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始建於1983 年,是一所學科覆蓋面較廣、文理相結合的學院。學院下設管理科學系、工商管理系、財務會計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金融系五個學系;設有企業諮詢與質量認證研究所、基本建設經濟研究所、經濟系統分析與模擬研究所、內蒙古mrp-Ⅱ套用研究中心(美國四班計算機有限公司資助)四個研究機構和電子商務實驗室、財務會計模擬實驗室兩個別具特色的實驗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 創辦時間:1983 年
  • 類別:公立
  • 所屬地區:中國內蒙古
  • 主要院系:管理科學系、工商管理系、財務會計系、經濟系、金融系
歷史沿革,科系設定,師資力量,所獲榮譽,院訓詮釋,

歷史沿革

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始建於1983年,最初是學校為完成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企業管理幹部培訓任務而成立的幹部培訓部,1988年更名為管理工程系,2000年更名為管理學院。

科系設定

學院設有管理科學系、工商管理系、財務會計系、經濟系、金融系5個學系,設有1個教學實驗中心,包含財務會計、電子商務、金融證券、國際貿易、企業經營沙盤模擬等多個情境教學實驗室。依託學院成立的自治區級研究基地和研究中心包括:內蒙古管理學會;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現代化研究中心”;自治區“企業管理”重點學科;內蒙古企業資源計畫套用研究中心;內蒙古創新方法研究中心;內蒙古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中心。
學院本科層次有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人力資源管理等7個專業,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2個專業開辦雙學位教育,可授予經濟學、管理學2個學科的學士學位。學術型研究生層次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3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以及數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金融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可授予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醫學6個學科的碩士學位。專業研究生層次有工商管理碩士MBA、項目管理工程碩士、物流管理工程碩士、高校教師碩士4個專業學位授權。

師資力量

截至2010年12月,學院有教職工97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28人,博士14人,在讀博士27人。教師畢業院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日本明海大學、韓國東西大學等30多所院校。學院的學術研究特色和服務社會專長是將經濟、管理研究與數理模型、工程技術、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在理論方法研究的同時,關注中國、內蒙古的社會經濟發展,為政府、企業單位提供現實與發展問題的解決方案。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審計署、中外合作項目等眾多課題研究,並結合教學開展了多項課程改革,獲得了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自治區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自治區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多項成果獎。

所獲榮譽

截至2010年12月,學院有在校本科生2400多名,研究生800多名。學生在體現創新能力的各類競賽中獲得了突出的成績,其中包括:“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畫大賽全國金獎2項,全國銅獎7項;首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二等獎;高校企業競爭模擬比賽全國亞軍等。
學院是自治區內蒙古黨委組織部指定的優秀中青年企業家培訓基地,內蒙古黨委統戰部指定的全區統一戰線中青年黨外代表人士MBA課程進修基地,內蒙古青聯優秀青年經濟人才培訓基地。學院在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基層黨組織,2007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08年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先導型院系。

院訓詮釋

管理學院的院訓是“無間改進,旨於至善”。訓,說教也(見《說文》),或可作為法則的座右銘,如:告之訓典(見《左傳· 文公六年》);是為明訓(見《國語· 晉語》)。但管理學院的院訓,上述兩個含義都不是,她是管理學院取得每一次成功的腳註,是管理學院師生員工們的精神寫照。因為她不是某個人所題,而是管理學院20年辦學實踐和育人實踐的理論凝練。因此,她自然地誕生於管理學院成立20年之後,可謂“自然法則”。
“無間改進”是國際先進管理理念“持續改進”的道家表述;“旨於至善”源於《大學》中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第一章句。但將“止”改為了“旨”。何以要改?其中奧妙盡在院訓之中。朱熹認為《大學》是“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學者必由此入門,才能達於聖學。
管理學院的院訓是“自然法則”,“自然法則”一定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新同學和關心管理學院的朋友們經常向我探究其中的蘊意,我作為院長作答乃責無旁貸,但用語言和文字來理解,已經不是恆常之道了。總結管理學院20年的實踐,我認為“無間改進,旨於至善”起碼有5層基本含義:(1)從個人到組織永遠存在改進和提高的餘地,因此要不斷地改進與提高;(2)要作到不斷地改進與提高,必須能夠不斷地自省到自身的不足和外察到他人可以學習之處,因此就要不斷地學習,不斷超越自我;(3)學習的目的是做事,管理學院地處欠發達的西部,創新成本高,改進成本低且空間大,因此做事情應該從易到難,不求立竿見影,只求通過長期積累來獲得顯著效果;(4)效果的獲得可以來自於創新和改進,創新可以是個人所為而改進和完善只能是集體所為,院訓強調改進,因此要有合作精神;(5)管理學院地處蒙古高原,早期的辦學艱難培育了“管理人” 無間改進的“蒼狼”精神,“蒼狼”精神就是“集體自強不息”,院訓明訓“管院學子們”要永葆“蒼狼”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