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機制與政策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機制與政策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唐東波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機制與政策研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唐東波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對外開放給予了開發中國家融入全球產業鏈條的機會,但是開發中國家依然面臨如何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獲得動態比較優勢,從而加快深化本國產業結構和提高產業附加值的挑戰,產業升級(Industrial Upgrading)成為了廣大開發中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本項目將在理論上闡明中國的開放政策與產業升級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從經驗上解決產業升級的度量問題。我們不僅從機制上以及國際經驗比較上釐清開放政策與產業政策的不同組合對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的影響,還將從實證角度定量分析中國現行政策措施對產業升級的作用大小。我們將特別回答,中國的產業升級道路與東亞經濟有何不同,為加快產業升級步伐,現有開放政策與產業政策之間應該如何協調。本項目的政策結論對於中國下一步產業升級路徑和經濟發展軌跡的選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結題摘要

對外貿易擴張與垂直專業化產品內分工已成為當代中國經濟全球化最顯著的特徵。我們發現,中國出口品所含技能水平的提升並未反映為國內附加值的同步增長,產業升級步伐緩慢。一個國家的產業和技術結構從根本上取決於國內要素稟賦,對於中國而言,就業結構升級是產業結構升級的基礎。 關於基礎設施投資對私人投資和產業轉移的影響,我們發現:從全國平均意義上來看,中國基礎設施投資整體上並未出現供給過度或低效使用,基礎設施投資對於私人投資具有較強的擠入效應,並且市場環境的改善和開放水平的提升可以進一步強化這種正向作用。倘若市場環境和開放程度足夠低,基礎設施投資的擠入效應幾乎可以忽略。分地區來看,東部的基礎設施投資對私人投資的擠入效應依然大於中部和西部。特別是對於西部地區,如果市場環境和開放水平過低,基礎設施投資甚至會擠出私人投資。總體而言,市場環境和開放水平對於基礎設施投資邊際效應的正向影響從東到西,依次遞增。基於實證研究的結論,我們提出了有關改善基礎設施投資效率的政策建議。 為進一步考察垂直專業分工如何影響了中國的勞動生產率,本項目通過構建理論模型,並利用企業微觀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我們發現:(1)垂直專業分工確實有助於提升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水平,特別是在國有部門、高新技術行業和低生產率企業,相對於自製中間品而言,外購中間品的邊際收益更高,並且國外進口中間品的邊際收益又大於國內採購的中間品。(2)國際分工對勞動生產率提高的邊際效應約為國內分工的兩倍,尤其是對於出口企業以及來自OECD等已開發國家和一般貿易進口的中間品而言,這種全球縱向分工所帶來的生產率提升效應還要表現得更為顯著。(3)從總體上看,進出口貿易和FDI等全球化因素確實給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帶來了正面效應,但其作用機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參與國際縱向專業分工的形式實現。基於理論和實證研究,我們討論了在全球化進程中,如何成功實現國內勞動生產率持續增長的政策含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