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額濟納旗老硐溝一帶金礦成礦預測及靶區優選

《內蒙古額濟納旗老硐溝一帶金礦成礦預測及靶區優選》是由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內蒙古地礦局第一物化探勘查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黃典豪、劉光海、白大明、吳澄宇、王寶林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額濟納旗老硐溝一帶金礦成礦預測及靶區優選
  • 成果登記號:19970075[08214]
  • 第一完成單位: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內蒙古地礦局第一物化探勘查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70075[08214]
項目名稱
內蒙古額濟納旗老硐溝一帶金礦成礦預測及靶區優選
第一完成單位
地質礦產部礦床地質研究所、內蒙古地礦局第一物化探勘查院
主要完成人
黃典豪、劉光海、白大明、吳澄宇、王寶林
研究起始日期
1993-08-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6-04-01
主題詞
金礦;成礦預測;內蒙;額濟納旗;老硐溝
任務來源
B

成果摘要

“內蒙古額濟納旗老硐溝一帶金礦成礦預測及靶區優選”為地礦部直管局於1993年金課題,編號:ZB93-1。課題的研究目標是採用地物化相結合的方法、古洞井的金礦賦存規律、圈出找礦靶區,提供可供開採的金礦體1-研究表明,古洞井金礦點是岩有關的石英脈型金礦,含金石英脈產於長城系白湖群下岩組近東西向規模小,分布零散,金品位低,前人已進行過開採,沒有進一步工作的定老硐溝金礦為氧化淋濾型金-銀-鉛-砷礦床,氧化礦石的金品位取特徵和氧化淋濾的發育程度,在距地表深10-30m範圍內,金較為富集金礦形成的主要因素為:閃長玢岩脈(為主)和斑狀花崗閃長岩與金多因和空間上的聯繫;金礦脈受控於近東西向和北北西-北西向斷裂(帶系平頭山群白雲石大理岩中近東西向和北西向控礦斷裂最重要;同時氧金次生富集的重要因素。在98號礦脈的氧化礦石,國內首次發現兩種次--砷鈣鋅石和羥砷鋅石,對它們做了全面的礦物學特徵研究和形成條了國內空白,豐富了礦物學資料,且對區內尋找氧化淋濾型金多金屬礦示意義;首次總結出該區氧化淋濾型金礦的找礦模型為:礦脈主要產於(為主)或板岩的近東西向或北西向破碎帶,有閃長玢岩脈侵入,並有的銀、砷、銻、鉍、汞等組合的化探異常,以及甚低頻電磁和高精度磁有效物化探方法組合是化探、甚低頻電磁法,據地物化資料綜合研究來部位。進行相應的工程驗證。對0號勘探線以東所選擇找礦靶區的地物明:在(W)區控制98號脈的F3斷裂帶東端,不存在擴大該礦脈邊采邊(M)區的44號勘探線南端覆蓋區為北北西向斷裂與F1的交匯部位,探閃長玲岩上盤接觸帶有厚1.4-1.6m,含Au19.4g/t、銀153g/t的礦體的(h)區,對1/2000金元素等化探組合異常和相對應的斷裂(蝕變)地工程驗證;雖發現有金礦化;但規模小、品位低,推斷在距地表10-存在氧化淋濾型可採金礦體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在0號勘探線以西的半覆)區,94年所做地質,物探測量查明,在1號礦脈延伸方向兩端仍存在著向的破碎帶,推測有礦化存在,已被額旗二礦95年採到金礦體所證實。該課題研究工作密切與地質找礦相結合,採用地物化綜合研究優選靶區,,取得了大量有用找礦信息和明顯地質效果。在老硐溝金礦脈98號礦脈種次生砷酸鹽礦物屬國內首次發現,豐富了礦物學研究新內容。研究成同類礦床綜合評價研究的領先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