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李新張年畫

內黃李新張年畫是作為一種具有濃郁地方藝術風采的年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內黃李新張年畫
  • 地理標誌:Neihuang Li Xinzhang New Year paintings
內黃李新張年畫作為一種具有濃郁地方藝術風采的年畫,內黃李新張年畫是河南省優秀民間工藝的一朵奇葩,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
年畫的由來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十二月,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鬥神……,“不貼鬥神,不像過年”。這形象地說明春節貼年畫,在我國由來以久。
年畫,古稱“鬥神畫”,其最早的名稱叫“門畫”。據《風俗通義》載,在漢代年間宗教信仰已有祀門之習俗。晉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載道:“正月一月,給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鬥神。”故神荼、鬱壘成為我國最早的司門之神。這是我國有關鬥神的最早記載。唐代以前,鬥神均為手繪。至唐太宗(627年),鬥神始有真實人物出物。據《李世民列傳》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立位後,每逢深夜就夢見鬼叫,致使心中不寧,寢食不安。有位大臣進言:“派大將守門,必能驅鬼”。大將秦瓊(字叔寶),尉遲恭(字敬德)自告奮勇,手持利劍、鋼鞭把立宮門,徹夜守護,太宗的病果然痊癒了。太宗大喜,但想將軍守門終不是長久之策,遂命畫工將兩位將軍的威武形象繪製於宮門,後人仿效畫予紙上或木板刻印而盛行於世。由於秦瓊、尉遲恭二人均為戰功赫赫的大將軍,故唐時的鬥神多以威武將軍出現,後又在此基礎上對二人形象進行藝術加工,遂逐漸演變其為年畫“鬥神”。唐代後期,年畫隨著木版年畫的誕生,在構圖、用色上,都達到了相當水平。宋朝前期,木刻完全取代了手工繪像。我國最早的雕版年畫,就見於南宋時期的木板年畫。到了元朝代,年畫出售交易市場初見雛形。明代時期,由於明太祖朱元璋(1368年)的極力提倡,過年貼年畫的習俗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清代(1616年)木刻年畫進入了顛峰時期,尤其是清雍正、乾隆年間,年畫更為繁盛,產地遍及全國,並湧現出一大批專門從事木刻年畫的專業畫工和雕刻家。
清朝道光年間,由於黃(河)水泛濫,戰事不斷,土地鹼化,收不敷出,食不果腹,內黃李新張鄉民及方圓數百里的民眾紛紛外出逃難,致使內黃李新張年畫從唐代始創到道光年間所存資料遺失怡盡。清道光六年(公元1827年),內黃李新張年畫一個李姓藝人,從天津逃荒回來,他將本地年畫與天津年畫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充實完善了內黃李新張年畫工藝。並將手藝傳給族人。民國初期,內黃李新張年畫由於受戰亂的影響,沒有大的發展。
抗日、解放戰爭期間,根據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晉、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的安排,內黃李新張年畫以抗日、反內戰和勞苦大眾為題材,創作、印製了很多年畫佳品,如參軍圖、勞動畫、新年勞軍等。新中國成立後,內黃李新張年畫在前所未有的歷史契機面前,得到了迅猛發展。20世紀,七、八十年代,李新張年畫將改革開放融入創新題材,使年畫發展達到鼎盛時期,那時,李新張村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十餘歲的兒童,都能從事年畫作坊生產,有“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之稱。甚至出現了方圓百里年畫商競相爭購售銷內黃李新張年畫的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