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環境展望4:旨在發展的環境》是2008年中國環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基本介紹
- 書名:全球環境展望4:旨在發展的環境
- 出版社: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 頁數:523頁
- 開本:16
- 定價:208.00
- 作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
- 出版日期:2008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2096882, 780209688X
- 品牌: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圖書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圖書簡介
《全球環境展望4:旨在發展的環境》是聯合國規劃署對1992年里約熱內盧地球峰會10年來和1972年斯德哥爾摩人類環境大會30年以來全球環境狀態的主導性報告。通過對過去1972-2002年間重要環境問題進行跟蹤和分析,GEO-3為塑造我們環境延續的主要趨勢提出比較綜合的解釋。
延續發前GEO報告的全球和區域重點,GEO-3對過去30年的環境狀態和趨勢,以及土地、森林、生物多樣性、淡水、海崖帶和海洋地區、大氣、城市地區和災害等專題下的相關政策和回響進行回顧。本報告重點分析了人類應對環境變化的脆弱性,尤其突出風險及對人類的影響。報告的展望部分,通過情景分析的方式展現了未來30年發展態勢。這種創新性的方法給予所有為美好未來奮鬥的人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建議。
延續發前GEO報告的全球和區域重點,GEO-3對過去30年的環境狀態和趨勢,以及土地、森林、生物多樣性、淡水、海崖帶和海洋地區、大氣、城市地區和災害等專題下的相關政策和回響進行回顧。本報告重點分析了人類應對環境變化的脆弱性,尤其突出風險及對人類的影響。報告的展望部分,通過情景分析的方式展現了未來30年發展態勢。這種創新性的方法給予所有為美好未來奮鬥的人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建議。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GEO項目
綜述
《GEO-3》地區
第1章 環境與發展的融合:1972-2002
第2章 環境狀況和政策回顧:1972-2002
社會經濟背景
土地
生物多樣性
淡水
沿海和海洋地區
大氣
城市
災害
結論
第3章 人類對環境變化的脆弱性
第4章 展望:2002-2032
驅動因素
四種未來
環境變化的結果
未來的經驗教訓
技術附錄
第5章 行動選擇
縮略詞
合作中心
參與者
文摘
插圖:
全球化
世界經濟的特點是日益增長的全球化,通過全球貿易和金融流動,全球化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通過信息、文化和技術的轉移,全球化促進了知識一體化(Najam等2007)。隨著複雜的跨國相互作用日益增多和非國家角色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管理也變得全球化了。在全球管理事務中,跨國公司開始成為有影響力的經濟角色,而在過去,國際管理的主角都是各國政府。雖然世界各國政府“統治世界”,但跨國公司則通過像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這樣的聚會和像多邊投資協定(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這樣的多邊磋商場合,已經公開走向全球政治舞台(De Grauwe和Camerman 2003,Graham 2000)。網際網路等技術和通訊的進步,也加強了個人和組織作為全球化世界主要參與者的作用(Friedman 2005)。
全球化給人們同時帶來了更多恐懼和希望。一些人認為,日益增長的相互依賴有利於合作、和平及解決共同問題(Bhagwati 2004,Birdsall和Lawrence 1999,Russett和Oneal 2001)。經濟一體化可能提供像更高生產率這樣的益處。商品和服務交換也有助於思想和知識的交換。與相對封閉的經濟體相比,一個相對開放的經濟體能更好地學習和採用國外最先進的技術(coe和Helpman 1995,Keller 2002)。然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日益加強的經濟相互依賴性具有破壞穩定的作用。他們表示,各國快速流入和流出的投資,導致失去工作機會、增加不平等、更低工資(Haass和Litan 1998)和破壞環境等問題。他們認為,全球化是剝削,並給全球合作與公平帶來更陰暗的未來(Falk 2000,Korten 2001,Mittelman 2000)。
環境和全球化在本質上是密切聯繫的。貿易全球化已經促進了包括五種最重要的淡水生物物種[斑馬貝(Dressena polymorpba)、日氏斑紋貽貝(D.bugensis)、河蜆(Corbicula fluminea)、江蜆(C.fluminalis)和河殼菜蛤(Limoperna fortunei)]在內的外來物種的傳播。在過去20年,斑馬貝已經傳播到北美各個角落,產生重大的生態和經濟影響。斑馬貝的入侵與美國、加拿大和前蘇聯小麥海運的急劇增加有很大關係(Karatayev等2007)。在全球化世界裡,與環境保護有關的重要決策可能更多地是公司管理和市場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國家層面的政治因素的作用結果。由於害怕跨國公司搬走,一些國家可能不願意執行嚴格的環境法律。然而,人們常常忘記,環境本身也影響著全球化。自然資源是全球經濟成長和貿易的動力。全球氣候變化等環境危機的解決方案,需要協調一致的全球行動和更加全球化的管理(Najam等2007)。
貿易
由於更低的運輸和通信成本、貿易自由化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等多邊貿易協定,世界貿易在過去20年持續增長。1990—200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從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32.5%增加到41.5%。不同區域間的貿易存在差異。東北亞的商品貿易量從占該區域國內生產總值的47%增長到70.5%,高科技產品出口從占製造業出口總量的16%增長到33%。作為對比,西亞和非洲北部商品貿易額從占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46.6%增長到50.4%。2002年,這兩個地區的高科技產品出口額僅占製造業出口總量的2%(World Bank 2005)。1990年以來,最不已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LDC)已經增加了它們在世界商品貿易中的份額,但在2004年,它們仍然僅占世界出口總量的0.6%和世界進口總量的0.8%(WTO 2006)。
隨著全球化進程,環境與貿易存在雙向聯繫。商品流動增加和全球生產網路的擴展導致運輸量增加。在當代經濟中,運輸業現在成為最具活力的行業,並產生重大環境影響(Button和Nijkamp 2004)(見第2章和第6章)。貿易本身也對環境施加壓力。例如,國際糧食價格升高可能增加農業利潤,並導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將農田擴展到森林地帶(專欄1.11)。蒙古野生動物交易每年價值1億美元,導致賽加羚羊(saiga antelope)等物種數量的急劇減少(World Bank和WCS 2006)。在有市場或干預失效時,國際貿易可能會間接加劇環境問題。例如,漁業生產補貼可能推動過度捕撈(OECD1994)。在國家層面,自然災害引發的物質損害也會影響貿易,導致出口下降。體現這種關係的一個典型例子是2005年發生在墨西哥灣的颶風給煉油廠造成的損害。墨西哥灣的石油產量占世界原油供應量的2%,在卡特里娜颶風過後,墨西哥灣的石油產量下降,導致每桶原油的價格飆升到70美元以上(WTO 2006)。
貿易也可能對環境產生有利影響。對於自由貿易是否能把收入提高到這樣一種程度,以至於環境保護成為當務之急,關於這點,人們一直有非常激烈的爭論(Gallagher 2004)。2002年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上,各國承諾為環境產品和服務拓展市場。對保護環境的商品的貿易自由化可能有助於刺激和催生致力於改善環境的產業(OECD 2005)。消費者的喜好能影響生產標準,我們可以利用這點來改善環境。2006年,在歐洲綠色和平運動的推動下,一家大型糧食批發商暫時中止購買產自亞馬遜地區毀林開荒農田的大豆(Cargill 2006,Greenpeae 2006)。
全球化
世界經濟的特點是日益增長的全球化,通過全球貿易和金融流動,全球化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通過信息、文化和技術的轉移,全球化促進了知識一體化(Najam等2007)。隨著複雜的跨國相互作用日益增多和非國家角色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管理也變得全球化了。在全球管理事務中,跨國公司開始成為有影響力的經濟角色,而在過去,國際管理的主角都是各國政府。雖然世界各國政府“統治世界”,但跨國公司則通過像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這樣的聚會和像多邊投資協定(Multilateral Agreement on Investment)這樣的多邊磋商場合,已經公開走向全球政治舞台(De Grauwe和Camerman 2003,Graham 2000)。網際網路等技術和通訊的進步,也加強了個人和組織作為全球化世界主要參與者的作用(Friedman 2005)。
全球化給人們同時帶來了更多恐懼和希望。一些人認為,日益增長的相互依賴有利於合作、和平及解決共同問題(Bhagwati 2004,Birdsall和Lawrence 1999,Russett和Oneal 2001)。經濟一體化可能提供像更高生產率這樣的益處。商品和服務交換也有助於思想和知識的交換。與相對封閉的經濟體相比,一個相對開放的經濟體能更好地學習和採用國外最先進的技術(coe和Helpman 1995,Keller 2002)。然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日益加強的經濟相互依賴性具有破壞穩定的作用。他們表示,各國快速流入和流出的投資,導致失去工作機會、增加不平等、更低工資(Haass和Litan 1998)和破壞環境等問題。他們認為,全球化是剝削,並給全球合作與公平帶來更陰暗的未來(Falk 2000,Korten 2001,Mittelman 2000)。
環境和全球化在本質上是密切聯繫的。貿易全球化已經促進了包括五種最重要的淡水生物物種[斑馬貝(Dressena polymorpba)、日氏斑紋貽貝(D.bugensis)、河蜆(Corbicula fluminea)、江蜆(C.fluminalis)和河殼菜蛤(Limoperna fortunei)]在內的外來物種的傳播。在過去20年,斑馬貝已經傳播到北美各個角落,產生重大的生態和經濟影響。斑馬貝的入侵與美國、加拿大和前蘇聯小麥海運的急劇增加有很大關係(Karatayev等2007)。在全球化世界裡,與環境保護有關的重要決策可能更多地是公司管理和市場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國家層面的政治因素的作用結果。由於害怕跨國公司搬走,一些國家可能不願意執行嚴格的環境法律。然而,人們常常忘記,環境本身也影響著全球化。自然資源是全球經濟成長和貿易的動力。全球氣候變化等環境危機的解決方案,需要協調一致的全球行動和更加全球化的管理(Najam等2007)。
貿易
由於更低的運輸和通信成本、貿易自由化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等多邊貿易協定,世界貿易在過去20年持續增長。1990—2003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從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32.5%增加到41.5%。不同區域間的貿易存在差異。東北亞的商品貿易量從占該區域國內生產總值的47%增長到70.5%,高科技產品出口從占製造業出口總量的16%增長到33%。作為對比,西亞和非洲北部商品貿易額從占該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的46.6%增長到50.4%。2002年,這兩個地區的高科技產品出口額僅占製造業出口總量的2%(World Bank 2005)。1990年以來,最不已開發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LDC)已經增加了它們在世界商品貿易中的份額,但在2004年,它們仍然僅占世界出口總量的0.6%和世界進口總量的0.8%(WTO 2006)。
隨著全球化進程,環境與貿易存在雙向聯繫。商品流動增加和全球生產網路的擴展導致運輸量增加。在當代經濟中,運輸業現在成為最具活力的行業,並產生重大環境影響(Button和Nijkamp 2004)(見第2章和第6章)。貿易本身也對環境施加壓力。例如,國際糧食價格升高可能增加農業利潤,並導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將農田擴展到森林地帶(專欄1.11)。蒙古野生動物交易每年價值1億美元,導致賽加羚羊(saiga antelope)等物種數量的急劇減少(World Bank和WCS 2006)。在有市場或干預失效時,國際貿易可能會間接加劇環境問題。例如,漁業生產補貼可能推動過度捕撈(OECD1994)。在國家層面,自然災害引發的物質損害也會影響貿易,導致出口下降。體現這種關係的一個典型例子是2005年發生在墨西哥灣的颶風給煉油廠造成的損害。墨西哥灣的石油產量占世界原油供應量的2%,在卡特里娜颶風過後,墨西哥灣的石油產量下降,導致每桶原油的價格飆升到70美元以上(WTO 2006)。
貿易也可能對環境產生有利影響。對於自由貿易是否能把收入提高到這樣一種程度,以至於環境保護成為當務之急,關於這點,人們一直有非常激烈的爭論(Gallagher 2004)。2002年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上,各國承諾為環境產品和服務拓展市場。對保護環境的商品的貿易自由化可能有助於刺激和催生致力於改善環境的產業(OECD 2005)。消費者的喜好能影響生產標準,我們可以利用這點來改善環境。2006年,在歐洲綠色和平運動的推動下,一家大型糧食批發商暫時中止購買產自亞馬遜地區毀林開荒農田的大豆(Cargill 2006,Greenpeae 2006)。
序言
第四份全球環境展望研究報告:《全球環境展望4》(GE04)在這樣一個可能被認為不尋常的年份付梓出版了。在這一年,人類以嶄新的現實感,真誠、堅定、果敢的態度和所有可想到的行動來勇敢地面對環境退化的規模和速度。
《全球環境展望4》強調了當今我們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環境變化,需要我們共同來解決。這些前所未有的環境變化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退化和漁業的衰退,新疾病和害蟲的出現及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我們人類社會有責任解決面臨的這些問題和應對發展的挑戰。而推進世界各國和社會團體重新思考集體責任的契機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最首要的挑戰:氣候變化。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無限制地增長,人們就不可能持續穩定地安排事務。如果不能迅速而持續不變地發展低碳經濟,可能無法實現與貧困、水資源和其他基本問題有關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比較這本《全球環境展望4》和2002年出版的《全球環境展望3》報告,兩者的區別在於它們對氣候變化的斷言或觀點在許多方面不同並有所超越。對於人類行動是否影響了大氣以及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不遠的將來對我們這代人的可能影響,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以科學為依據給出了明確的結論。
當前的挑戰不在於發生氣候變化或者是否應該解決,而在於如何讓190個國家一起來解決這共同的問題。這場戰爭的獎品不僅是溫室氣體的減排,更是擁有了全面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和原則。
就氣候變化本身性質而言,它不可能劃入單一部門職責,或者單一企業商業規劃,或者單一NGO的行動範疇。氣候變化是環境問題,也是對政府和公眾生活各方面都產生影響的環境威脅,它影響著金融、農業、健康、就業和交通規劃等各方面。
如果氣候問題的兩重性:減排和適應性問題能得到解決,那么,其他可持續性問題的挑戰也能以長遠考慮的角度得到全面、相應的解決,而不像過去那樣採取分割、逐個和短視的處理方式。
《全球環境展望4》在已知和不斷出現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挑戰方面,給決策者指明了可選擇的道路。它不僅指出地球生態系統及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上萬億美元的巨大價值,而且還指明了環境在發展和人類福祉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2007年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恰逢《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發表20周年紀念。有個好兆頭是,該報告主要作者,以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推廣而著稱的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夫人,在今年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任命為三個專門氣候問題特使之一。
《全球環境展望4》報告最成功的方面在於它是一個國際合作的生動例子。全世界大約400名科學家和決策人員,50多個全球環境展望合作中心及其他夥伴研究所參與了本評估報告的編寫工作,其中很多人無償提供了他們的時間和專業技術。在此,我對他們的巨大貢獻表示感謝。
此外,我還要感謝比利時、挪威、荷蘭和瑞典政府為《全球環境展望4》提供的經濟支持,他們在資助全球和地區會議、1000名受邀專家的全面平行審閱等方面所提供的支持是無法衡量的。我也要感謝《全球環境展望4》高級顧問組,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政策和科學方面的專業意見。
施泰納(AChim Steiner)
聯合國副秘書長
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
《全球環境展望4》強調了當今我們所面臨的前所未有的環境變化,需要我們共同來解決。這些前所未有的環境變化包括氣候變化、土地退化和漁業的衰退,新疾病和害蟲的出現及生物多樣性喪失等。我們人類社會有責任解決面臨的這些問題和應對發展的挑戰。而推進世界各國和社會團體重新思考集體責任的契機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最首要的挑戰:氣候變化。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無限制地增長,人們就不可能持續穩定地安排事務。如果不能迅速而持續不變地發展低碳經濟,可能無法實現與貧困、水資源和其他基本問題有關的“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比較這本《全球環境展望4》和2002年出版的《全球環境展望3》報告,兩者的區別在於它們對氣候變化的斷言或觀點在許多方面不同並有所超越。對於人類行動是否影響了大氣以及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不遠的將來對我們這代人的可能影響,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以科學為依據給出了明確的結論。
當前的挑戰不在於發生氣候變化或者是否應該解決,而在於如何讓190個國家一起來解決這共同的問題。這場戰爭的獎品不僅是溫室氣體的減排,更是擁有了全面致力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和原則。
就氣候變化本身性質而言,它不可能劃入單一部門職責,或者單一企業商業規劃,或者單一NGO的行動範疇。氣候變化是環境問題,也是對政府和公眾生活各方面都產生影響的環境威脅,它影響著金融、農業、健康、就業和交通規劃等各方面。
如果氣候問題的兩重性:減排和適應性問題能得到解決,那么,其他可持續性問題的挑戰也能以長遠考慮的角度得到全面、相應的解決,而不像過去那樣採取分割、逐個和短視的處理方式。
《全球環境展望4》在已知和不斷出現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挑戰方面,給決策者指明了可選擇的道路。它不僅指出地球生態系統及其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上萬億美元的巨大價值,而且還指明了環境在發展和人類福祉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
2007年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恰逢《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發表20周年紀念。有個好兆頭是,該報告主要作者,以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推廣而著稱的挪威前首相布倫特蘭(Gro Harlem Brundtland)夫人,在今年被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任命為三個專門氣候問題特使之一。
《全球環境展望4》報告最成功的方面在於它是一個國際合作的生動例子。全世界大約400名科學家和決策人員,50多個全球環境展望合作中心及其他夥伴研究所參與了本評估報告的編寫工作,其中很多人無償提供了他們的時間和專業技術。在此,我對他們的巨大貢獻表示感謝。
此外,我還要感謝比利時、挪威、荷蘭和瑞典政府為《全球環境展望4》提供的經濟支持,他們在資助全球和地區會議、1000名受邀專家的全面平行審閱等方面所提供的支持是無法衡量的。我也要感謝《全球環境展望4》高級顧問組,他們提供了寶貴的政策和科學方面的專業意見。
施泰納(AChim Steiner)
聯合國副秘書長
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