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軍事術語,由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民皆兵
- 發布單位: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全民皆兵,軍事術語,由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發布。
全民皆兵,漢語成語,拼音是quán mín jiē bīng,意思是指把能參加戰鬥的人民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出自《痴人》。成語出處王朔《痴人》:“我知道這種勾當已發展到五花八門、全民皆兵的程度。”成語用法...
全民皆兵,軍事術語,由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發布。1958年,毛澤東在審閱《關於人民公社若干問題的決議(草案)》時增寫了一段話:“帝國主義如果竟敢發動對我國的侵略戰爭,那時我們就將實現全民皆兵,民兵就將配合人民解放軍,並且隨時補充人民解放軍,徹底打敗侵略者。”(《毛澤東軍事文集》第6卷,第390頁)“...
全民皆兵抗擊日寇 《全民皆兵抗擊日寇》是2011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吉,李鳳村。內容介紹 本書內容包括:九一八事變與東北淪陷;華北危機和抗日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和全面抗戰的爆發;全面抗戰的深入;抗日戰爭的高潮等。
中國古代兵制,指的是中國古代的兵役制度。主要包括兵農合一制、全民皆兵制、徵兵制、軍戶制、團結兵制、民兵制、募兵制、衛所制等。主要種類 兵農合一制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於農的。所謂寓兵於農,就是以農器為兵器。古代兵器是銅做的,農器也是銅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臨戰才發給,即所謂授甲、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不脫離生產的民眾武裝,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裝力量的組成部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助手和後備力量,是實行全民皆兵的重要組織形式。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發展歷程 2020年7月1日零時...
《普遍徵募令》一譯《全民皆兵令》,是法國大革命時期國民公會所通過的動員人民為軍事服務的法令。在當時主持軍務的卡諾參與下,由巴累(Bertrand Barère de Vieuzac,1755—1841)起草。1793年8月23日頒布。法令規定自即日起,至敵人被逐出共和國領土之日止,全國國民始終有應徵和協助軍事的義務:年輕的男子參加作戰...
西夏部族兵,党項人內遷後建立的軍事組織中3種軍兵之一。初由定難軍節度使府統領。元昊建國後,歸樞密院掌管。各部族“人人習騎射”,全民皆兵。由部族酋長統帶。除帶兵官及正軍配備少量軍事裝備外,皆自備弓矢甲冑。戰鬥員不脫離生產,但點集頻繁。作戰時“齎糧不過一旬”,難以支持長時間的連續性戰爭。
普遍義務兵役制(universal compulsory military service)是義務兵役制的一種,其特徵為:全體適齡男性公民都要服役一定的年限,呈現全民皆兵的色彩,而且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歷史來源 1789~1794年的資產階級大革命時期,為了抗擊反法同盟,彌補在兵力上的劣勢,法國政府受到義勇軍的啟示,實行了普遍義務兵役制,使兵員...
瑞士國防政策,是全民皆兵的國防政策,自1815年《維也納宣言》生效迄今。瑞士國防政策,自1815年《維也納宣言》生效迄今,瑞士一直是“永久中立國”,長期奉行“武裝中立”的安全防務政策,既未參加一次大戰,也未參加二次大戰,同時也未參加任何政治、軍事集團。由於國小人少,瑞士實行獨具特色的全民皆兵的民兵制軍隊。...
世界是有的國家不設軍隊和常備軍,被稱為“無兵之國”歷史事件 這些國家儘管不設軍隊,但並不是無“兵”,更不是沒有武器。它們之所以不設軍隊,多是因為面積太小、人口太少,無力也沒必要常設軍隊。也有些國家雖也較大,但不設軍隊,是因為改變了體制,改成民兵制,實行全民皆兵。為了維護國內治安,大多設...
現工農赤衛軍至少500萬人,但由於朝鮮實行先軍政治、號召全民皆兵,故朝鮮幾乎所有的民眾,在戰時,均可臨時組編成工農赤衛軍、朝鮮教導隊、朝鮮紅色青年近衛軍等民兵組織,總兵力無法估量;現最高統帥為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朝鮮武裝力量最高司令官金正恩,男性最大服役年齡為60歲,建立於道、市、村鎮,...
西晉末年進入南北朝時,秦漢以來北方官府牧苑的牧吏、牧人們,以“流徙”和為司馬八王“打派仗”方式,舉行了反抗晉朝統治的起義。起義後期,分為目的截然不同的兩支:以漢族牧人民兵和烏桓“突騎”為主的“乞活軍”;以及由牧率(牧人首領)汲桑、羯族石勒控制,全民皆兵的少數民族“汲桑· 石勒軍”。簡介 秦漢...
秦甌之戰是公元前218年秦朝軍隊與嶺南西甌人之間的戰役。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遣兵50萬,分五路進攻百越地(今廣東廣西等地),與西甌人大戰於越城嶺(在今廣西東北與湖南邊境)一帶。西甌人全民皆兵、堅壁清野抗擊秦軍,秦軍大敗。後秦始皇令鑿靈渠(在廣西興安縣境內),以通糧道,終於在秦始皇三十三年打敗西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