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在祖國的正北方,有一片綿亘4000多公里的神奇草原,作為我國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這裡存欄有1億多頭大小牲畜,豐富的奶、肉、毛、絨成就了伊利、蒙牛、小肥羊、鄂爾多斯等國際知名的畜產品品牌。就是在祖國北疆的這片重要生態屏障上,活躍著一支飼料質量安全監測隊伍——就是被自治區農牧系統譽為“草原上質量安全輕騎隊”的內蒙古自治區飼料草種監督檢驗站。這支僅20多人的質檢隊伍不僅承擔著自治區近700家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5000多家飼料經營企業和數十萬的畜禽養殖戶的產品質量,以及各地牧草種子質量監察和檢驗工作,還隨時承擔國家農業部下達的外省區飼料、草種質量監督任務。他們繼承了中華民族吃苦耐勞的優良傳統,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苦幹實幹的作風、一絲不苟的態度、自強不息的意志、團結友愛的精神、甘願奉獻的思想品德,為促進內蒙古畜牧業穩定健康發展,飼料安全乃至食品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保障飼料草種質量安全、畜產品安全和生態建設質量做出了卓越貢獻。在農業部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區農牧業廳的直接領導下,正一步一個腳印負重前行。
發展階段
快速發展的20年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隨著草原所有權、經營權和有償承包使用制度即草原“雙權一制”的深入實施,廣大農牧民告別了傳統的“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實現了定居生產,草原畜牧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內蒙古的飼料工業隨之興起,飼料監督檢驗應運而生。
1990年,經內蒙古自治區編委批准,將自治區獸藥監察所的飼料檢驗室併入成立於1987年的內蒙古牧草種子檢驗站,改名為“內蒙古飼料監察牧草種子檢驗站”,並由自治區技術監督局和畜牧廳聯合批准成立了“內蒙古第10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和“內蒙古第16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同年通過自治區技術監督局的審查認可,承擔了全區飼料和草種產品質量的監督檢驗工作。1992年,根據農業部《關於下達第一批部級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籌建計畫的通知》,由內蒙古飼料監察牧草種子檢驗站籌建農業部飼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呼和浩特)。1997年5月經農業部專家組的審查驗收,通過了雙認證評審,成為6個首批通過農業部授權、國家計量認證的部級飼料質檢中心之一。2005年內蒙古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內蒙古自治區編委《關於自治區農牧業廳所設事業單位職能內設機構人員編制的批覆》機構名稱變更為“內蒙古自治區飼料草種監督檢驗站”。2006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將其列為行政執法單位;同年,經農業部人事勞動司批准,又承建了內蒙古飼料職業技能鑑定站,2007年,內蒙古飼料工業協會掛靠到內蒙古飼料草種監督檢驗站,2008年經自治區政府批准成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
發展規模
中心(站)現有在職人員26人,專業技術人員24名,工勤人員2名,24名專業技術人員中,大學本科13名,碩士研究生4人,博士研究生2人,農業推廣研究員5名,高級畜牧師10名,畜牧師9名,技術人員的專業涉及畜牧獸醫、動物營養、化學分析、草業科學和計算機等,是自治區飼料行業人員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過硬的飼料技術執法隊伍。
近年來,隨著檢驗檢測工作的不斷發展,對實驗室環境條件和檢驗儀器設備進行了多次改造、更新。目前中心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擁有1600平方米的四層實驗樓,實驗室面積為1200平方米,可控溫面積達800平方米;另有72平方米的地下藥品庫。中心現有大型檢測儀器設備20多台,擁有固定資產1000多萬元。精密儀器室均按照控溫、防塵、防火和便於維修的要求設計,理化實驗室配有耐高溫、耐酸鹼的操作台,實驗室水、電、氣線路布局合理,並安裝有通風櫃。為了滿足日益提高的檢驗精度、檢驗數量的要求,在農業部和自治區農牧業廳的大力支持下,先後投資500多萬元配置了自動化程度高、檢驗快速、準確的大型精密儀器和前處理設備,可滿足準確、快速、批量檢測工作需要。主要儀器設備有氣相—質譜聯用儀、液相—質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螢光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度計等。儀器設備設專人管理,檔案齊全,定期開展中期運行檢查,及時做好儀器檢定和保養維護,實行標誌管理,為高質量開展檢驗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物質保障,確保向社會提供準確可靠的檢測數據。中心目前具備經有關部門認證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產品中常規營養指標、微量元素、維生素、衛生指標、藥物殘留、違禁藥物、動物源性成分以及乳和乳製品等155個產品,145項參數的檢測能力,承擔歷年農業部和自治區下達的飼料安全專項任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產品的監督檢驗、委託檢驗、仲裁檢驗、報批檢驗等工作。
從建站以來,中心共組織完成了各類飼料產品檢驗樣品2萬多批次,出據各類檢驗數據約10萬個,其中完成農業部和自治區下達的監督檢驗任務總計1.3萬多批次、完成內蒙古國稅局委託的免徵增值稅產品檢驗2600批次、產品文號報批檢驗近400批次、各級名優產品評級檢驗20多批次及各類社會(包括區外)、委託檢驗3300多批次。從1991年-2000年,每年的檢品數量不足500個批次,從2001年開始承擔農業部監督檢驗任務後,檢品數量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2008年達到7000多批次,是歷年檢品數量最多的一年,歷年來的監測數量情況如下圖。
1991-2010年飼料檢品數量分布圖
1991年-2008年監督抽查1.3萬多批次,占樣品總數的68%,委託檢驗3300多批次,占樣品總數的17%,
免稅檢驗2600多批次,占樣品總數的13%,報批檢驗371批次,占樣品總數的2%,如下圖所示。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作為國家農業部認定自治區政府指定的自治區唯一飼料中三聚氰胺檢測機構,從9月中旬接到檢測任務後,全站人員以高度的責任感和頑強的拼搏精神立即投入到檢驗工作中,由於時間緊、任務重,大家放棄了節假日休息,每天加班加點到深夜十二點,有時加班到第二天凌晨兩三點。灼熱的電爐,煮沸的試液,長時間工作滾燙的電機,炙烤著每個操作人員,同志們餓了吃點便當、啃點乾糧,不叫苦不叫累,咬著牙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認真操作。正是由於大家忘我勤奮地工作,出色地完成了自治區飼料專項整治行動三聚氰胺檢測4000多批次,為各級農牧管理部門及時決策提供了依據。
作為部級檢測中心,在奧運會期間,承擔農業部供奧食品安全監測任務1100批次。為了完成好任務,同志們在出發前做了精心準備,他們一手拿交通圖,一手拿生產經營企業花名冊,在人地生疏的異地他鄉尋找著既定的目標,長城內外崎嶇的山路,晃動著他們千里跋涉的身影,哪裡有任務他們就出現在哪裡。同志們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質檢隊伍的形象,注意職業道德,注意行業風氣,秉公執法,一身正氣,圓滿完成了任務,為保障奧運期間動物食品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
科學嚴謹的內部質量管理
為了保證檢測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權威性,根據《農業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機構基本條件》、《農業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機構審查認可評審細則》和《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規定,該站不斷健全和完善中心(站)內部質量管理制度,規範飼料檢測質量保證體系,貫徹執行新的評審要求。他們一直按《質量手冊》等檔案來規範要求。從樣品的抽取、收樣、傳遞、檢驗、報告編制、審核、簽發、傳送直至歸檔,都按照規定程式規範運行,減少了工作的隨意性。
為了形成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該站制定了《檢驗業務量化管理辦法》,即把檢驗工作凡能量化的都指標化,推行檢驗量化管理。實行一人多職、崗位到人,把國家規定自籌的補貼等資金與檢驗項目工時掛鈎,多勞多得。
針對檢驗周期長,檢驗效率低的問題,通過方法研究和制度改進切實提高檢驗工作效率。主要從四方面入手:一是周密制定和實施嚴格檢驗時限制度,注重時間點的銜接和人員的調配,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精力和時間,重點做好農業部和自治區政府下達的監督檢測工作,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二是檢驗業務視窗接待改為多視窗同時受理,檢驗報告編制也改為多人同時編制,以實現樣品的快速接待和檢驗報告的快速編制。三是中心建立了內部區域網路,編程軟體處理系統,數據資料實行微機管理,使檢驗記錄和檢驗報告的生成和傳遞既準確又快捷。四是利用現代先進的檢測儀器對部分老方法進行研究改進,同時充分發揮全自動定氮儀、試劑盒篩選等快速檢測儀器的作用,提高大批量樣品的檢驗速度。這些措施已初見成效,特別在飼料免稅和禁用物質檢測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職工的業務素質、身心健康事關單位的現在和未來。該站時刻關注職工的身心健康,單位為檢驗室配備了緊急洗眼器、防毒面罩、防酸防鹼手套等,並在有危險的地方張貼警示標記。專門進行了消防安全知識教育,每兩年定期為職工進行健康體檢,為了活躍職工的業餘生活,單位組織職工參與自治區農牧業廳舉辦的桌球、體操比賽,並取得自治區農牧業廳桌球團體女子三連冠,體操比賽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此外單位每年還組織安排職工外出考察,開拓職工視野,增長他們的才幹。
該站歷來重視職工業務素質的提高,強調檢驗技術是檢測單位生存的根本,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提高職工的檢測技術水平。在對外接待上推行文明禮貌用語,平凡的一句話,展示的是檢驗單位的服務意識和形象。該站堅持文明、優質、誠信的服務理念和公正、科學、準確、及時的質量方針,不斷強化內部管理,嚴格按制度辦事,熱心為用戶服務,做到檢驗數據準確、及時,檢驗報告公正、科學。無論是農業部下達的全國統檢,還是自治區安排的監督檢驗,或是用戶委託,他們都做到認真計畫,準確取樣,仔細分析,嚴格檢驗,從沒有發生過一次失誤,出現過半點差錯。為了抽取到計畫內的產品樣本,他們走遍了全區各地的城鎮、草原……為了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可靠,他們在試驗方法上不斷探索,精益求精……為了維護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科學性、公正性、權威性,他們秉公執法,廉潔奉公,為了保護企業利益,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他們對每一個委託送檢樣品都認真對待,以最短的時間送交檢驗報告,並在每年的“3.15”消費者權益日和質量月上開展技術諮詢活動和進行偽劣產品鑑別方法的宣傳講解……為了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他們積極為企業培訓質量檢驗技術人才,分析查找產品不合格的原因,研究制定有效的解決途徑。
積極做好飼料行政執法
為了規範飼料生產、經營和使用行為,配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的宣傳和貫徹執行,該站協助自治區農牧主管部門制定和修訂了一系列配套的地方性法規:2003年修訂了《內蒙古自治區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生產經營企業審查登記管理辦法》,2004年制定發布了《內蒙古自治區飼料安全應急預案》,2005年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盟市級飼料、牧草種子監測站考核辦法》,2006年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辦法》,連續幾年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飼料及畜產品中“瘦肉精”等違禁藥品專項整治計畫實施方案》等。這一系列配套的管理辦法體現了依法管理促進發展,以保證飼料安全為重點,實行飼料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的全程協同原則,增加了飼料生產企業審查合格證制度、飼料經營企業產品銷售記錄製度、飼料添加劑安全使用規範制度、重要飼料原料進貨與使用記錄製度、企業標準審核備案制度、監督抽查制度等,保證飼料產品可追溯性,完善了飼料法規,行政執法中一些含糊不清的問題有了法律依據,作為地方規章對規範自治區飼料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依據《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許可證管理辦法》、《動物源性飼料管理辦法》、《飼料生產企業審查管理辦法》和《內蒙古自治區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辦法》等規定,他們通過嚴格的現場審核條件組織審核驗收,經農業部批准發放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生產許可證近70個,經自治區農牧業廳審核批准發放飼料生產企業審查合格證600多個,動物源性飼料衛生合格證30多個。
規範飼料市場、嚴厲打擊假劣飼料。這些年,該站在規範飼料市場、嚴厲打擊假劣飼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從2003年開始,他們結合每年農業部和自治區農牧業廳下達的飼料監督抽樣任務,在進行抽樣的同時,依照《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對抽樣地區飼料生產、經營企業進行生產許可證、產品批文號,執行標準和產品標籤、各項制度執行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對社會反映強烈的生產工藝落後、設備簡陋的小飼料廠進行了重點整治,對市場反映強烈的地下黑工廠和不規範生產經營行為進行依法查處。二是利用每年“3.15”消費者權益日宣傳活動,對消費者關心的假劣飼料識別及其危害、申請辦理生產許可證程式等進行耐心解答,對《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內蒙古自治區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辦法》進行宣傳,使廣大農牧民認識到飼料安全的重要性。三是受自治區國稅局委託,負責承擔全區飼料生產企業飼料免徵增值稅檢驗,進一步規範飼料企業生產行為,提升了飼料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企業整體素質。四是對影響大的典型案例進行直接查處,如2004年,對巴盟地區飼料質量糾紛進行調查處理,在當地飼料主管部門的配合下,依據有關法律、法規使拖欠2年多的糾紛得到圓滿解決。全區在進行動物源性飼料市場清查整頓工作時共責令18家企業停止生產,依法封存原料35.7噸,成品骨粉5噸,沒收6.6噸磷酸氫鈣。
全力推進飼料質檢體系建設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發生後,自治區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並立即啟動了全區食品安全應急預案,開展全區奶站及飼料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在自治區政府大力支持下,經過積極努力,動用自治區主席基金1300多萬元,用於自治區飼料監測體系建設,在全區12個盟市建立了飼料檢測網路體系,內蒙古飼料草種監督檢驗站負責全區十二個盟市檢測儀器統采、檢測任務的安排布置和人員技術培訓、考核。目前十二個盟市統采的儀器設備都已到位、並已安裝調試完畢,檢驗任務的分配、人員技術培訓和內部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基本完成。
內蒙古飼料草種監督檢驗站分別在2005年、2006年和2007年組織專業技術人員代表農牧業廳對具備了開展飼料質量安全監測的實驗室設施和儀器設備等硬體條件的赤峰市、烏蘭察布市和包頭市三個盟市的質檢機構進行了審查認可,使其有資質承擔自治區下達的監督檢測任務,並開始承擔檢驗任務。其他盟市正在進行計量認證當中,內蒙古飼料草種監督檢驗站將根據已出台的《內蒙古自治區盟(市)質監站審查認可管理辦法》和《內蒙古自治區盟(市)質監站實驗室基本條件(試行)》的規定,對承擔質檢任務的盟市質檢機構進行考核。經過他們多年的積極努力,2008年自治區財政已將飼料檢測列入自治區專項經費項目中。
為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整體水平,該站多次組織舉辦了全區飼料管理與法規培訓班、飼料抽樣和檢驗人員培訓班,為全區各盟市飼料管理部門、檢測機構培訓各類人員達800多人次。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飼料職業技能鑑定站的飼料檢驗員培訓鑑定點,他們將飼料檢化驗員培訓變成常態化培訓,每月舉辦一期,方便各類人員學習,他們先後為我區各飼料生產企業和用戶培訓鑑定飼料檢驗化驗員1000多人,有800多人已獲得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飼料檢驗化驗員證書,為提高全區飼料管理與檢測人員的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從2002年農業部開始實行飼料工業統計報表制度開始,該站就承擔起飼料工業統計報表工作。為了使統計工作規範化、制度化,他們做大量工作:一是實現各盟市統計數據網路化;二是培訓各盟市統計人員,提高他們對統計數據的處理能力。正是由於他們卓有成效的工作,參與統計企業的統計數據質量逐年提高,截止2008年底,全區600多家飼料生產企業,就有近500家參加飼料工業統計工作。
發揮專家隊伍優勢,加強科學研究,協助政府完成多項技術工作,他們充分發揮站內科技人員的技術優勢,先後主持起草制訂了《飼料用乳酸鈣》(NY/T931-2005)行業標準;參與制訂《富馬酸(NY/T-2004)》等多部農業部行業標準;先後起草制訂了《肉骨粉》、《骨粉》、《肉骨粉、骨粉測定方法》、《魚粉中摻假的檢測方法》、《飼料級腐植酸鈉》(DB15/T-2001)、《玉米青貯飼料》(DB15/T364-2001)、《沙打旺草粉》(DB15/T363-2001)、《檸條草粉》(DB15/T362-2001)、《飼料中尿素的測定分光光度法》(DB15/T450—2008)等十多部飼料質量地方標準。其中《魚粉中摻假的檢測方法》地方標準獲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肉骨粉》、《骨粉》、《肉骨粉、骨粉測定方法》系列標準獲自治區技術監督局科技成果一等獎。參與完成了“內蒙古草業產業化發展戰略研究”、“內蒙古飼草飼料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編制,參與完成《內蒙古草業研究》(副主編單位)、《內蒙古草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主持單位之一)、《中國草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參編單位)、《中國飼用植物》(參編單位)等專著的編寫工作。在各類刊物發表科技論文100多篇,其中國家核心科技刊物發表科技論文30多篇。
多年來,該站連續打大仗,苦幹實幹,工作一年一大步,不斷上台階。由於他們的辛勤工作,全區飼料產品合格率從80年代的60%,提高到70%、80%,目前已穩定在90%以上。
他們熱愛本職工作、愛崗敬業,團結互助,先後被自治區黨委政府、全國婦聯、農業部、自治區法制辦、自治區總工會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人民滿意的執法單位”、“助奧行動先進集體”、“自治區五一勞動獎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多年被自治區農牧業廳評為先進集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計畫生育先進單位、優秀領導班子、優秀黨支部。
大風起兮雲飛揚,萬眾一心兮向前方。“集眾志,三十載摸石求索,成就飼料大國崛起。爭朝夕,新起點科學發展,實現飼料強國跨越”。新的世紀,新的使命,新的時代,新的任務。在我國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快速向現代化、集約化轉變的關鍵時期,飼料工業發展前景廣闊,飼料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人員,更要本著對國家和社會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向用戶提供公正、科學、準確、及時的檢驗報告,維護國家、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權益,力爭建設成為全國一流“質量安全評價中心、技術諮詢服務中心、檢驗技術研究中心、人才培訓指導中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往開來,創新發展理念,保障飼料質量安全,做好畜產品安全的堅強衛士,為我國“三農”發展再立新功,為飼料質量安全監測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