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香10號

系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用自育不育系內香3A與自育恢復系內恢2539組配而成的中秈遲熟雜交稻組合。

該品種全生育期150.4天,比汕優63早1.1天。株高109.6厘米,株型適中,葉片中直,葉緣,葉鞘綠色,穎尖桿黃色,葉耳淡綠色,柱頭白色。分櫱力較強,畝有效穗16.56萬,穗層整齊,穗長25.5厘米,每穗著粒151.2粒,結實率80.1%,千粒重29.8克,穀粒淡黃色。後期轉色好。品質測定按NY/T-593-2002《食用稻品種品質》標準,為優質3等食用稻。稻瘟病抗性鑑定:2003年葉瘟1、2、3級,頸瘟0、1、1級,2004年葉瘟1、3、5、5級,頸瘟3、5、5、7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香10號
  • 生育期:163天
  • 株高:109.6厘米
  • 穗長:25.5厘米
產量表現,栽培要點,種植區域,滇特(紅河)審稻200603號,

產量表現

2003年參加四川省中秈遲熟高產C2組區試,平均畝產532.38公斤,比汕優63增產4.96%;2004年中秈遲熟A2續試,平均畝產557.62公斤,比汕優63增產5.20%,兩年平均畝產546.64公斤,比汕優63增產5.09%,200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51.90公斤,比汕優63增產6.64%。

栽培要點

①適時播種,宜在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②畝栽1.2~1.3萬穴,保證基本苗在9~10萬,畝有效穗控制在18-20萬;③重底早追,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施用,切忌偏施氮肥。

種植區域

四川平壩和丘陵地區作一季中稻種植。

滇特(紅河)審稻200603號

2006年雲南紅河審定,編號:滇特(紅河)審稻200603號
特徵特性:全生育期163天,株高100~105厘米,分櫱力強,苗期長勢旺,葉色淡綠。株型鬆散適中,下位葉較窄、外卷,上層葉片中寬直立,熟期轉色好,不早衰。葉緣、葉舌、葉鞘、葉腋、節間、莖內壁無色。紡綞形穗,穗長24.3厘米,穗實著粒142粒,結實率80~85%以上,穗層整齊,落粒性好,千粒重31.0克左右。穀粒淺黃色、無芒、稃尖無色,籽粒長型,長寬比為3.5∶1。米粒腹白小,透明度中上。米質、抗性優於汕優63。
品質產量:品質測試結果為:糙米率79.7%、精米率72.5%、整精米率46.0%、粒長7.0毫米、長寬比3.0、堊白米率34%、堊白度7.8%、透明度2級、鹼消值5.3、膠稠度7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5.0%、蛋白質含量8.6%,為優質3等食用稻。
2003~2006年參加紅河州雜交水稻區域試驗。2003年平均畝產717.6千克,比對照滇屯502增產41.5%,增產極顯著;2004年平均畝產756.9千克,比對照滇屯502增產24.7%,增產極顯著;2006年平均畝產705.5千克,比對照Ⅱ優838增產1.0%,增產不顯著。生產示範畝產646~754千克。
栽培要點:1、播期與播量:高海拔地區(1350米以上)播期應在3月上旬播種,1350米以下稻區宜在3月中下旬播種,以旱育秧為主,播種量25千克左右,秧齡應控制在40~45天,秧比1:15左右。2、栽培規格及密度:採用規格化條栽,每畝栽插為密度2~2.5萬叢,規格4×6寸左右,每叢1~2本(穀粒秧)。3、群體結構:基本苗6萬/畝左右,分櫱高峰期每畝30~35萬莖櫱數,成穗率65%以上,爭取有效穗20-22萬左右,穗實粒數110粒,千粒重30克以上。4、施肥量及施用時期:全生育過程中畝施純N15~18千克,速效P9~10千克,速效K5~7千克;底肥力求施農家肥1000千克,在肥料運籌上,採取“前重、中控、後補”的原則,化肥總用量的60~70%作底肥,30~40%作追肥(栽後8~10天)。5、水漿管理:力求做到淺水栽秧,栽後復水護苗至夠苗前,保持2~3厘米水層,夠苗期(指莖櫱數達設計有效穗的90%)開始擱田,擱至地表出現裂縫時再復水3~4厘米直至乳熟,進入臘熟後田間實行乾濕交替至成熟。6、病蟲害防治:秧田期應注意防治螟蟲,大田期主要防治螟蟲和飛虱,藥劑選用低毒低殘留農藥。
適宜區域:適宜在紅河州開遠、蒙自、彌勒、建水、箇舊、屏邊、石屏海拔1000~1400米及邊疆縣海拔1000~1350米的雜交水稻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