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白乃廟礦區斑岩成礦與造山型成礦系統的關係》是依託北京大學,由李文博擔任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白乃廟礦區斑岩成礦與造山型成礦系統的關係
- 項目負責人:李文博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國以發育碰撞型造山帶為特徵,多期地質構造活動導致改造與疊加成礦作用顯著。除白乃廟礦床外,中亞造山帶東段未見早古生代活動陸緣型斑岩礦床報導,是被改造還是未發現,值得研究。申請者前期研究表明白乃廟礦床主要為晚古生代造山型成礦系統,並可能存在早古生代斑岩成礦作用。本申請以白乃廟銅金礦床北礦帶為研究對象,在野外工作基礎上,開展岩礦相學研究,識別斑岩成礦系統和造山型成礦系統;對北礦帶綠片岩型礦石進行原岩恢復,明確其原岩是否為斑岩型礦石;測定白乃廟群綠片岩的變質時代,確定變質和成礦之間的時間耦雅仔合關係,輔以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研究確定成礦物質遷移規律和方式。該項目成果不僅可以了解中亞造山帶早古生代斑岩成礦系統特徵、早期形成的礦床在後期造山過程中成礦元素的遷移和富集規律,豐富造山與成礦理論,而且有助於查明中亞造山帶東段缺少古生代斑岩型礦床的原因,推動成礦理論發展並為碰撞造山帶銅金礦床找礦提供新思路。
結題摘要
內蒙古白乃廟銅金礦床位於華北板塊北緣增生型樂促凝造山帶,石英脈型和蝕變岩型礦體受EW向韌-脆性剪下帶控制。北礦帶翻凶潤礦體賦存於花崗閃長斑岩體內的礦石品位低,高品位礦石主要產於片理化強烈的白乃廟群綠片岩和糜棱岩化強烈的花崗閃長斑岩裂隙中。礦床圍岩蝕變主要為矽化、鉀化和青磐岩化,並具分帶性,與典型的斑岩型礦床一致。糜棱岩多臭櫃凳化花崗閃長斑岩體附近的含鉀長石和石英脈的綠片岩型礦石,在顯微鏡下顯示其鉀長石和斜長石變斑晶具有典型的岩漿結構並遭受強烈的構造變形,其部分鋯石U-Pb模式年齡主要集中在445 Ma附近,與花崗閃長斑岩成岩年齡(444.8 ± 6.1) Ma接近。北礦帶VIII礦段8件輝鉬礦樣品年代學研究結果表明,無論是脈狀石英脈型礦石中的輝鉬礦,還是綠片岩型薄膜狀輝鉬礦,其Re、Os含量,同位素組成及模式年齡沒有顯著差別,模式年齡變化範圍為441.2–445.9 Ma,等時線年齡為445.0 ± 3.4 Ma,與北礦帶XIII礦段花崗閃長斑岩SHRIMP U-Pb年齡(444.8 ± 6.1)Ma完全一致。這些特徵表明,北礦帶存在早古生代島弧型斑岩鉬成礦作用,並遭受了後期區域變質和糜棱岩化作用,導致成礦物質重新活化遷移,並在EW向斷層破碎帶及片理化帶中重新就位成礦。為準確確定白員祝循乃廟礦床疊加改造成礦作用發生的時間及地質背景,我們選擇白乃廟群綠片岩中具變質成因的黑雲母進行了氬-氬坪年齡測定,獲得了(429.2±4.1)Ma的坪年齡,表明白乃廟群變質年齡為(429.2±4.1)Ma。而斑岩型成礦系統發育的時間為444-445 Ma,綠片岩型和石英脈型礦石的成礦時代為(396±2)Ma。因此棗厚灑櫻,白乃廟龍夜蘭島弧斑岩成礦系統發育於444-445 Ma,隨著白乃廟弧與華北北緣拼接,在(429.2±4.1)Ma發生弧陸碰撞並導致白乃廟群的區域變質作用,破壞了早古生代已經形成的斑岩礦床,導致礦質隨變質流體活化、遷移,在變質峰期之後(396±2) Ma,沿EW向斷裂構造重新就位,形成了造山型白乃廟銅、鉬、金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