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

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

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是當前道德滑坡,信用嚴重缺失的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社會組織,現已成為全國依託社會組織推動信用建設的旗幟。

中心成立於2011年1月份,是內蒙古自治區依法設立的社會組織,核准業務範圍是徵信、信用評價、授信、信用監督、信用制裁、信用報告和信用狀況查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
  • 成立於:2011年1月
  • 主要職能:對法人、公民信用狀況動態監管
  • 內設機構:徵信處、授信處
簡介,內部建設,主要工作情況,相關新聞,

簡介

其主要職能是徵集、加工、分析並建立全區公民、法人信用檔案;開展守信教育;接受失信投訴調查並對其制裁;建立健全信用獎懲機制;制裁失信行為;對法人、公民信用狀況動態監管,為招投標、政府採購、銀行貸款提供信用查詢及評價並出具信用報告。

內部建設

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成立了徵信處、授信處、信用評價處、信用認證處、失信制裁處、信用教育處、組織人事處、綜合處、宣傳部、機關黨委、大型會議活動辦、年鑑處、社會信用研究所、法制處、信用環境營造處、監督處和基層工作處,共17個部門,員工近百人,平均年齡為25歲,男女比例為1:2。其中,留學生2名,大專學歷的員工占9%,大學本科學歷的員工占72%,研究生學歷的員工占18%,博士學歷的員工占2%。中心積極開展員工的學習培訓工作,成立中心圖書閱覽室,現已擁有800多套書籍,為員工建立終身學習制度。中心現已成立3個盟市辦事處機構:錫盟辦事處、巴盟辦事處、烏海辦事處。

主要工作情況

(一)開展了覆蓋範圍廣泛的徵信工作,掌握了開展工作的主動性
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研發並建立了信用數據動態監管平台,分為法人信用資料庫和公民信用資料庫。截止到2013年4月,法人資料庫收集了海關、司法、質檢、衛生、食品藥品等26個行政機關披露的信用信息,共錄入719322家法人單位信用信息,公民庫共收集289654條重點人群的信用信息。中心針對每一條信用信息展開分析,分析其是主觀惡意或故意,還是非主觀故意失信。客觀記錄公民範圍內涵蓋水、電、暖、煤氣、物業、電話費以及交通違規等信息,法人範圍內涵蓋公益捐款、新聞媒體披露的信息及行業商、協會等社會信用信息,並對信息進行動態調整。北京大學中國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認為我區的信息規納工作處於全國前列。
(二)信用報告服務公共領域
為了制裁失信行為、鼓勵守信,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專門服務於招投標、政府採購、銀行貸款領域信用報告的使用。在參與上述活動之前,中心要對參與者信用狀況進行核實,限制有重大失信行為的企業參與,建立了守信企業與失信企業差別化待遇制度,加大了失信制裁力度,結束了過去講信用、不講信用沒有區別的市場配置,營造了良好的信用環境。根據自治區信用商會頒布的行業標準、《內蒙古自治區企業信用等級評價標準》及《內蒙古自治區企業信用評價方法》,中心共對4296家企業進行了授信工作,為2014家企業出具信用報告,同時對300家企業授予“重契約、守信用”的光榮稱號。
(三)廣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教育活動,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道德滑坡、誠信缺失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誠信建設必須加強發展教育。中心主動與自治區宣傳部、文明辦、教育廳、團委共同在全區開展了“誠信校園,共建和諧”活動和大學生誠信演講比賽、誠信徵文比賽、學生信用檔案建立、“誠信進校園”講座、“大學生誠信辯論賽”等活動,成立了大學生誠信志願者服務團,誠信教育覆蓋了全區國小三年級以上的學生。
為配合“誠信興商宣傳月”和“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宣傳活動,中心在宣傳部、文明辦的支持下開展了誠信公益廣告宣傳。截至到2013年4月,中心已在自治區各大報刊上刊登372次誠信公益廣告;成功製作了內蒙古首個電視誠信公益廣告,在內蒙古衛視播出總時長為3個小時;在內蒙古廣播電台播放誠信公益廣告時長達15小時;向全區2640萬手機用戶傳送誠信公益簡訊;編輯出版《內蒙古信用》雜誌4期;建設了網站群,及時發布信用體系建設的相關信息,廣泛地宣傳中國傳統誠信文化,增強全民守信意識,提高全社會誠信道德水平,為自治區信用體系的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四)建立了信用信息評價等級動態調整機制,社會秩序得到恢復
按照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素毅同志2011年12月在信用中心調研時要求大力披露失信行為、建立警示平台的指示,中心對主觀故意失信的企業信用等級下調並向社會披露失信行為,共下調信用等級1663次。其中不履行法院判決書內容的661次,披露後主動履行法院判決書的共421期,協助法院執行標的3.97億元人民幣,大大緩解了法院執行難的問題。欠稅披露391條次,積極主動補繳稅款1.93億元。因食品安全、拖欠社保款項或其他原因下調信用等級並被披露的信息單位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改進。針對一些守信行為及時錄入信用檔案,並向社會披露守信信息,共上調信用等級175次,收錄1586條守信信息。
(五)開展誠信評選活動,樹立行業誠信楷模
中心在宣傳部、文明辦的大力支持下,舉辦了“誠信企業、誠信人物”評選活動,最終從3169家企業中選出41家誠信企業,2816位人物中選出18位誠信人物。第一次評選活動的透明和公信力得到社會廣泛認可,第二次評選活動由自治區高級法院、公安廳等共22個委、辦、廳、局主辦,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承辦。
開展公信力企業評選活動。為在每個行業樹立一到兩個公信力企業,中心開展公信力調查活動,以第三方身份考量被調查企業的公信力。在調查過程中不向被調查企業收取任何費用,因調查造成的損失會及時給予補償。截止到2013年4月,已經在39個行業共859家企業中展開調查,在15個行業中樹立了15個公信力企業,為我區誠信建設推舉了榜樣。
(六)成功舉辦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交流會
2012年。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承辦了首屆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經驗交流會,來自9個省區54位信用界代表參加了本次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在呼和浩特接見了出席大會的代表。經驗交流會後,成立了九省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張文清同志任九省(區)、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交流會推動了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程。
(七)全國率先舉辦社會信用形勢分析會
2013年1月,中心主辦了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次社會信用形勢分析會,自治區的部分領導、社會學者和企業家紛紛出席了本次大會,為內蒙古自治區的信用事業集思廣益;2013年3月,內蒙古信用商會召開第二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就商會發展新時期的職能作用進行探討研究,進一步推動會員單位在發展過程中樹立起良好的行業楷模形象,助推內蒙古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八)誠信公約廣泛推廣,樹立誠信守約意識
2013年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心舉辦“營造良好商業信用環境,鑄就和諧誠信內蒙古”誠信宣傳活動,活動宣布了重新修訂的《誠信公約》。
(九)暢通失信投訴渠道,化解社會矛盾
中心在全區建立138個基層郵政失信投訴網點以此共同來營造和諧、理性、科學、誠信的消費環境和良好的社會信用環境。截止到2013年4月,中心共接到投訴9526期次,展開調查5103期次,走訪企業2312家,走訪公民668位,形成調查結論1763份,向行政機關提出失信制裁建議506份,調查中調節和解511期次,信用調查車行駛里程69528公里,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結束了失信無人管的歷史。
(十)完善內蒙古信用文化
為打造富有內涵的內蒙古信用文化,中心聯合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文明辦共同編纂了自治區首部反映信用體系建設進程的專業性年鑑《內蒙古信用年鑑》,編撰了與政府、各委辦廳局在信用建設方面相交流的專刊《內蒙古信用公報》,主任張文清也編寫了一本鞭策時下信用狀況的書籍《信任危機》,這些多元的文化載體不但豐富了內蒙古信用文化,也加深了對自治區信用文化的研究。社會信用研究所另外承擔了民建中央課題“誠信興國”戰略調研課題。
同時,中心在商務誠信、政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方面展開研究課題。2013年中心研究所預計要出版《內蒙古信用》、《政務誠信》、《社會誠信》、《商務誠信》、《司法公信》、《信用評價方法》、《食品安全與信用認證》、《誠信興國》、《信用環境營造》、《信用宣傳》、《信用教育》和《信用活動》共12本專業學術著作,為內蒙古自治區乃至全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提供學術理論指導。
(十一)商業信用環境指數鞭策地方政府注重環境營造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李路在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調研時指出“要營造商業信用環境氛圍”。中心向湖南大學學習了商業信用環境指數的標準及方法,結合內蒙古自治區實踐開展了商業信用環境指數的計算和統計,2012年發布了自治區12個盟市、101個旗縣的商業信用指數。只有建設一個良好的商業信用環境,經濟才能夠持續,社會才能穩定。中心在2013年3月15日公布2012年度自治區12盟市商業環境指數,分別是:呼和浩特市86.34;包頭市80.85;鄂爾多斯市76.85;通遼市74.54;錫林郭勒盟74.14;呼倫貝爾市72.89;赤峰市70.89;巴彥淖爾市69.62;阿拉善盟67.26;烏蘭察布市65.62;興安盟65.14;烏海市64.79。

相關新聞

全國首個社會信用應急指揮平台在內蒙古建成
2013年5月8日,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搭建了全國首個社會信用應急指揮平台。當社會發生重大失信事件或信用信息安全事件時,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可以在第一時間通過該平台統一向內蒙古自治區12個盟市信用辦事處發布緊急命令,提升應對重大失信事件的處理速度,將失信事件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通過該平台,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還可以對社會可能發生的失信事件進行預防,實現失信預警,改善社會現有的信用壞境。
全國首個大學生信用報告在內蒙古啟用
2013年5月4日,由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出具的大學生信用報告正式啟用。據了解,這也是全國首個正式啟用的大學生專業信用報告,標誌著我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尤其學生誠信體系建設進入新的階段。
內蒙古:主觀故意交通違法記入公民“誠信檔案”
自2013年3月1日起,內蒙古自治區範圍內,闖紅燈等主觀故意交通違章行為開始被列入公民個人信用信息。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張文清介紹說,由該中心記錄的主觀惡意交通違法行為包括闖紅燈、逆行、超員超速超載、疲勞駕駛、酒駕、醉駕等。只要存在這些交通違法不良信用記錄,公民在求職、升學、晉升、結婚、出行、購房、銀行貸款時都會受到一定限制。
內蒙古下調19家房企信用等級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之規定,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決定採集呼和浩特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房地產開發監督管理處的處罰決定。經過對處罰行為的分析,決定對19家企業進行信用等級下調,下調至B+級。
內蒙古131家藥品零售企業喪失信用主體資格
記者從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取消了阿榮旗那吉鎮新方泰藥店等131家藥品零售企業的信用主體資格。
內蒙古自治區制止網上虛假信用等級評定行為
從2012年8月至10月底,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共同開展打擊虛假評定信用等級網站專項活動,堅決制止在網上的虛假信用等級評定行為。
  
內蒙古“誠信企業、誠信人物”揭曉 41家企業18名個人獲獎
2012年6月12日下午,內蒙古自治區第三屆“誠信企業、誠信人物”頒獎儀式在內蒙古新城賓館舉行,內蒙古誠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41家企業被評為“2011年度誠信企業”,張雙旺等18名個人被評為“2011年度誠信人物”。
  
內蒙古將在政府採購領域實行信用報告制度
記者從內蒙古信用信息管理中心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將從2012年6月1日起,在招投標、政府採購領域實行信用報告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