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全國挑戰杯創業大賽)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

全國挑戰杯創業大賽一般指本詞條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是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高校興起的以推動成果轉化為目標的活動。它藉助風險投資運作模式,要求參賽者組成學科交叉、優勢互補的競賽團隊,就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技術產品或服務,以獲得風險資本的投資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的創業計畫書,“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被譽為中國大學生創業創新類比賽的“奧林匹克”盛會,是目前國內大學生創業創新類最熱門最受關注的競賽。“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並列項目,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兩個項目的全國競賽交叉輪流開展,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屆,該比賽是全國目前最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和權威代表性的全國競賽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挑戰杯”系列競賽之一
  • 外文名:The “Challenge Cup”
基本信息,獎項介紹,競賽宗旨,競賽目的,賽制與賽段,區別,專項競賽,歷屆競賽介紹,

基本信息

獎項名稱:“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
創辦時間:1998年
主辦單位:共青團中央 中國科協 教育部 全國學聯 地方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國內著名大學

獎項介紹

在美國,它不僅催生了聞名世界的“矽谷”,而且在大學的創業氛圍中誕生了不少高科技公司,使創業計畫競賽近幾年風靡全球高校。競賽堅持育人宗旨,引導大學生在專業學習和課外學術科技創作基礎上,圍繞一項具有市場潛力的產品或服務,組成優勢互補的創業小組,形成規範系統、具有可操作性和說服力的商業計畫,通過參加培訓和比賽,不斷完善項目設計,吸引風險投資介入,進而催生高新科技創業公司的實踐活動。
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又稱商業計畫競賽,是風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賽事。它借用風險投資的運作模式,要求參賽者組成 優勢互補的競賽小組,提出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技術、產品或者服務,並圍繞這一技術、產品或服務,以獲得風險投資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體、深入的創業計畫。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系列科技學術競賽由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杯名,由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全國學聯共同主辦,由國內著名大學承辦,分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兩類,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簡稱為“大挑”,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簡稱為“小挑”,每兩年一屆間隔舉辦,已被公認為中國大學生的“科技奧林匹克聖會”。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先後在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成功舉辦。
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培養廣大青年的創新、創業意識,造就一代符合未 來挑戰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作為學生科技活動的新載體,創業計畫競賽必將在培養複合型、創造型人才,促進高校產學研結合,推動國內風險投資體系建立方面發揮出越來越積極的作用。
在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最早於1998年在清華大學舉行。1999年,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首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成功舉行。競賽匯集了全國120餘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國高校掀起了一輪創新、創業的熱潮,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在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一批創業計畫進入了實際運行操作階段,技術、資本與市場的結合向更深的層次推進。2000年,第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舉辦,2003年國家教育部正式成為主辦方,則將大學生創業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經過幾年的市場洗禮,一部分學生創業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使大學校園創新意識、創業能力的教育與培訓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成為共青團、學生會組織參與素質教育的新載體,成為學生科技活動的新形式。

競賽宗旨

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銳意創新、迎接挑戰。

競賽目的

引導和激勵高校學生實事求是、刻苦鑽研、勇於創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質,培養學生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並在此基礎上促進高校創業活動的蓬勃開展,發現和培養一批在創業方面有作為、有潛力的優秀人才。

賽制與賽段

競賽採取學校、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全國三級賽制,分預賽、複賽、決賽三個賽段進行。

區別

“挑戰杯”競賽在中國共有兩個並列項目,一個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簡稱小挑;另一個則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簡稱大挑,兩者在比賽側重點不同,大挑注重學術科技發明創作帶來的實際意義與特點,而小挑更注重市場與技術服務的完美結合,商業性更強,小挑獎項設定為金獎、銀獎、銅獎,而大挑設定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大挑發起高校可報六件作品,其中三件為高校直推作品,另外三件要與省賽組織方協商推薦,而小挑只能推薦三件作品進國賽,大挑有學歷限制而小挑沒有,大挑分為專本科組、碩士組、博士組分開評審,大挑國賽最多可以報八人,而小挑最多可以報十人,大挑比賽證書蓋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 、教育部 、全國學聯、舉辦地人民政府的章,而小挑證書只蓋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 、教育部 、全國學聯的章。

專項競賽

網路虛擬運營專項比賽
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挑戰杯”競賽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從第七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小挑)之後,將網路虛擬運營比賽單獨出來。網路虛擬運營競賽由全國“挑戰杯”競賽組委會舉辦,蓋全國“挑戰杯”組委會章,每年兩季,競賽流程為校賽選拔初賽、全國預賽、全國複賽、全國決賽。獎項設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共100名),另外國賽入圍了現場決賽的團隊,網路虛擬運營直接入圍全國決賽,入圍團隊可以選擇參與或不參與網路虛擬運營專項決賽,若選擇參加,必須保證網路虛擬運營參加成員與國賽答辯成員一致。
特色項目獎
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中,除了網路虛擬運營專項競賽外,全國挑戰杯組委會專門設定了項目特色獎,對進入了國賽現場決賽的團隊並參與公開答辯的團隊,秉著好中選優,精益求精的原則評選了項目特色獎及最具潛力投資獎等,蓋全國“挑戰杯”組委會章。
西安世園會專項競賽
第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期間,為擴大挑戰杯的影響力和權威性,全國挑戰杯組委會專門舉辦了西安世園會專項競賽,該項目由學校團委重新推選3個項目,前提是不與已經入圍國賽的作品重複,蓋全國“挑戰杯”組委會章。
累進創新獎
根據第十三屆“挑戰杯”競賽組委會安排,本屆競賽增設了“累進創新獎”和“交叉創新獎”各若干項,為順應交叉學科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趨勢,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吸收融合不同學科研究對象、研究視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豐富知識和研究能力體系,
1.申報作品須為已參加過往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競賽的作品。
2.作品經評審委員會認定,符合下列一條或幾條:(1)較之前參賽時有重要研究進展;(2)在作品孵化方面有明顯成果;(3)學校通過設立累進支持基金、實施創新人才培養計畫等方式對較長周期的參賽項目提供持續支持,對參賽隊員進行跟蹤培養;(4)參賽項目被黨和政府相關部門、社會機構採納並結合實踐加以完善,在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累進創新獎每個高校只能選報一件作品。
交叉創新獎
(一)申報條件
1.參評作品須入圍第十三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競賽。
2.參評作品須涉及兩個及以上學科(指“國家1997年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的一級學科”),在研究對象、研究視角、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方面突出體現作者的跨學科研究能力。
交叉創新獎每個高校只能選報一件作品。

歷屆競賽介紹

第一屆·1999·北京·清華大學
1999年,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全國學聯主辦,清華大學承辦的首屆"挑戰杯"和訊網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在北京成功舉辦,競賽由和訊網贊助,匯集了全國120餘所高校近400件作品。大賽的舉辦使"創業"的熱浪從清華園向全國擴散,在全國高校掀起了一輪創新創業的熱潮,孕育了視美樂、易得方舟等一批高科技公司,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第二屆·2000·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2000年,由上海交通大學承辦的第二屆"挑戰杯"萬維投資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在上海成功舉辦,競賽由萬維投資網贊助。大會共收到來自全國24個省137所高校的455件作品。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一批創業計畫進入實際運行操作階段,技術、資本和市場的結合向更深的層次推進。
第三屆·2002·杭州·浙江大學
2002年,由浙江大學承辦的第三屆"挑戰杯"天堂矽谷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在杭州成功舉辦,教育部成為競賽主辦單位,杭州市人民政府作為承辦單位參與了競賽,並提供了全部經費支持。競賽成為2002西湖博覽會的重要活動之一,致力於打造創業天堂的杭州市甚至提出要將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永遠留在杭州。
競賽組委會共收到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244所高校的參賽作品共542件。競賽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界和風險投資界的關注。據統計,部分參賽作品開賽前就吸引了部分風險投資,金額達10400萬元,其中簽訂契約的項目6件,簽約金額4640萬元。決賽期間,正式簽約項目4件,金額達5760萬元。其中,南京大學的"格霖新一代綠色環保空氣淨化器"商業計畫獲得了高達2595萬元的風險投資。
第四屆·2004·廈門·廈門大學
2004年,第四屆"挑戰杯"中國銀行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在廈門大學成功舉辦,則把大學生創業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競賽由中國銀行和亞禮得集團贊助,來自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276所高校的603件作品參加了競賽,其中100件作品進入了終審決賽。
台灣省首次派隊參加,香港和澳門的大學也應邀觀摩。參加終審決賽的參賽學生達1000餘人,參加觀摩的媒體、企業、投資等各界人士近2000餘人,使"挑戰杯"創業計畫競賽在短短4屆、5年的時間裡就達到了空前的規模。
第五屆·2006·濟南·山東大學
2006年第五屆“挑戰杯”飛利浦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在山東大學成功舉辦,部分作品在賽前就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企業界和風險投資界的關注。據統計,賽前共有13個參賽項目與25家企業達成投資意向,獲得了5921.35萬元的風險投資。在終審決賽期間的投資意向洽談會上,共有3個項目與4家企業正式簽約,風險投資達2225萬元。
山東省人民政府首次作為比賽所在地主辦單位出現在挑戰杯競賽中,充分體現了省級地方政府對挑戰杯活動的開展的重視和對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的支持。飛利浦中國有限公司對該屆比賽大力贊助,來自包括港澳台在內的22個賽區的129件作品進行了評審。 該屆“挑戰杯”做了很多有意義的嘗試和探索,為進一步加大服務參賽團隊創業的力度,主辦單位邀請了國內12個高新技術園區作為“中國大學生創業園”。為更好地指導"挑戰杯"獲獎團隊進行創業,主辦單位還邀請了包括柳傳志,劉永好在內的社會知名人士擔任中國大學生創業導師。本節競賽成為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辦賽以來參賽高校數量、作品數量最多,港澳台地區全部參賽,自主創新比例明顯提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類項目明顯增加的一屆比賽。
該屆“挑戰杯”競賽得到了來自港澳台地區眾多高校的熱烈回響,香港地區首次正式參賽,共有來自香港地區的9所高校、澳門地區1所高校、台灣地區的3所高校前來參賽、參展、觀摩,為大賽增添了新的亮點,吸引了各方的廣泛關注。
第六屆·2008·成都·四川大學
2008年11月16日第六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決賽開幕式在四川大學舉行,來自內地的109所高校的150支大學生團隊以及港澳地區的18支大學生團隊在角逐金銀銅獎。
第七屆·2010·長春·吉林大學
第七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活動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共同主辦,長春市政府、吉林大學共同承辦。本屆競賽共收到來自全國374所高校(含港澳台)的640項創業作品,參賽學生達6000多名。可謂匯集了大學生中的精英,並層層精選了領先的研究成果。比賽不僅要用展板、實物、資料、幻燈片和答辯等形式展示自己的設計成果,而且還要進行項目計畫書評審、秘密答辯和“創業之星”網路虛擬運營競賽。其中,“創業之星”網路虛擬運營競賽是本屆“挑戰杯”新增的環節,它標誌著這項全國性的大學生實踐大賽已經開始由單純的創業計畫的撰寫與答辯向創業計畫如何有效實施轉變。
第八屆·2012·上海·同濟大學
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活動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同濟大學承辦、復星集團協辦,本屆參賽作品首次被分為“已創業”和“未創業”兩類,並實行校、省、全國逐級報備制度,力求進一步突出競賽設計的科學性與競賽作品的實用性,即在主體賽事中,對於已創業類作品的考察,將更加注重商業運營效果;而對於未創業類作品,則更加注重市場發展潛力。根據已創業作品的實際運營情況,在其實得總分基礎上給予1%-5%的加分,這項規則的出台將有利於調動“已創業”項目參賽團隊的積極性,同時也鼓勵更多創業項目投入實戰領域,以此推動“挑戰杯”由學術導向型向實戰導向型轉變。在評審專家都聘請風險投資專家,不再聘請高校專家,在傳統的賽事活動之外,本屆“挑戰杯”在第七屆競賽增設的參賽團隊網路虛擬運營環節的基礎上,本屆競賽將設立網路虛擬運營專項賽,面向進入決賽的團隊,按照自願原則組織比賽,獎項單設。
本屆挑戰杯創業在獎項設定方面,競賽將增加媒體、公眾評價等環節,並設立最具創意獎、最具潛力獎、最具人氣獎、最受媒體關注獎等單項獎。 此外,本屆競賽建立了協同合作的三區聯動平台,將依託有關地方政府,遴選並設立第一批5個示範性大學生創業園區,在創業項目落戶、臨時辦公場所租借、啟動資金扶持等方面有多項專項獨享政策,同時加強與有關方面特別是創業投資公司、金融機構等方面的合作,為高校學生通過參與競賽實現創業提供支持。全國決賽期間,將設立創業園區開放日,組織參賽團隊及嘉賓赴部分園區參觀考察,實地體驗創業企業運營情況,了解創業項目優惠落戶政策;還會舉辦優秀項目風投洽談會,推介“挑戰杯”優秀創業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