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圖說中華典故》是一本2016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彩圖說中華典故
- 作者:夢華 編
- 類別:別集類
-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511356901
《全彩圖說中華典故》是一本2016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
《全彩圖說中華典故》是一本2016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典故有很多中,具體地說,包括歷史記載的神話 傳說、歷史故事、民俗掌故、宗教故事或人物、寓言 逸聞、成語故事以及流傳下來的古句成句等。達到治 國安...
第三講 典故 太公釣魚………133 石鼓文………138 泓水之戰………144 宥坐之器………150 釣而不綱………154 晏子諫景公………159 勾踐嘗膽………165 秦始皇………171 伏生授經………177 董遇三餘………183 朱熹三到………189 帝鑒圖說………195 ...
“五馬分屍”是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商鞅推行變法,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在歷史上也產生了很深的影響,但他自己卻沒有處理好各方面的關係,因而得到了一個悲慘的結局。商鞅用蓋世奇功,換得五馬分屍、滅族無姓的結局,這齣悲劇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應該說商鞅是把法制絕對化了。其次,商鞅不注意或根本不懂得化敵為...
原來孔融對曹丕的做法不滿,所以編造了這個典故來加以諷刺。後來人們就把憑主觀想像與事實並不相合的情況稱為“想當然”。曹操明白了孔融的真實用意,心裡自然不快,以後藉口殺孔融,或多或少與這“想當然”有些干係。成語寓意 “想當然”其實是一種假借古人編造故事用來為己所用的一種手法。這種手法有兩個要點:“...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是漢語中一則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語出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這個成語為民間對西漢開國功臣韓信一生的經典概括。“成也蕭何”是指韓信成為大將軍是蕭何推薦的,“敗也蕭何”是指韓信被殺是蕭何出的計策,用以比喻事情的好壞或成敗都由同一人造成的。其自身結構為複句式,可作分句...
“價值連城”典故告訴人們:一個人能至始至終地堅持著一件事,很難得。一塊在深山中看似石頭的東西,卞和能認出那是一塊寶玉,足見卞和有識玉的真本領。而那位雕玉的技師只憑肉眼,就主觀臆斷地把一塊寶玉說成是一塊石頭,顯然沒有明辨真偽的能力。而楚厲王、武王偏聽偏信,砍掉下和雙足,殘害無辜。與厲王...
後人從這個典故中提煉出成語“身在曹營心在漢”。成語典故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回記載,漢獻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正月,曹操率二十萬大軍,分兵五路直逼徐州,攻打劉備。劉備聞訊,派人向袁紹求救,袁紹不肯發兵。劉備便與張飛偷襲曹營,結果中了埋伏,兵敗逃散。這時候,關羽保護劉備的家眷,死守下邳...
“自毀長城”這個典故說明,在古代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功臣宿將往往不是老謀深算、心腸歹毒的君主的對手。功臣宿將慣於按自己正常的思維安身立命,待人接物,對專制君主刻薄寡恩、猜忌濫殺的本質缺乏清醒的認識,輕信君主的“允諾”,迷信君主的“善意”,結果不免是大上其當,悔之莫及。這類學有專攻的“專業人士”...
後人據此典故概括出“下馬威”這則成語。成語典故 班固在為祖先作傳記時,記敘了其伯祖班伯到定襄擔任太守時的場景。班伯為西漢人,家世顯貴,是左曹越騎校尉班況之子,幼時在大師司空丹門下學習,少年時就常出入宮中,很受皇帝的信任。漢平帝時,曾數次受命出使匈奴,功績卓著。當時,定襄石、李兩家大姓對抗朝廷,...
“駟馬難追”這個典故表明說話或者做事就像四匹馬拉的車子跑得那么快,因此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事都要小心謹慎,等既成事實,就無可挽回。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駟馬難追”這個成語在實際運用中可作複句的分句,用於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運用示例 宋·普濟《五燈會元》第四十二卷:“一言已出,駟馬...
後人由此典故剪裁出“阿堵物”作為一則成語。成語故事 《晉書·王衍傳》中有一個這樣的傳說:晉國有個叫王衍的大臣,字夷甫,是位著名的清談家。他在歷史上名聲不是很好,一貫以來都標榜自己是個非常清高的人,對錢是嗤之以鼻,提都不願意提一下。而他的妻子郭氏愛財如命,他雖然不加干涉,但也非常反感,絕口...
管鮑之交,是漢語中一則來源於歷史典故的成語,相關典故出自《列子·力命》。這則成語本義指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深厚友情(管:管仲。鮑:鮑叔牙。交:交情),後來形容朋友之間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關係。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充當賓語,含褒義。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後人根據這則典故提煉出成語“自壞長城”,也作“自毀長城”。成語典故 南北朝時,宋國有位大將名叫檀道濟,金鄉(今山東濟寧),是一位很有謀略的軍事家,官做到太尉(相當於宰相)。他曾跟隨宋武帝劉裕伐秦國,跟隨宋文帝劉義隆伐魏國,屢建奇功,威名極重,不僅國內等老百姓尊崇他,敵國也對他十分敬畏。宋文帝...
鴻門宴,是漢語中一則源於歷史典故的成語,典出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這則成語意指不懷好意、居心不良的邀宴,比喻想要加害客人的宴會。其結構為偏正式,在句子中可作賓語等。成語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
後人根據這個典故剪裁出“遠水不救近火”作為一則成語。成語典故 戰國初期,魯國與強大的齊國、晉國、楚國相鄰,魯國的國君魯穆公擔心齊國侵略魯國,便相結交晉國、楚國兩個強國,希望以後魯國遭到齊國侵略的時候,能夠得到晉楚兩國的援助。為了達到睦鄰友好的目的,魯穆公把有的公子派到晉國做官,有的派到楚國去做官...
“背水一戰”這個典故,蘊含了“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的哲理思想,事先斷絕退路,就能下決心,取得成功。這個典故也揭示了對陣時輕敵的危害。趙兵不知有時犯兵家之忌反而可以險中求勝的道理,產生輕敵思想,終於一敗塗地。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背水一戰這個成語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定語。含褒義,多用於...
成語典故 春秋時,秦穆公廣泛羅致人才,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等謀臣,孟明、白乙、公孫枝為武將,在一大批賢才的輔佐下,攻滅了鄰近十二個小國,稱霸西戎。到了穆公晚年,百里奚等賢臣相繼去世,大將孟明向穆公推薦了大夫子車氏的三個兒子:奄息、仲行、針虎,說他們人才出眾,文武雙全,被國人稱為“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