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白音恩格爾自然保護區

內蒙古白音恩格爾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杭錦旗的巴拉貢鎮境內,距杭錦旗旗政府所在地錫尼鎮170公里。保護區西北至板登口子,西南至家呼都格,東北至討利、東南至什拉陶勒亥。地理坐標:東經107°02′—107°19′,北緯40°08′—40°23′,南北長約28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面積26209.64公頃。

簡介,氣候,降水,歷史沿革,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

簡介

內蒙古白音恩格爾自然保護區位於內蒙古杭錦旗的巴拉貢鎮境內,距杭錦旗旗政府所在地錫尼鎮170公里。保護區西北至板登口子,西南至家呼都格,東北至討利、東南至什拉陶勒亥。地理坐標:東經107°02′—107°19′,北緯40°08′—40°23′,南北長約28公里,東西寬約20公里,總面積26209.64公頃。

氣候

保護區深居內陸高原,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風大、乾旱少雨;夏季溫和短促、降雨時段集中;秋季晴朗、少雲、陽光充足、晝夜溫差大、無霜期短、蒸發量大;冬季漫長、寒冷、少雪、多寒潮是這一地區總的氣候特點。保護區年平均氣溫5.6℃,7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7.5℃,極端最高氣溫36.5℃,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8.0℃,極端最低氣溫-32.1℃。保護區年平均日照時數3192.5小時,年日照百分率73%。各月日照5月份最多,達313.8小時,2月份最少,222.3小時。在4-9月份的植物生長季節,平均日照時數9.1-10.4小時。

降水

保護區所在的杭錦旗歷年平均降水量為281.2毫米,雨季多在7-8月份,為期60天,降水151.9毫米,占全年降水的54%。年降水量地域差異明顯,自西北向東南遞增,為144.6-336.0毫米。保護區位於的巴拉貢鎮降水最少,年降水量僅為144.6毫米。
風向隨季節變化,11月至翌年2月,西北、西風多。3—5月,以西北、西、南、東南風為主。6—10月,南、東風多。每年最多風向為南、東南風。
保護區是一個以古老孑遺的珍稀瀕危植物及草原化荒漠生態系統為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也是研究亞洲乾旱地區生物多樣性和全球變化的一個關鍵地帶,對研究各大植物區系之間及植物與動物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交流有著重大意義。

歷史沿革

1999年,杭錦旗林業局委託內蒙古自治區林業勘察設計院對保護區進行了全面考察,並在此基礎上編制了保護區總體規劃,同年12月,該規劃通過了由內蒙古環保局組織的評審,並正式上報自治區人民政府。2000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內蒙古白音恩格爾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7年被自治區列為“十一五”期間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重點保護區。

資源

植物資源

植物的種類組成是構成植被的主體,在保護區的植物區系組成中,以種子植物為主。據不完全統計,保護區內有種子植物326種,隸屬50科173屬,其中,被子植物324種,隸屬49科172屬,分別占保護區植物科、屬、種數的98.0%、99.4%、99.4%;裸子植物2種,隸屬1科1屬,分別占科、屬、種數的2.0%、0.6%、0.6%。保護區植物區系處於亞洲荒漠植物區——阿拉善荒漠植物省——東阿拉善荒漠州,是處於草原化荒漠地區。主要的地帶性植被為耐乾旱的草原和荒漠植被型。

動物資源

保護區有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6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植物5種,國家Ⅲ級保護區植物1種。保護區內特有種、古老殘遺種及其它瀕危植物共約58種,占保護區植物種的17.8%,其中,四合木、半日花、綿刺、沙冬青等植物的珍稀瀕危程度尤為突出。保護區有內蒙古自治區保護區植物7種,其中,自治區Ⅱ級保護植物1種,自治區Ⅲ級保護區植物6種。被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中植物優先保護名錄的有:半日花、革苞菊、沙冬青、綿刺、四合木5種。經調查確定,保護區有脊椎動物145種,分屬於17目42科84屬,其中,兩棲類1種(1目1科1屬),占保護區脊椎動物種數的0.7%;爬行類10種(1目4科5屬),占保護區脊椎動物種數的6.9%;哺乳類有34種(5目10科24屬),占保護區脊椎動物種數的23.4%;鳥類100種(10目27科54屬),占保護區脊椎動物種數的69.0%。保護區有國家級保護動物23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即金雕(Aquilachrysaetos),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22種(獸類3種、鳥類19種)。被列為《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有9種,包括兩棲類1種,鳥類5種,獸類3種。屬於《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CITES)附錄所列的物種有23種,其中鳥類20種,獸類3種。保護區周圍地區的主要礦產資源是石膏和紫砂陶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