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卷-世紀之交的中國人口

全國卷-世紀之交的中國人口

《全國卷-世紀之交的中國人口》是2006年4月1日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向東。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卷-世紀之交的中國人口
  • 作者:朱向東
  • 出版社:中國統計出版社
  • ISBN:978750374874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世紀之交的中國人口(全國卷)》是一本比較系統、全方位、多視角地反映中國人口發展的專著。來自國家有關部門、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人口學、社會學、經濟學的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利用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資料和相關統計資料,站在面向21世紀的高度,圍繞人口的內在規律、人口文化素質、人口城鎮化、人口與勞動就業、少數民族人口、人口與資源生態環境、人口流動與遷移、人口與區域經濟發展和未來人口前景展望等方面展開了較為全面和系統的闡述,重點回答了全社會關注的人口自身、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問題。該書資料翔實,剖析準確,對思考中國人口的現狀、展望未來前景將大有裨益。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國人口發展的歷史回顧
一、人口增長
(一)20世紀以來的人口增量變化
(二)20世紀以來的生育水平變化
二、中國人口轉變的歷程
(一)傳統意義的人口轉變
(二)制度一政策發展
三、影響我國生育水平的因素
第二章 人口性別年齡構成
一、人口性別構成
(一)人口性別構成的現狀與變化
(二)人口性別構成的地區差異
(三)出生性別比
二、人口年齡構成
(一)人口年齡構成的現狀與變化
(二)人口年齡構成的地區差異
第三章 人口老齡化
一、人口老齡化的現狀
(一)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形成和特點
(二)目前老年人口的就業、婚姻和養老問題
二、人口老齡化的地區差異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口老齡化的差異
(二)城鄉人口老齡化的差異
三、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
(一)人口老齡化趨勢分析
(二)人口老齡化的國際比較
四、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經濟影響
第四章 生育水平與人口控制
一、生育水平變化與人口控制的回顧
二、2000年我國婦女的生育水平
三、1990-2000年婦女生育變化特點
四、婦女生育水平的差異分析
五、對未來中國人口控制的思考
第五章 人口的死亡
一、死亡人口數量及分布概況
二、死亡率及地區差異
(一)死亡率及其變化
(二)死亡率的地區狀況與差異
三、分性別、年齡別死亡率分析
四、嬰兒死亡率與人口平均預期壽命
(一)嬰兒死亡率和平均預期壽命的變化
(二)平均預期壽命的地區差異
五、死因分析
六、人口死亡水平的社會經濟因素分析
(一)受教育程度與人口死亡水平
(二)婚姻狀況與死亡水平
(三)死亡水平差異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相關分析
第六章 中國的婚姻與家庭
一、中國人口的婚姻狀況、變動及特點
(一)婚姻的基本現狀和特點
(二)20世紀90年代以來人口婚姻狀況的變動
二、家庭狀況、變動和特點
(一)家庭戶的現狀
(二)家庭戶的變化和特點
三、對我國婚姻、家庭問題的理論思考
第七章 人口的受教育狀況
一、中國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狀況
(一)1990-2000年中國人口受教育水平發展的概況
(二)2000年中國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省際差異
二、中國人口的文盲率
(一)中國人口文盲率的基本情況
(二)中國人口文盲率的歷史變化
(三)中國人口文盲率的城鄉差異
(四)中國人口文盲率的國際比較
三、中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狀況分析
(一)中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變化
(二)中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城鄉差異
(三)中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性別差異
(四)中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國際比較
四、不同受教育水平人口的佇列分析
(一)中國具有大專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分析
(二)中國具有中等受教育水平的人口分析
(三)中國具有國小受教育水平的人口分析
五、中國成人學歷教育及其對中國受教育狀況的影響
(一)中國成人學歷教育的發展
(二)成人學歷教育對我國受教育狀況的影響
第八章 勞動就業狀況
一、勞動年齡人口及其性別、年齡、文化素質構成
(一)總量變化
(二)性別、年齡及文化素質構成
(三)勞動參與率的變化
二、就業人口規模與構成
(一)就業人口規模與就業率
(二)就業人口的年齡構成及變化
(三)就業人口的性別結構及變化
(四)就業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構成及變化
(五)就業人口的行業與產業結構及變化
(六)就業人口的職業結構及變化
(七)就業人口的工作時間
三、失業人口的總量與構成
(一)總量與失業率
(二)失業人口的性別、年齡與文化程度構成
(三)失業的基本原因
四、非經濟活動人口狀況及其變化
(一)非經濟活動人口的規模
(二)非經濟活動人口的構成
(三)非經濟活動人口的年齡結構
(四)非經濟活動人口的性別結構
(五)非經濟活動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構成
五、就業結構調整中的主要問題及發展趨勢
(一)就業結構調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二)就業結構調整中的主要問題
(三)就業結構調整的趨勢
第九章 世紀之交時的中國各民族人口
一、各民族的人口變動
(一)人口數量繼續增長,但速度已經放慢
(二)人口死亡力下降,局部地區的人口健康問題應引起重視
(三)婦女生育水平的超速下降,大部分民族已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但出生性別比升高問題應引起注意
(四)總人口性別比趨高、年齡構成趨向老化、人口慣性仍然較大
二、各民族人口的分布
(一)地區分布
(二)城鎮人口比例增加
三、中國各民族的發展
(一)人口文化素質的提高
(二)就業結構的最佳化
(三)職業結構的變化
(四)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人口發展
第十章人口遷移
一、人戶分離
(一)概念、資料和方法
(二)全國及分地區的戶口登記狀況
(三)廣義人戶分離人口基本狀況
(四)城市內部人戶分離人口
二、人口流動
(一)省內流動人口
(二)跨省流動人口
(三)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流動人口數量急劇增長
(四)人口大規模流動的原因
(五)人口流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六)關於人口流動的若干對策建議
三、人口遷移
(一)遷移人口的特徵
(二)遷移的原因
(三)21世紀我國人口遷移流動展望
四、人口分布
(一)我國人口分布的現狀
(二)我國人口地區分布的歷史變遷
(三)我國的人口重心
(四)我國的人口與土地分布現狀及歷史變遷
(五)我國的人口再分布
第十一章城鎮化
一、“四普”至“五普”間中國城鎮化的發展
(一)城鎮化的涵義及特徵
(二)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歷程
(三)“四普”至“五普”間中國城鎮化水平的提高
(四)“四普”至“五普”間中國城市和建制鎮的發展
二、“四普”至“五普”間中國城鎮人口的增長構成
(一)城鎮人口的自然增長量
(二)由農村到城鎮的人口遷移量
(三)因市、鎮的新建、擴建而增加的城鎮人口量
(四)兩次普查間城鎮人口的增長構成
三、中國城鎮化發展的區域差異
(一)三大地區城鎮化發展的差異
(二)城鎮化發展的省際差異
(三)三大地區城市和建制鎮發展的差異
(四)城鎮化水平區域差異的原因分析
四、未來中國城鎮化的發展
(一)中國城鎮化指標的國際比較
(二)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
(三)中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第十二章 人口居住狀況
一、數據和相關指標說明
二、家庭戶特徵變動趨勢和城鄉住房趨勢
三、居民住房狀況及區域差異
(一)住房擁有情況
(二)住房面積和間數
(三)住房設施
(四)住房類型和建成時間
四、家庭戶規模和結構特徵與住房狀況
(一)家庭規模與住房狀況
(二)家庭結構與住房狀況
(三)家庭生命周期與住房狀況
五、家庭戶主特徵與住房狀況
(一)戶主年齡與住房狀況
(二)不同出生佇列與住房狀況
(三)教育程度
(四)戶主職業與住房狀況
(五)戶主所在行業與住房狀況
六、未來家庭戶及住房需求趨勢預測
七、總結
第十三章 人口與資源環境
一、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基本狀況
(一)資源總量豐富,人均資源少
(二)資源分布不均勻,地區差異很大
(三)人口超載引起環境退化
(四)工業化過程中的環境污染
二、兩次普查期間人口與資源環境的變化
(一)人口壓力繼續加大
(二)整體惡化的環境態勢尚未根本扭轉
(三)人口與資源環境良性循環的開端
三、人口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趨勢與對策
(一)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將在2030年代達到頂峰
(二)人口控制不能放鬆
(三)資源安全戰略
(四)加強環境污染防治
(五)合理分布人口以改善生態環境
第十四章 世紀之交人口發展展望
一、人口預測方法
(一)預測方法和基礎數據
(二)人口預測的高、中、低方案
二、人口預測結果分析
(一)總人口發展趨勢
(二)未來生育水平的變化趨勢
(三)未來人口的死亡和平均預期壽命
(四)未來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趨勢
(五)未來勞動年齡人口的變化趨勢
(六)未來學齡人口的變化
三、未來人口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人口總量在達到零增加狀態後,將可能減少
(二)人口老齡化和老年人口增加,養老保障制度壓力較大
(三)基礎教育發展面臨結構調整
(四)勞動年齡人口總量較大,就業形勢嚴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