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機械類行動導向教材·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的編寫工作得到了江蘇、陝西、山東、湖南、河南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及有關學校的大力支持,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為適應各地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改革的需要,我們根據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基本思想,編寫了機械類專業行動導向教材。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既廣為吸納國內外較好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精髓,也十分注意研究我國職業教育的現狀和不同專業對教學模式的制約等多種因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大膽嘗試,勇於創新,力求使這套教材更適合我國職業教育的實際情況。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機械類行動導向教材•
-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 頁數:282頁
- 開本:16
- 定價:29.00
- 作者:王文顯
- 出版日期:2008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4569402, 9787504569400
- 品牌: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課題二 製作U形板(8)
§2-1 對板料進行平面劃線(9)
§2-2 鏨削去除多餘的材料(15)
§2-3 鋸削12 mm的槽(22)
§2-4 銼削U形板至圖樣要求(29)
課題三 U形板的孔加工(40)
§3-1 鑽頭的刃磨(41)
§3-2 在鑽床上鑽孔(45)
§3-3 擴孔(53)
§3-4 鍃孔(55)
§3-5 鉸孔(58)
§3-6 攻螺紋(64)
課題四 複合作業(72)
§4-1 製作對開夾板(73)
§4-2 銼配六角形體(76)
§4-3 鑽、鍃、鉸孔及攻螺紋綜合練習(79)
課題五 製作圓弧和角度結合件(82)
§5-1 材料的矯正(83)
§5-2 彎形(87)
課題六 刮削四方塊(94)
§6-1 刮削前的準備工作(95)
§6-2 四方塊的刮削(98)
課題七 刮削滑動軸承套(106)
§7-1 曲面刮刀的刃磨(107)
§7-2 滑動軸承套的刮削(108)
課題八 研磨長方體平面和內、外圓柱面(112)
§8-1 研磨長方體平面(113)
§8-2 研磨內、外圓柱面(119)
課題九 製作內卡鉗(124)
§9-1 加工內卡鉗(125)
§9-2 鉚接(126)
課題十 閥體的立體劃線(132)
§10-1 劃線前的準備工作(133)
§10-2 閥體的劃線(136)
課題十一 CA6140型臥式車床主軸的裝配(140)
§11-1 軸承的裝配(142)
§11-2 鍵連線的裝配(153)
§11-3 圓柱齒輪傳動機構的裝配(157)
§11-4 軸組的裝配(164)
§11-5 CA6140型臥式車床主軸部件的裝配和調整(169)
課題十二 減速器的裝配(172)
§12-1 裝配前的準備工作(174)
§12-2 過盈連線的裝配(181)
§12-3 螺紋連線的裝配(184)
§12-4 銷連線的裝配(188)
§12-5 蝸桿傳動機構的裝配(191)
§12-6 錐齒輪傳動機構的裝配(194)
§12-7 聯軸器的裝配(199)
§12-8 減速器的裝配與調整(201)
課題十三 CA6140型臥式車床主要傳動機構的裝配(213)
§13-1 帶傳動機構的裝配(214)
§13-2 鏈傳動機構的裝配(217)
§13-3 螺旋傳動機構的裝配(221)
§13-4 離合器的裝配(224)
§13-5 管道連線的裝配(229)
課題十四 CA6140型臥式車床主要部件的結構與調整(232)
§14-1 CA6140型臥式車床主軸箱的結構與調整(234)
§14-2 CA6140型臥式車床進給箱的結構與調整(237)
§14-3 CA6140型臥式車床溜板箱的結構與調整(240)
§14-4 CA6140型臥式車床尾座的結構與調整(245)
§14-5 CA6140型臥式車床刀架的結構與調整(247)
課題十五 CA6140型臥式車床總裝配(249)
§15-1 CA6140型臥式車床總裝配(250)
§15-2 CA6140型臥式車床的試車和驗收(268)
§15-3 CA6140型臥式車床常見故障及消除方法(270)
附表(273)
文摘
二、立體劃線時工件的放置、找正基準的確定和借料
1.劃線時工件的放置
確定工件安放基準時要保證工件安放平穩、可靠,並使工件的主要線條與平台平行。
2.劃線時找正基準的確定
為使工件在平台上處於正確的位置,必須確定好找正基準,一般的選擇原則如下:
(1)選擇工件上與加工部位有關而且比較直觀的面(如凸台、對稱中心和非加工的自由表面等)作為找正基準,使非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之間厚度均勻,並使其形狀誤差反映在次要部位或不顯著部位。
(2)選擇有裝配關係的非加工部位作為找正基準,以保證工件經劃線和加工後能順利進行裝配。
(3)在多數情況下,還必須有一個與劃線平台垂直或傾斜的找正基準,以保證該位置上的非加工表面與加工面之間的厚度均勻。
3.劃線時的借料
劃線時,若遇到工件的某些部位加工餘量不夠,可通過試劃和調整,將各部位的加工餘量重新分配,從而使各部位的加工表面都有足夠的加工餘量,這種劃線方法叫做借料。
借料能使某些鑄、鍛件的毛坯在尺寸、形狀和位置上存在的一些誤差和缺陷通過劃線得以排除,提高毛坯的利用率。當零件形狀複雜時,往往要經過多次試劃,才能最後確定借料方案。
序言
一、打破學科體系,整合傳統的理論知識體系
機器作為普通機械專業的主要研究對象,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既是老師講授的載體,也是學生學習的載體,更是日後學生在工作中的產品和工具。因此,根據行動導向法的基本思想,在處理理論知識體系時,我們緊扣“機器”這一中心,按照以下四條主線將機械專業傳統的七門理論知識課的教學內容重組整合,形成四個新的教學模組:
1從“機器是如何表達的?”出發,形成機械製圖與技術測量教學模組
這一教學模組較好地解決了原機械製圖與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內容重複、枯燥的缺點,實現了製圖技能和測量技能的有機結合,為專業技能的培養打下了堅實基礎。
教材從了解機器零件的大小入手,先講授技術測量,然後從機器零件的表達入手引出圖樣的基本知識,按照圖樣的形成(投影知識)-圖樣的表達(視圖)-圖樣的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的基本主線組織內容。在介紹標準件和常用件的畫法時,增加典型零件的測量知識;在介紹基本零件識讀時,結合其結構特點把形位公差基本測量方法有機地融合進去。
2從“機器(零件)是用什麼材料製造的?”出發,形成金屬材料與熱處理教學模組
這一教學模組實際上是對原金屬材料與熱處理和工程力學課程的整合,並從機械專業培養目標出發,精簡了工程力學的內容,並降低了難度,從材料的強度校核角度組織材料力學的有關知識,並將其與金屬材料的內容有機地整合在一起。
教材編寫基本思路是:機械零件性能的千差萬別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零件材料性能的千差萬別造成的,從而引出材料性能;材料的性能差異在於其內在結構不同,從而引出材料的組織結構;材料選用前必須進行強度校核,從而把材料力學的知識有機地融入進來;接下去是各種常用金屬材料的類別、牌號和使用範圍的介紹;同時介紹改善材料性能的方法——鋼的熱處理知識。
3從“機器是怎樣組成和如何傳動與控制的?”出發,形成機械零件與傳動、工具機電氣控制教學模組
從行動導向的基本思想出發,“機器是如何組成的?”“機器是如何傳動與控制的?”應分別形成機構與零件、傳動與控制兩個教學模組。但從教學的操作性方面考慮,對於傳動與控制這門課程,師資必須同時具備機、電兩個專業的知識才能講授;從專業方面考慮,把機構零件和機械傳動分開講授也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基於以上兩個考慮,最終將上述理論知識整合為機械零件與傳動、工具機電氣控制兩個教學模組。教材編寫思路如下:
機械零件與傳動在編寫模式上有較大的創新:教材結構力求符合學生的認識過程,按零件——機構——傳動展開。在呈現方式上,教材用豐富的生產生活實例和大量的實物圖片引入知識,並設計了多種實踐活動欄目,使學生套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工具機電氣控制則以對工具機設備的電氣控制為任務,把電工學知識分割為工具機動力系統、普通工具機基本電氣控制電路、常用電子元器件及單元電路、數控工具機電氣控制電路幾個部分,教學內容更實用,更具有職業特色,結構形式更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職業能力為導向,構建行動導向教學單元
本次開發的職業能力教學模組包括4個工種,分別是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銑工工藝與技能訓練、焊工工藝與技能訓練,每個工種模組均由若干教學單元及子單元組成。因此,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單元是將行動導向法引入教學和教材改革的關鍵。我們根據行動導向的基本思想作了以下嘗試:
1從外部看,力求使全部教學單元構成職業能力教學體系
所謂職業能力教學體系,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要解決教學內容是否合理的問題。即要根據國家有關工種的職業標準,確定培養目標的全部知識點和技能點,以此作為教學單元的基本材料,從而保證教學內容切合國家職業標準對技能人才的要求。
二是要解決教學方法是否科學的問題。即要徹底打破學科體系,以職業能力組織教學內容,形成新的職業能力教學體系。每個教學單元或子單元的教學目標均表現為培養學生某一項職業能力,其他知識的安排取捨均服從上述教學目標。
三是要處理好教學單元之間的關係。教學單元之間的關係受多種因素的約束,如各個教學單元技能與理論知識的梯度的聯繫、理論知識在各個單元中的分布均衡性、教學單元容量與組織教學相配等。
2從內部看,力求使每個教學單元構成理論與實踐有機聯繫的載體
在具體設計行動導向教學單元時,我們按照以下環節組織教學內容:
環節一:零件圖通過給出待實施任務的零件圖,模擬再現生產過程的真實要求,交待具體的項目和任務。
環節二:工藝分析圍繞具體的項目(加工任務)對零件的技術要求、加工內容、工藝特點、加工步驟展開必要的分析討論,引導和培養學生養成從讀圖、分析技術要求到自行擬定具體的加工方案,再付諸實施的工作習慣。
環節三:相關工藝知識針對本課題初次涉及的專業知識、工藝知識、檢測方法、工裝夾具、專業計算等內容,教材採用圖文並茂的形式進行詳細的介紹。
環節四:工藝過程針對本課題的具體內容、加工調整方法、加工步驟,教材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結合實操圖片、表格、連環圖等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詳細介紹,以啟發和引導學生展開操作練習。
環節五:操作提示(特別提示、質量提示)針對操作要點、易出現的問題、操作時應注意的事項,以及易出現的質量問題,通過文本框的形式穿插在教材的工藝過程之中,及時進行提示,使學生在閱讀和實施課題過程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環節六:知識連結(專題論述)對與本課題相似、相關的一些工藝內容、知識點進行補充介紹,以拓展知識面、開擴學生眼界,增加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和綜合的能力。
環節七:技術指導針對在本課題實施過程中易出現的技術問題,以問答的方式進行介紹,化解教學中的難點,突出教學的重點,培養學生進行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環節八:作業測評圍繞課題內容列出詳細、具體的測評內容和測評標準,及時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評估,便於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探究工藝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
從以上環節的設定上不難看出,教學單元內在結構上圍繞技能培養這一核心,並充分兼顧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使二者都得到了有效的承載。
本套教材的編寫工作得到了江蘇、陝西、山東、湖南、河南等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及有關學校的大力支持,對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