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2021:超越生產(2021年亞洲開發銀行官網發布的研究報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2021年11月, 亞洲開發銀行官網發布了一份重量級的研究報告——“Global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Report 2021:BEYOND PRODUCTION”(《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2021:超越生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2021:超越生產
  • 發布日期:2021年11月
報告內容
報告》認為,全球貿易一體化的趨勢並沒有逆轉,儘管在全球價值鏈中,一些曾經對貿易一體化起主導作用的國家的參與程度已經趨於穩定(比如中國),但全球價值鏈中各行業仍然在其他經濟體中快速增長,包括孟加拉國的紡織業和越南的家電行業。
《報告》表示,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其它開發中國家也紛紛採取開放的政策以來,世界貿易的增長變得尤其迅速。在2000到2010年之間,全球總出口額和間接出口額的平均增長率分別為8.7%和9.7%。在接下來的2010年到2019年間,雖然全球總出口額和間接出口額的增長率都有明顯下降,但仍然維持著正增長,全球化沒有逆轉。
在2018年到2020年之間,一些威脅全球價值鏈以及一般貿易的重要風險因素顯現出來,包括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泰國的洪水、德克薩斯州的暴風雪以及新冠疫情等等。不過《報告》表示:“目前,並沒有出現普遍的製造回歸歐美的現象,這也不是有效的應對風險的方法。全球價值鏈更有可能進一步發展,而不是停止。”
《報告》強調了跨國公司在貿易中的重要作用。全球價值鏈通常是用出口額的一部分來衡量,因此跨國公司在一國內通過當地子公司的的銷售額並不被計算在全球價值鏈以內。《報告》發現,這些“缺失”的經濟活動非常可觀。
跨國公司對於子公司的重要作用是智慧財產權的使用,比如公司的品牌、專利、無形知識以銷售網路,這些重要的服務通常沒有被算入貿易數據中。因此,一些原來被算作外國公司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其中有一部分其實應該被算作出口。如果母公司的智慧財產權貢獻得到了合理的計算,那這些應該都是全球價值鏈貿易的一部分。
蘋果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蘋果公司不自己進行生產,被稱為“無工廠製造商”(factoryless manufacturer)。類似蘋果公司的“無工廠製造商”通過自身的智慧財產權組織全球價值鏈,他們掌握著專利、商標、著作權、品牌、設計、軟體、資料庫等部分。這些智慧財產權愈發成為這類大型跨國公司的核心資產。據估算,在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公司中,90%的資產都屬於智慧財產權。
《報告》表示,大部分公司不願意許可其他國家的公司使用他們的智慧財產權,因為擔心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問題。因此,很多公司會在外國設立子公司。理論上,母公司應該向子公司收取智慧財產權使用費。不過處於稅務因素,很多公司選擇只向國外子公司收取非常低的費用。因此,貿易數據中有關智慧財產權支付的數額應該是被嚴重低估了。
而且,很多跨國公司為了避稅還把智慧財產權布局在位於“低稅天堂”的子公司。比如,蘋果公司就把自己的智慧財產權設定在了一些海外子公司。從會計的角度,蘋果子公司在中國通過使用智慧財產權組織生產、銷售和服務,蘋果公司在美國的總部應該是利潤的最終擁有者,但是在賬目上把利潤留在中國可以獲得更有利的稅率。
《報告》認為,全球價值鏈為出口無形資產服務提供了新的模式。而一些“無工廠製造商”正積極參與這種貿易活動。傳統的貿易數據並沒有算入全球價值鏈中無形服務貿易的出口額。因此,這些數據很大程度上低估了發達中國家的真實出口額,並且也扭曲了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貿易差額。美國與中國之間有巨大的貿易逆差,而《報告》表示,如果考慮了服務貿易中的智慧財產權使用費,貿易逆差會有所下降,這是因為美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服務出口國家。
《報告》使用了一種新的概念“要素收入貿易”(trade in factor income)來度量貿易。要素收入貿易中包括了無形資產的貿易,也就是加上了傳統數據中缺失的部分。比如,蘋果公司在中國子公司的利潤被算作美國到中國的出口。在這種新的度量方式下,中國與美國的貿易順差下降了32%。
《報告》還討論了全球發達經濟體在貿易中的得失問題。《報告》認為,從中受益的是那些擁有大部分智慧財產權和能創造智慧財產權的高技術人才的公司。而一些擁有半熟練工人的公司從中受損,因為他們需要和開發中國家相同類型的企業競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