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億棵樹運動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全世界範圍內開展了一項重要的植樹活動,其口號是:“造林植樹,造福地球:10億棵樹活動”,目標是在2007年內在全世界至少種植10億棵樹。歡迎所有個人,團體,工商界, 民間組織和政府都來參加此次活動,參加者請在網上輸入您承諾種植的樹木。“十億棵樹計畫”是一個獨具特色的全球性植樹倡議活動,該計畫旨在增強公民之間的合作並鼓勵全體人民行動起來面對氣候變化的挑戰,目前該計畫已經確定植樹70億棵的新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十億棵樹運動
  • 發起原因: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挑戰
  • 發起人:WangariMaathai教授和阿爾貝二世
  • 發起時間:2006年
全球十億棵樹運動-發起原因,全球十億棵樹運動-活動過程,全球十億棵樹運動-各國情況,全球十億棵樹運動-意義,全球十億棵樹運動-中國行動,平均每箇中國人植樹2株,人類史上規模空前的生態建設,科學種樹提高存活率,

全球十億棵樹運動-發起原因

全球十億綠樹運動
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暖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環境署)和世界農林中心(農林中心) ,率先於2006年推出了“十億棵樹計畫”,該計畫的推出還有助於應對人類面類的其他挑戰,這包括了可持續發展問題,水資源危機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
此項活動是由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肯亞綠帶運動創始人Wangari Maathai教授和摩納哥的阿爾貝二世親王殿下贊助發起的,到目前為止該計畫已經完成了先期設定的所有目標,並促進了155個國家的植樹造林活動。

全球十億棵樹運動-活動過程

全球十億綠樹運動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指出: “在2006年奈洛比氣候變化公約會議期間,推出‘十億棵樹計畫’的時候,沒有人能夠想像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如此之快,如此之多。這一活動克服了人們在面對環境危機時曾經的挫折與無奈,更體現了世界各地億萬人民所擁有的希望。”
他進一步指出:“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為這項活動所設定的每一個目標,我們現在正呼籲各國政府、民間社會組織、商界和工業界、社區和個人參加到行動中來,在 2009年底於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首腦會議到來之前,將這一計畫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他補充說:“在2006年,我們擔心10億棵樹的目標是否過高了,事實是否定的。我們知道20億棵樹的目標仍然是被低估了。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種植70億棵樹――相當於目前地球人口每人一棵樹,這個新的目標一定可以實現,這也將證明該運動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支持 。”
“十億棵樹計畫”已成為私人和公眾關注全球氣候變暖的一種重要方式。
印度尼西亞、馬爾地夫、墨西哥、土耳其和土庫曼斯坦等各國元首,以及工商業界,許多城市,宗教、青年和社會團體都積極參加這項計畫。更可貴的是,計畫一半以上的植樹目標是個人參與者完成的。

全球十億棵樹運動-各國情況

·在印度北方邦一天的植樹量就達到了 1050萬棵。
· 土耳其的3500萬青年已被動員起來參加植樹計畫。
·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以及英國的50萬中小學生已經參與到計畫中來。

全球十億棵樹運動-意義

植樹仍然是最具經濟效益的解決氣候變化的方法。樹木和森林在調節氣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為據估計它們吸收了大氣中超過5 0%的二氧化碳。相反,砍伐森林產生了人類釋放的20 %以上的二氧化碳,這足以匹敵其他來源的溫室氣體排放。
樹木的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為農村和城市人口提供了一系列的產品和服務,這包括了糧食、木材、纖維、醫藥和能源、以及提高土壤肥力,保護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總部位於奈洛比的世界農林中心的總幹事Dennis Garrity 先生說:“‘十億棵樹計畫’不僅有助於動員數以百萬計的人們行動起來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而且該計畫也為人們――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貢獻了樹木所提供的寶貴的產品和服務;同時小規模農業生產者也可以通過種植和培育樹木,從快速增長的全球碳市場中獲益,。”
世界糧食計畫署執行主任josette sheeran在宣布該機構對“十億棵樹計畫”貢獻的同時,指出: “世界糧食計畫署非常關注由於糧食和燃料價格上升,對最貧窮的10億人口造成的嚴重的不可避免的衝擊。在這個有更多人需要世界糧食計畫署援助的時候,目前世界糧食計畫署的援助卻越來越少,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由於價格上漲導致的資金缺口。” 就“十億棵樹計畫”的地理分布而言,非洲是全球領先的地區,超過半數樹木的種植位於非洲。國家和地區政府推動了最大規模的植樹活動,最為領先的衣索比亞種植了7億棵樹,其次是土耳其( 4億棵) ,墨西哥( 2.5億棵)和肯亞( 1億棵) 。
“十億棵樹計畫”在衝突後和災害後國家也極具吸引力。作為該運動的贊助人Wangari Maathai:“在我們植樹的同時,我們也播灑了和平與希望的種子”,在阿富汗、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伊拉克、賴比瑞亞和索馬里的社區也為“十億棵樹計畫”貢獻了超過200萬棵樹木。
此外,在印尼的班達亞齊省和其他省份Planète Urgence組織了種植紅樹林的活動,以幫助該地區從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嘯中復甦;在美國為了對抗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的災難,“補種新的奧爾良”計畫在社區中資助了種植果樹,享受新生活的活動。 私營部門的投入占到幾乎所有種植樹木的6 % 。跨國公司,包括拜耳、豐田、Yves Rocher , Accor酒店集團和Tesco Lotus對“十億棵樹計畫”提供支持,世界各地的數以百計的中小型企業也提供了支持。“十億棵樹計畫” 進一步受到了各個國際組織在文化和精神層面的重視,這些組織包括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世界童子軍運動、SOS Sahel Initiative和來自日本京都的藝妓們發起的“Geiko and Maiko for Forests”—都積極參與該計畫。
聯合國副秘書長兼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總結指出,“‘十億棵樹計畫’是環境規劃署向全世界將近70億人共同發出的號召,通過這一活動我們可以採取直接的、積極的步驟來保護我們的氣候。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所面臨的問題,這個問題只能通過個人和集體的行動加以解決。我深信,只要我們不懈努力新的目標就一定會實現。”

全球十億棵樹運動-中國行動

全球十億綠樹運動
中國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持續開展了規模空前的林業建設,相繼啟動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持續開展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森林覆蓋率已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18.21%,不僅有效改善了全國生態狀況,而且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賈治邦表示,中國將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繼續實施林業重點工程,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增加森林資源總量,同時與世界各國一道積極投身“全球十億棵樹運動”,為維護全球生態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新貢獻。

平均每箇中國人植樹2株

“中國政府和人民積極參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出的‘全球十億棵樹運動’倡議,平均每箇中國人植樹2株以上,從中國國家領導人到普通公民以及青少年都參加了植樹活動,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年4月也帶頭種了5棵樹。”中國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話音剛落,全場響起了熱烈掌聲,在聯合國特別儀式上的所有嘉賓都對中國表示由衷的欽佩。
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中國森林覆蓋率已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8.6%增加到18.21%,森林面積增加到1.75億公頃,活立木蓄積量增加到136億立方米。沙化土地由20世紀90年代年均擴展3436平方公里轉變為目前年均縮減1283平方公里。建立林業自然保護區2006處,總面積18.4億畝,占國土面積的12.8%。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統計,全球人工林面積年均增加280萬公頃,其中中國年均增加148.9萬公頃,占全球人工林年均增量的53.2%。2000—2005年全球年均減少森林面積730萬公頃,而中國卻年均增加森林面積405.8萬公頃。中國森林資源的持續快速增長,對維護生態安全、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重大貢獻。
“近幾年來,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植樹造林,為世界樹立了榜樣。”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施泰納先生說。

人類史上規模空前的生態建設

目前,中國人工林保存面積已達到5300多萬公頃,占世界人工林總面積的近1/3,居世界首位。這主要得益於中國持續開展了中國歷史上乃至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生態建設。
1978年,中國政府決定在中國西北、華北、東北延綿4480公里的風沙線上,實施“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這項歷時31年、規劃造林3508萬公頃的工程,成為中國開展最早、歷時最長的生態建設工程。目前,已累計造林2446.9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0.51%,生態狀況發生了顯著變化。
近10年來,中國政府又相繼啟動和強化了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沿海防護林、長江防護林、平原綠化、防沙治沙、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保護、石漠化治理等10大生態建設工程。其中,退耕還林工程總投資將達到5000多億元人民幣,目前已投資1961億元人民幣,完成造林2687萬公頃,成為世界上投資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生態建設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從1981年起,中國開展了全民義務植樹運動,至今已持續了28年,累計115.2億人次履行植樹義務,植樹538.5億株,成為世界上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好的植樹運動。

科學種樹提高存活率

“真正實行科學造林,確保種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加強種苗管理,堅持適地適樹,實行科學種植,不斷提高造林綠化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賈治邦在近日召開的全國造林綠化現場會上強調。
針對以前造林成活率不高的問題,各地廣泛開展技術培訓,推廣先進實用技術,提高良種壯苗的使用率,充分發揮了科學技術對國土綠化質量的保障作用。
資料顯示,進入新世紀,我國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穩定在95%左右,造林綠化質量呈現總體好轉的態勢。第六次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我國林木生活力等級達到中等、良好以上的林分面積比例分別為50.58%、42.22%,沒有病蟲害的森林面積占79.91%。
“到2010年,中國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0%,全國生態狀況整體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到2020年,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3%,重點地區的生態問題基本解決,全國的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到2050年,森林覆蓋率將達到並穩定在26%以上,基本實現山川秀美。”賈治邦說,今後,中國政府將進一步加快林業改革,繼續實施林業重點工程,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實行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不斷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增加森林資源總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