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臨時教育會議開會詞

《全國臨時教育會議開會詞》是蔡元培所著作品,出自於《蔡元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全國臨時教育會議開會詞
  • 作者:蔡元培
  • 作品出處:蔡元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出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今日之臨時教育會議,即中華民國成立以後第一次之中央教育會議。此次會議,關係甚為重大,因有此次會議,而將來之正式中央教育會議,即以此次會議為托始。且中國政體既然更新,即社會上一般思想,亦隨之改革;此次教育會議,即是全國教育改革的起點。此次議決事件,如果能件件實行,固為重要關係;即使間有不能實行者,然為本會已經議決之案,將來亦必有影響。諸君有遠來者,即或在近處者,亦是撥冗而來,均以此次會議系重大之故。
民國教育與君主時代之教育,其不同之點何在?君主時代之教育方針,不從受教育者本體上著想,用一個人主義或用一部分人主義,利用一種方法,驅使受教育者遷就他之主義。民國教育方針,應從受教育者本體上著想,有如何能力,方能盡如何責任;受如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從前瑞士教育家(沛斯泰洛齊)有言:昔之教育,使兒童受教於成人;今之教育,乃使成人受教於兒童。何謂成人受教於兒童?謂成人不敢自存成見,立於兒童之地位而體驗之,以定教育之方法。民國之教育亦然。君主時代之教育,不外利己主義。君主或少數人結合之政府,以其利己主義為目的物,乃揣摩國民之利己心,以一種方法投合之,引以遷就於君主或政府之主義。如前清時代承科舉余習,獎勵出身,為驅誘學生之計;而其目的,在使受教育者皆富於服從心、保守心,易受政府駕馭。現在此種主義,已不合用,須立於國民之地位,而體驗其在世界、在社會有何等責任,應受何種教育。
【注】:以上是原文的部分內容。

出處

此文出自《蔡元培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者簡介

蔡元培(1868—1940),字孑民,浙江紹興人。 早年投身科舉,26歲被取為進士,隨即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戊戌變法失敗後,南下從事新教育事業。1902年在上海發起成立中國教育會,1904年創建革命團體——光復會,1905年加入同盟會,被委任為同盟會上海分會會長。1907年赴德國留學。中華民國成立後,出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總長。二次革命失敗後流亡歐洲,1916年底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對北大進行整頓和改革。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先後擔任大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1932年底與宋慶齡、楊杏佛等在上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任副會長。抗日戰爭爆發後,避居香港,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