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食品學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食品學院是內蒙古民族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民族大學生命科學與食品學院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內蒙古民族大學
  • 本科專業:3個
辦學歷史,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所獲榮譽,學校領導,

辦學歷史

2007年1月,生命科學學院由農學院的生物技術教研室、醫學院的生物學教研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研室和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的食品科學與工程教研室合併組建。
2019年12月31日,更名為生命科學與食品學院,保留原專業。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學院現有“蓖麻育種國家民委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自治區高校蓖麻產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蒙古自治區乳源性致病菌防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蒙古自治區個體化用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內蒙古自治區蓖麻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內蒙古自治區蓖麻育種重點實驗室”和“蓖麻產業技術創新內蒙古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等自治區級以上科研創新平台。
學院有內蒙古“草原英才”工程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團隊 “蓖麻分子育種研究創新人才團隊”二層次、“乳源性致病菌防控技術研究創新人才團隊” 二層次、“內蒙古高發遺傳性疾病早期診斷生物標記物和相關產品研發創新人才團隊”一層次。

科研成果

2007年建院以來,學院教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8項,國家民委項目1項,國家新工科項目1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54項,其他省部級項目43項,橫向課題8項,開展“科技興蒙”計畫16項,共獲得科研資助經費3000餘萬元。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公開發表論文350餘篇,主編和參編教材和專著45餘部;獲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三等獎1次,內蒙古自治區青年科技獎1人次,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豐收二等獎1次,黑龍江省科技成果一等獎1次;通遼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次,通遼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通遼市“十佳青年科技獎”1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學院現設生物學系、食品科學與工程系和食品質量與安全學系;設有生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ISEC)項目)、食品質量與安全3個本科專業。

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2人,專任教師56人,實驗教師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副研究員1人,高級實驗師2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3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4人。
教師中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獲得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稱號4人。
被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聯合授予“深入工農業生產第一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榮譽稱號1人;入選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青年科技領軍人才”5人次;獲得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入選內蒙古“新世紀3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3人次、第二層次9人次;入選“科技部首批科技創新創業導師”1人。獲內蒙古自治區級“教學名師”1人、教壇新秀1人。內蒙古自治區“三八紅旗手標兵”1人;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1人。內蒙古自治區“創新先鋒崗”1人
入選通遼市“科爾沁英才”2人、通遼市首批“行業領軍人才”1人、通遼市“巾幗建功標兵”1人、通遼市優秀科普志願者1人;入選我校“科爾沁學者”25人。市校合作優秀教師1人;內蒙古民族大學“示範課教師”2人;柔性引進特聘教授5人。通遼市“創新先鋒崗”1人。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生物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農業碩士(食品加工與安全領域)專業學位授權點和教育碩士學科教學(生物)領域碩士點。

教學建設

“生物技術”專業為自治區品牌專業;“微生物學”為自治區級精品課程;“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為自治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所獲榮譽

學院獲得了內蒙古自治區和通遼市“創新先鋒號”、 學校“教學工作先進集體”,“科研工作先進集體”,“考研工作先進集體”,“學生工作先進集體”,“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和“紅旗團總支”等榮譽。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張繼星,院長田迅,黨委副書記尚丹,副院長冀照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