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開展增產節約運動

1951年10月23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於中央人民政府各項工作報告的決議》中提出:“開展愛國增產節約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開展增產節約運動
  • 發生時間:1951年10月23日
運動背景,運動過程,運動開展意義,

運動背景

1951年10月23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毛澤東提出:“在工業和農業戰線上正在發展著的愛國增產運動,是我們國家值得慶賀的新氣象。在農村中實現:上地改革和在工廠“企業中實現民主改革之後,工人和農民即獲得發展其愛國增產的極大積極性,並改善其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可能。只要我們善於團結,教育和依靠工人和農民,我國就一定會要出現一個普遍高漲的愛國增產運動。”一屆政協三次會議《關於中央人民政府各項工作報告的決議》中提出:“開展愛國增產節約運動”。這次會議—致通過了毛澤東向全國人民指出的“增加生產,厲行節約,以支持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號召後,中國人民積極回響,一個轟轟烈烈的增產節約運動在全國範圍內迅速開展起來。

運動過程

在華東,各界動員為完成和超過增產節約3500億元的計畫而努力。在西北,習仲勛在《為開展增產節約運動而奮鬥》的報告中,批判了西北經濟落後,增產節約可能性不大的說法,並提出西北開展這一運動的六項方針。在中南,鄧子恢在《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報告中,指出了這一運動的重大政治意義和在中南開展這—運動的方向與辦法。在貿易部門,中央人民政府貿易部決定在全國國營貿易企業中,爭取實現增產節約。1951年11月20日,人民日報發表《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是國家當前的中心任務》的社論。社論提出:為了更進—步加強抗美援朝的力量,支持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保持國內物價穩定和不過分加重人民負擔的條件下,保證對前方的物資供應,這就只有努力增加生產,厲行節約。更重要的是,為了準備今後國家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為國家工業化積累大量資金,全國人民也必須加倍努力增加生產,厲行節約。社論還強調:我們積累資金的方法,不能採用資本主義國家所用的掠奪殖民地或通過侵略戰爭取得“賠款“等強盜式的方法,基本。上只能依靠人民內部力量,這就必須增加生產,厲行節約。所以應該認識“增產節約”絕不是為了解決臨時困難的措施,而是關係國家建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經常性的政策,我們必須把它作為一個持久的民眾性的運動來推動。在增產節約運動中湧現出大批革新能手、勞動模範和先進人物。大大提高了技術,刷新了生產紀錄。如“郝建秀工作法”、“張淑工作法”等破土而出。
1952年7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目前開展增產節約運動中應注意的問題的指示,提請注意兩點:(一)增產節約運動要在“三反”運動勝利的基礎上,依靠廣大職工的全面的覺悟程度和勞動積極性,不僅要努力完成今年的生產財務計畫和增產節約計畫,而且要改進生產管理,改善勞動組織和提高技術,打下經濟核算制的必要基礎,從而結束將舊企業轉變為新企業的改造過程,使我們能掌握成套的新的經營管理的經驗,以迎接即將到來的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任務。因之,除了制定增產節約的奮鬥目標,並動員和組織廣大職工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奮鬥外,必須注意經營管理工作的改進。其次,在組織增產節約運動和勞動競賽運動時,應注意根據各種產品供銷的不同情況分別地、具體地規定各個廠礦在增產節約運動中的具體奮鬥目標和競賽重點,凡原料足、銷路好的廠礦,應該首先注意增產,並在增產中力求提高產品質量和降低成本。(二)在私營企業中,當前任務是鞏固“五反”運動的勝利,迅速結合生產與生活,建立正常的勞資關係,團結資方及時轉入生產。
在增產節約運動中,國營工礦、郵電、交通各業的職工積極行動,查找浪費現象,制定節約計畫。開展繼續清理倉庫積壓設備物資活動,節約資金和原料,降低廢品和損耗,有計畫推銷積壓產品,加強資金管理,減少管理費用,嚴格基建項目的審查,想辦法找竅門開闢節約新途徑。各地在增產節約的同時,還發動民眾,充分揭露一切浪費和無效能的現象。與此同時,民眾性的生產競賽運動和改進生產技術活動深入開展。國家機關將可用可省的開支全部加以節省,就是該用的費用也要找出節約的辦法。不急的事務和設備,必須停辦,重疊臃腫的機構加以裁減。到1952年底,增產節約運動取得了很大成績。由於建國初期各地區情況不同,因此增產節約運動發展也不平衡,解放早的地區的企業及國營企業開展較好,解放較晚的地區的企業相對差一些工業企業開展較好,其它財經部門開展較差。在這一運動,有些地方存在片面追求數量,忽視質量,單純強調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傾向。為使增產節約運動進—步深入開展,中央財委曾提出必須加強生產管理,改善勞動組織,推廣先進經驗,改良生產技術,注意工人安全福利,為今後推行經濟核算打下基礎。從而使增產節約運動獲得更好的進展。

運動開展意義

增產節約運動的開展,不僅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鬥爭,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管理的改善,為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了條件。正如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指出的:實行增產節約這一方針,“不是消極的,而是具有重大積極意義的。它是既保證韓戰能夠勝利又保證國內物價繼續穩定的方針,它是積累資金,取得經驗,加速國家經濟建設的方針,它又是整肅黨紀,提高工作效率和轉移社會風氣的方針。總而言之,它是帶動我們國家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全局都將迅速進步,並奠定將來偉大建設基礎的方針。”隨著增產節約運動的深入發展,各地都暴露和發現了大量的驚人的浪費、貪污現象和官僚主義問題。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在增產節約運動中察覺了反腐蝕鬥爭的重要性,從而發起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