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王爺地蓯蓉生物有限公司發展追溯於1996年,創立於2006年,開發以沙漠為載體蓯蓉為主線的沙產業,致力於生態環境治理、蓯蓉原料基地及高科技觀光農業園區建設和產品研發、加工行銷的自治區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公司註冊資金2000萬元,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資產規模近億元,推行“基地、加工、市場”一體化戰略,從種植與原料供應、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到客戶終端形成全產業鏈經營模式。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內蒙古王爺地蓯蓉生物有限公司
- 總部地點:內蒙古
- 成立時間:2006年
- 公司性質: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發展,發展規劃,
公司發展
一、蓯蓉人工接種示範基地建設
公司立足於“用產業收益回報生態建設,用科技手段再造沙漠綠洲”,在烏蘭布和沙漠建設5萬畝蓯蓉有機原料基地(已辦理土地合法手續),2004年聘請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劉銘庭教授進行蓯蓉人工接種試驗;2007年與中國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中心合作,成立王爺地蓯蓉人工接種研究室,由中國農大郭玉海教授任首席專家,中國農大博士、碩士組成研發團隊,在肉蓯蓉人工接種成活率、品質和產量、良種繁育及種子微球化處理、蓯蓉機械化種植與採收、沙生灌木種苗繁育等方面,創新研究了一條低成本、高接種率、生長周期短的蓯蓉接種模式,形成一套肉蓯蓉人工栽培高產綜合技術體系,並向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申請技術鑑定。
2007年10月在公司沙金蘇木架子灘有機人工接種蓯蓉示範基地舉辦了肉蓯蓉產業推進及高產技術測產現場會,來自北京、自治區的專家教授及縣級相關部門現場採挖稱重達到了每畝產鮮蓯蓉(管花肉蓯蓉)330公斤,畝收益3300—4900元(鮮蓯蓉市場價10—15元計),得到了專家教授的高度評價,對公司掌握的人工接種肉蓯蓉技術給予肯定。經中國醫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上海中醫藥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對王爺地公司架子灘基地產的荒漠肉蓯蓉成份測定:松果菊苷含量為20.17%、毛蕊花糖苷含量為7.12%,總含量為27.22%,含量高於藥典標準(藥典總含量不少於0.3%)。2009年5月通過了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有機認證。
為建設綠色環保的生態新農村,開發蓯蓉產業的最大效益,公司多年來,籌資 80 萬元修建穿沙主幹路、水泥橋,安裝接通自來水,使附近農牧民出行方便,飲用水得到改善。而且每年雇用大量當地農牧民進行肉蓯蓉人工接種和鮮蓯蓉採挖,技術人員對農牧民進行現場指導和培訓,使他們掌握了蓯蓉人工接種技術,同時公司提供蓯蓉良種,並回收蓯蓉,有效激發了當地農牧民治理沙漠、種植蓯蓉的積極性,農牧民自發地承包沙漠人工接種肉蓯蓉向沙漠要效益,直接增加周邊農牧民人均收入。
2009年公司在磴口縣沙金蘇木溫都爾毛道嘎查架子灘規劃建設《烏蘭布和沙漠10萬畝人工接種肉蓯蓉荒漠化治理示範基地》項目,本項目自治區發改委已批覆(內發改農字[2008]173號)。目前基地已投資4000萬元,開發耕地4800畝,各類建築面積900多平方米,栽植梭梭林20000畝,新疆楊大桿1955畝、合13.68萬株,蓯蓉人工接種6000畝,育苗面積300畝,渠路林水電基本配套。架子灘基地被列為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示範基地、中國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中心試驗基地、北京大學現代中醫藥研究中心肉蓯蓉研究基地、自治區防沙治沙協會磴口人工接種蓯蓉示範基地、磴口縣蓯蓉人工接種示範基地。
二、蓯蓉精深加工
王爺地公司在2006年註冊“王爺地”這個歷史品牌為商標,2007年以來相繼推出了蓯蓉茶、蓯蓉禮盒、蓯蓉乾粉、蓯蓉切片等初級加工產品。為了進一步帶動產業的發展、提高產品的檔次和溢價能力,公司重新規劃企業經營模式、戰略發展方向和品牌建設, 2008年5月王爺地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組建王爺地體能健康研究中心,由籍保平教授任首席專家,周峰、陳鋼等6位博士組成研發團隊,開發中國首款“王爺地”品牌無糖蓯蓉飲料”,已投放市場。產品銷往北京、雲南、江蘇、山東、廣東、內蒙等地, 2011年還相繼推出蓯蓉膠囊、蓯蓉沖劑、蓯蓉保健酒,隨著市場的形成逐漸在華南、華東、華北布局工廠。
公司2010年投資3000萬元,建設年處理鮮蓯蓉6000噸符合GMP認證肉蓯蓉深加工廠;投資1億元(營業建築面積6萬平米,總占地面積160畝)建設以肉蓯蓉為主的中藥材及地方特產交易、旅遊商品展示、倉儲、冷藏、物流配送、連鎖經營、餐飲酒店、信息收發、電子結算、匯兌為一體的中國唯一肉蓯蓉綜合交易市場,力爭使磴口成為中國肉蓯蓉交易的集散地。
三、市場行銷
2010年10月18日,公司與內蒙古先行品牌策略有限責任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夥伴,共同組建王爺地蓯蓉銷售公司。通過近幾年巨觀市場環境、蓯蓉產業發展、蓯蓉產品形態、消費者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等方面調研,確定市場導向下的深加工多產品創新升級、品牌定位為核心的產品行銷戰略,集中最大的資金力量用於市場行銷推廣,以市場需求定位產品類型,產品銷往北京、雲南、江蘇、山東、廣東、內蒙等地,2009年實現銷售收入1740萬元。
王爺地公司經過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以下主要成績:
1、2008年被內蒙古自治區認定為首批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0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光彩事業國土綠化先進民營企業。
2、中國首家認證5萬畝有機肉蓯蓉人工種植基地——烏蘭布和沙漠(中國肉蓯蓉種植最適宜區)磴口縣王爺地蓯蓉種植基地。
3、成功開發中國第一款無糖蓯蓉飲料;第五屆中國肉蓯蓉及沙生藥用植物學術研討會暨沙產業產品展示會指定飲品;2008內蒙古年度經濟人物、創業人物頒獎大會唯一指定飲品。
4、蓯蓉產業的領軍企業,創建了蓯蓉產業與生態環境治理沙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5、開創了沙漠中每畝超過3000元收益的產業紀元。
6、技術支持
最具權威的蓯蓉種植技術研究機構:中國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中心
最具權威的功能性食品研究機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
7、通過王爺地公司對蓯蓉產業的示範和引領,力爭使50萬畝蓯蓉原料基地列入市縣“十二五規劃”;2009年5月11日-13日在磴口縣成功承辦第五屆中國肉蓯蓉及沙生藥用植物學術研討會暨沙產業產品展示會,使蓯蓉產業成為烏蘭布和沙區經濟發展和生態治理的新興支柱產業。
發展規劃
1、10萬畝蓯蓉人工接種示範基地 項目總投資20076.96萬元,利用4年時間,依託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中心合作及蓯蓉人工接種技術體系,按照有機認證的標準,規劃建設10萬畝(公司自營5萬畝,帶動周邊農戶發展5萬畝)林、水、電、路等配套、人工栽植梭梭接種蓯蓉為主的荒漠化治理示範基地,可帶動1000多農戶從事蓯蓉產業,基地內同時建設梭梭等沙生灌木種苗繁育基地和500畝蓯蓉良種繁育基地及蓯蓉深加工廠等;為有機種植的需要,建設奶牛(有機奶)、肉羊養殖場,形成以林業生態治理和蓯蓉生物工程為主業、多元化經營格局的可持續發展沙產業循環經濟新模式。
2、開發以蒙古文化與蓯蓉文化相結合的王爺地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旅遊 投資2000萬元,從2011年開始,利用王爺地公司10萬畝示範基地內廣闊的沙漠、天然水面、豐富的蓯蓉資源和茂盛的林草植被等資源優勢,深度挖掘開發蓯蓉文化,以回歸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理念為出發點,組織大型全國王爺地蓯蓉產品終端消費者尋根回訪及全國防沙治沙環保教育為主題的科普旅遊活動,激發更多的人投入環境保護活動中。同時開發野營度假、夏令營、科研考察、自然風光旅遊、康復養生度假、美術寫生、攝影創作、沙漠探險、野外生存訓練、乘駝大漠游等特色旅遊項目,創建人與沙漠和諧共生的生態旅遊度假村。
3、 高科技觀光農業示範園區 公司按照“高科技支撐、建精品農業、基地連市場、實現產業化”的發展思路,集中開發、規模發展,堅持高效種植建溫室,引進特色新品種,有機化種植管理,公司化經營、產業化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示範園區規劃面積1200畝,示範帶動面積10萬畝。擬規劃建設葡萄新品種種植區200畝,果樹新品種栽培區100畝,蔬菜種植區100畝,種苗繁育區300畝,有機中藥材種植區500畝,20棟節能日光溫室, 2000噸冷藏保鮮庫,高標準農產品展示廳,立爭三年內建成集精品農業、旅遊觀光、休閒娛樂、高科技產品展示為一體的高標準觀光農業示範園。通過該園區輻射帶動全縣發展高科技精品農業,合理最佳化產業結構,穩步提升當地農民人均收入。
4、生態移民新農村建設 在10萬畝蓯蓉人工接種示範基地,將革命老區、生態脆弱區的農牧民進行生態移民,建設100戶、常住人口350人的生態新農村示範點。這樣既可以解決肉蓯蓉產業開發中出現的人力不足的問題,也使廣大移民在管沙用沙、肉蓯蓉人工接種實踐中,經過科技培訓,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輸出勞動到掌握技術、由生態移民變為產業工人,為老區人民和本地農牧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和機遇。
5、以鴨、鵝為主的珍禽及漁業養殖 10萬畝蓯蓉人工接種示範基地內,有四處共3000多畝湖面,水草豐美,非常適合魚、鴨、鵝的養殖。鴨、鵝喜歡自由覓食,只需少量的人工飼養,並且鴨、鵝在湖面活動時排出的糞便,餵養了魚,實現了良性互補與循環。養殖規模為10萬隻鴨和10萬隻鵝,魚在原有基礎上適量補充魚苗即可,創建王爺地“牧鴨”、“牧鵝”、“牧雞”特色品牌。
6、萬隻肉羊養殖 利用王爺地公司10萬畝示範基地內廣闊的沙漠和茂盛的梭梭、紅柳等林草植被優勢資源,由於肉羊適度取食沙生植物有利於促進植被的再生,採取舍飼與放養相結合,養殖1萬隻肉質好、生長快、出欄率高的肉羊,羊肉供應市場,羊糞殺蟲熟化歸田,與蓯蓉產業發展形成有機結合、草肥循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