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醫師中西醫臨床實用指南》是一本張翠玲編制,由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在2009-06-01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全科醫師中西醫臨床實用指南
- 作者:張翠玲
- ISBN:9787802452497
- 出版社: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基本相信,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
基本相信
作 者:張翠玲著 叢 書 名:
出 版 社: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
ISBN:9787802452497
出版時間:2009-06-01
版 次:1
頁 數:395
裝 幀:平裝
開 本: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醫學 > 臨床醫學
內容簡介
《全科醫師中西醫臨床實用指南》共分十二篇,第一篇分述了內科的循環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及代謝系統的臨床常見病的診斷與治療。第二篇則以中醫各證為章,進行辨證施治,並將外科雜證、皮膚科、婦科、男科、兒科、眼科、五官科等各立篇章,簡明地闡述了病因病機、主證、治療原則及代表方藥,並設有臨症備選藥物、參考方劑及驗方、偏方,以及介紹了個別典型病例。為達到給初學者或西學中醫師以提綱挈領的作用,故設第十篇,用臟腑分型,介紹治則與用藥,第十一篇論述氣、血、津液、痰飲病變的證型與治療。為方便掌握中藥的主要用途,因此在第十二篇中將藥物以主要功效分類。《全科醫師中西醫臨床實用指南》闡述簡練,淺顯易懂,適用於臨床醫師參考。
作者簡介
張翠玲,生於1942年,出身於中醫世家,主任醫師,世界傳統醫學科學院傳統醫學博士,先後從學和進修於北京中醫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原遼寧中醫學院),兼任世界傳統衛生組織內科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
在從事臨床醫療工作的40多年裡,詳盡地鑽研和實踐了祖輩遺留的驗方、秘方,並博彩當代中醫名家和中醫工作者的經驗,參考現代科學對中醫藥的研究,結合臨床,總結了對多種疾病行之有效的治療方藥。多年來,先後先發表過有價值的論文10餘篇。
目錄
第一篇 常見內科疾病的臨床分型與治療
循環系統疾病
第一章 高血壓病
第二章 高黏滯血症
第三章 病毒性心肌炎
第四章 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
第五章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消化系統疾病
第一章 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
第二章 肝硬變(附:脂肪肝、酒精肝)
第三章 急慢性膽囊炎(脅痛)
第四章 膽石症
第五章 急性胰腺炎(重症)
第六章 慢性胰腺炎
第七章 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第八章 萎縮性胃炎
第九章 胃下垂
第十章 慢性結腸炎(結腸潰瘍)
第十一章 急慢性闌尾炎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一章 支氣管炎
第二章 哮喘
泌尿系統疾病
第一章 急慢性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膀胱炎、急性腎盂腎炎)
第二章 急慢性腎小球腎炎
第三章 泌尿繫結石
第四章 慢性腎功能衰竭
代謝系統疾病
第一章 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腎病
第二章 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功能亢進
第十一章 急慢性闌尾炎
呼吸系統疾病
第一章 支氣管炎
第二章 哮喘
泌尿系統疾病
第一章 急慢性尿路感染(包括急性膀胱炎、急性腎盂腎炎)
第二章 急慢性腎小球腎炎
第三章 泌尿繫結石
第四章 慢性腎功能衰竭
代謝系統疾病
第一章 糖尿病及糖尿病性腎病
第二章 甲狀腺腫大和甲狀腺功能亢進
第二篇中醫各證分型與治療
第一章 頭痛
第二章 眩暈
第三章 中風
第四章 不寐
第五章 郁證
第六章 胸痹
第七章 心悸
第八章 脅痛
第九章 黃疸
第十章 臌脹
第十一章 胃脘痛(附:噯氣)
第十二章 呃逆
第十三章 嘔吐
第十四章 腹痛
第十五章 泄瀉
第十六章 便秘
第十七章 咳嗽
第十八章 喘證
第十九章 內傷發熱
第二十章 淋證
第二十一章 尿濁
第二十二章 癃閉
第二十三章 水腫
第二十四章 消渴
第二十五章 血證
第二十六章 紫癜
第二十七章 汗證
第二十八章 蟲證
第二十九章 癲癇
第三十章 痰飲
第三篇 外科雜證
第一章 痔瘡
第二章 瘰癘(淋巴結核)
第三章 丹毒
第四章 瘡癤癰毒
第五章 膿皰瘡
第六章 骨髓炎
第七章 慢性靜脈炎(小腿潰爛、臁瘡)
第八章 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脫骨疽)
第九章 痹證(風濕性肩、背、腰、腿、肌肉、關節痛)
第十章 類風濕性關節炎
第十一章 痛風性關節炎
第十二章 頸椎病(頸、肩、背綜合徵)
第十三章 肋軟骨骨膜炎
第十四章 跌打損傷(軟組織損傷)
第四篇 皮膚科
第一章 帶狀皰疹(蛇盤瘡)
第二章 痤瘡
第三章 酒渣鼻
第四章 面部脂溢性皮炎
第五章 頭部脂溢性皮炎及脫髮
第六章 諸癬(頭癬、體癬、股癬、手足癬、花斑癬、白癬瘋、鵝掌瘋)
第七章 濕疹(附:陰囊濕疹)
第八章 玫瑰糠疹
第九章 疣(尋常疣、扁平疣、尖銳濕疣、傳染疣)
……
第五篇 婦科
第六篇 男科
第七篇 兒科
第八篇 眼科
第九篇 五官科雜症
第十篇 臟腑病證分型與治療
第十一篇 氣血津液痰飲病的證型、治則
第十二篇 簡明用藥指南
前言
本書作者總結了先人和當代名老中醫及其同仁的臨床經驗,結合自己40多年的醫療心得,博採眾方,融匯中西醫對各種疾病和證候的病因病機、辨證施治等方面的理論、治法和經驗用藥,其中有些更是家傳秘不外宣的方劑,在此一併奉獻給同道及讀者,以弘揚中醫這一中華民族的瑰寶,使其更廣泛地服務於全人類。
中醫的每個證可能見於西醫的幾種疾病的發病過程中,因此,為便於閱讀和查找,本書用西醫的內科、外科、婦科、男科、小兒科、眼科、五官科及皮膚科的病名進行分述。但西醫病的名稱又遠不能概括中醫對各證的發病機制的論述,考慮到中醫各證和西醫病名有雷同之處,因此作者又以中醫的臟腑學說辨證論治進行分述,盡其力詳細地闡述明確,同時便於互相查閱。
在參考本書時,無論是中醫的證,或是西醫各病出現的症狀,需用中藥治療時,均需按中醫的病機理論,遵照八綱和臟腑、氣血津液等進行辨證,有效地選擇方劑,對因治療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