熱解毒,止咳之功效。常用於感冒發熱,咳嗽,咽炎。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全葉馬蘭
  • 別稱:全緣葉馬蘭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菊科
  • :全葉馬蘭
  • 分布區域:東北部、西部、和中部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 採收時間:8-9月採收
入藥部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相關配伍,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理作用,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寒。

功效

清熱解毒,止咳。

主治

用於感冒發熱,咳嗽,咽炎。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相關配伍

1、老年慢性支氣管炎:①全葉馬蘭根15g,水煎,飯後服。②全葉馬蘭、紫菀、款冬花、百部、前胡各10g,甘草6g,水煎服。
2、大便下血:全葉馬蘭根或全草30g,豬瘦肉120g,煮服。
3、吐血:①全葉馬蘭30g,白茅根、側柏葉各20g,水煎服。②全葉馬蘭、仙鶴草各15g,槐花12g,白茅根30g,水煎服。
4、牙痛:鮮全葉馬蘭根30g,水煎湯,以湯同鴨蛋2個煮服。
5、急性支氣管炎:全葉馬蘭根100g,白豆腐1-2塊,同煮,放鹽不放油,吃豆腐湯,每日1劑。孕婦忌服。(1-5方出自《實用中草藥原色圖譜2》

採集加工

8-9月採收,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全葉馬蘭,又名全葉雞兒腸、野粉團花。多年生草本,高30-70cm。直根長紡錘形。莖直立,單生或數個叢生,中部以上有近直立的帚狀分枝,被細硬毛。葉互生;中部葉多而密,無柄,葉片條狀披針形、倒披針形或長圓形,長2.58-4cm,寬0.4-0.6cm,先端鈍或漸尖,常有小尖頭,基部漸狹,邊緣稍反卷,下面灰綠,兩面密被粉狀短絨毛,中脈在下面突起;上部葉較小,條形。頭狀花序單生枝端並排成疏傘房狀;總苞半球形,徑7-8mm,長約4mm,總苞片3層,外層近條形,長約1.5mm,內層長圓狀披針形,長達4mm,上部草質,具粗短毛及腺點;舌狀花1層,管部長約1mm,具毛,舌片淡紫色,長約11mm,寬約2.5mm;管狀花花冠長約3mm,管部長約1mm,有毛。瘦果倒卵形,長約2mm,寬約1.5mm,淺褐色,扁平,有淺色邊肋,或一面有肋而果呈三棱形,上部有短毛及腺;冠毛帶褐色,長0.3-0.5mm,不等長,易脫落。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灌叢、路旁。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北部、西部和中部。

藥理作用

1、鎮咳作用;
2、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催眠作用;
3、鎮靜、抗驚厥、鎮痛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