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灌區(內蒙古河套灌區)

河套灌區

內蒙古河套灌區一般指本詞條

黃河上游的大型灌區,是中國設計灌溉面積最大的灌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巴彥淖爾市。

2019年9月4日,河套灌區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12月5日,河套灌區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揭碑儀式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套灌區
  • 外文名:Hetao Irrigation Area
  • 始於:西漢
  • 農業人口:100餘萬
  • 有效灌溉面積:861萬畝
灌區概況,灌區歷史,地質作物,灌排系統,灌區管理,

灌區概況

北依陰山山脈的狼山烏拉山南麓洪積扇,南臨黃河,東至包頭市郊,西接烏蘭布和沙漠。1949年有引黃乾渠10條,灌溉面積約19.43萬公頃。1961年後自黃河三盛公樞紐引水,分為保爾套勒蓋、後套、三湖河3個灌域。作物有小麥、雜糧和向日葵等。灌區土地1.16萬平方千米。設計灌溉面積73.7萬公頃。1987年實灌面積48.37萬公頃。河套灌區位於黃河上中游內蒙古段北岸的沖積平原,引黃控制面積1743萬畝,,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區和全國三個特大型灌區之一,也是國家和自治區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
河套灌區
1988年,河套灌區配套工程計畫開始實施,配套面積達21.11萬公頃。有灌渠991千米,排水溝渠791千米。
河套灌區地處我國乾旱的西北高原,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屬於沒有引水灌溉便沒有農業的地區,灌區年引黃水量約50億立方米,占黃河過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灌區歷史

河套灌區遠在秦漢時代即開始挖渠,唐貞觀年間,在河套修建了大型渠道,有的渠可灌600公頃以上。清中葉後,開渠種植日盛,清末已建成八大幹渠。中華民國時代,將灌區向東延伸至烏拉山前的三湖河地區。由於過去建設缺乏全盤規劃,渠系紊亂,旱年水不進渠,汛期泛濫成災。20世紀50年以來,修建了三盛公水利樞紐,健全排灌系統,又修築了黃河防洪大堤,同時開展農田基本建設,營造防護林,擴大灌溉面積,形成草原化荒漠中的綠洲。
2019年9月4日,內蒙古河套灌區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2019年12月5日,內蒙古河套灌區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揭碑儀式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舉行。

地質作物

內蒙古自治區糧、油基地。位於自治區西部,北靠陰山,南臨黃河,西至烏蘭布和沙漠,東至包頭。東西長270公里,南北寬40~75公里,總面積105.33萬餘公頃。灌區地形平坦,西南高,東北低,海拔1007~1050米,坡度0.125~0.2‰。土壤以鹽漬化淺色草甸土和鹽土為主。灌區熱量充足,全年日照3100~3200小時,10℃以上活動積溫2700~3200℃,無霜期120~150天,年可一熟。作物種類很多,有小麥、甜菜、玉米、胡麻、葵花、糜子及瓜果、蔬菜等。但雨量稀少,年降水量僅130~250毫米,而年蒸發量達2000~2400毫米,濕潤度0.1~0.2。黃河年均過境水量280億立方米,水質較好,故這一地區利用黃河灌溉發展農業歷史悠久。

灌排系統

1949年後, 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和新建。 1961年建成了三盛公攔河閘和總乾渠引水樞紐工程, 並開挖了貫穿後套灌區東西長180公里的總乾渠, 總乾渠上建有4座分水樞紐, 分別為各大幹渠調控水量。 總乾渠首設計進水流量560米/秒, 運用限量480米/秒, 總引水量45億立方米以上。 從1961年起, 到1981年止, 灌溉面積擴大了200萬畝,平均每年增加10萬畝。 總乾渠下設乾渠、 分乾渠 (灌溉面積在5萬畝以上)、 支渠(萬畝以上)、 斗渠(2000畝以上)、農渠(400~500畝)、 毛渠(100畝)等六級渠系。共有乾渠13條,分乾渠40條, 支渠222條, 斗渠1056條、 農、 毛渠19375條, 各級渠道總長度16800餘公里。
河套灌區
灌區排水系統多與灌水渠系相對應, 亦設七級溝道, 即總乾溝、 乾溝、 分乾溝、 支溝、 斗、 農、 毛溝等七級。 現已建成總排溝1條, 乾溝12條, 分乾溝45條, 支溝137條, 斗、 農、 毛溝11275條。 總排乾溝全長206公里, 是灌區排水、 渠道退水、山洪泄水唯一排入黃河的通道。 在總排乾溝入烏梁素海處, 設揚水站1座, 設計流量30米/秒。 站的南側設自流泄水閘1座,設計流量60米/秒。 平時揚水站抽排, 汛期泄水閘自流排水。 近幾年排入烏梁素海的年水量在3億立方米以上, 其中1985年排入水量為5.55億立方米。 排水入烏梁素海滯蓄後經退水渠自流排入黃河, 退水渠全長24.7公里, 在渠首設有泄水閘,設計流量100米/秒。 退水渠泄水能力40米/秒, 遠期擴建到100米/秒。 據近幾年統計, 退水渠年排入黃河水量在1億立方米以上, 1983年排入黃河水量3.31億立方米。此外, 灌區現已建成各級排水溝揚水站31座, 總裝機容量達8655千瓦, 建成排灌豎井1636眼, 控制井溝雙排、 井渠雙灌面積36萬畝。 全灌區現已建成渠、 溝、路、 林四配套田108萬畝。

灌區管理

實行專業與民眾相結合的管理體制。 總乾、 乾、 分乾渠、 溝由國家管理, 支渠、 溝以下工程由民眾管理。 黃河三盛公樞紐工程設黃河工程管理局; 總乾渠、 總排乾分別設立總乾、 總排乾管理局; 乾渠分別設一乾、 解放閘、 永濟、 義長、 烏拉特等5個管理局和45個管理所; 分乾渠、溝共設立了169個管理段。 灌區內的88個鄉, 現已全部建立了水利管理站, 負責本鄉的灌排工程興建和管理。 各支、 斗設有支斗渠委員會和支斗渠長, 各村配有專職管水員,並結合生產責任制, 建立聯戶包產組。
灌區農作物灌溉, 分夏灌、 秋灌和秋後灌三個階段, 夏灌從5月上旬到6月底, 秋灌從9月初到9月中旬。 這兩階段的灌水都是作物生長期的灌溉。 秋後灌是作物收割後的儲水灌溉, 每年從10月初開始至11月初結束。 作物生長期內灌水2~4次, 每次延續時間10~15天。 灌水最多的是甜菜、 春小麥, 需灌水3~4次。 儲水灌溉淨定額平均120米/畝, 作物生長期淨灌溉定額230~285米/畝, 灌區渠系水利用係數為0.45。
灌區改建和擴建後,灌溉面積由1949年不到300萬畝, 發展到700多萬畝; 灌區產量由1949年3億斤, 提高到1983年的12.6億斤。 同時由原來不種葵花、 甜菜, 僅有少量胡麻基礎上, 發展到1983年生產油料4億斤,甜菜15億斤,農業總產值達6.5億多元,與1978年相比翻了一番。 但河套灌區長期以來, 由於灌水較多, 而排水工程相應沒有跟上去, 土壤鹽鹼化日趨加重,嚴重影響灌區農牧業生產的迅速發展。 因此,加快灌區灌排工程建設配套、 提高灌溉用水效果, 灌區生產潛力將會得到充分發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