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拾遺方論》,醫方著作。八卷。明末駱龍吉撰。撰年不詳。
基本介紹
- 書名:內經拾遺方論
- 作者:駱龍吉
- 類別:醫方著作
- 出版社:上海衛生出版社
- 創作年代:明代
- 標識號:14120.192
《內經拾遺方論》,醫方著作。八卷。明末駱龍吉撰。撰年不詳。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之三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之四 內經拾遺跋 方劑索引 社會影響 醫書。4卷。宋·駱龍吉原編,明·劉浴德、朱練增訂。駱氏原編名《內經拾遺》,或名《內經拾遺方論》。內容論述病症方治,以《內經》篇目為次序,先...
《三朝名醫方論》,共收錄三部醫方著作,即宋·駱龍吉撰《內經拾遺方論》八卷,金·劉完素著《宣明論文》十五卷,清·羅美輯《古今名醫方論》四卷。三書各具特色,或結合《內經》,闡釋病機而附系方藥;或為金元大家之一劉完素這...
《內經病機纂要》是清·周孝垓(字平叔)編著的一部內難經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內容簡介 全書二卷。卷一載《素問》二十七篇,卷二載《靈樞》二十三篇。本書是在駱龍吉《內經拾遺方論》及劉浴德、朱練《增補內...
八、專題發揮《黃帝內經》諸家 (一)秦越人與《難經》(二)張仲景與《傷寒論》(三)華佗與《中藏經》(四)王叔和與《脈經》(五)皇甫謐與《甲乙經》(六)劉完素與《宣明論方》(七)駱龍吉與《內經拾遺方論》(八)劉浴德...
炒梔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內經拾遺方論》卷一。主治膽移熱於腦,傳為鼻血、汗血,眼目視物不明。組成 炒山梔(炒黑)。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白滾水調下。2.現代用法:上藥炒黑,研為細末,每次6克,...
調經養榮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內經拾遺方論》卷一。主治血枯經閉。組成 歸身一錢半(4.5g),川芎七分(2.1g),白芍八分(2.5g),熟地一錢(3g),生地五分(1.5g),丹參八分(2.5g),玄胡六分(1.8g),丹皮五分(...
集靈膏,是一種用於治療久嗽氣血俱虛,不能送痰而出者的藥物。《內經拾遺方論》卷一。【來源】《內經拾遺方論》卷一。【組成】地4兩,麥冬4兩,枸杞子4兩,牛膝3兩,桂圓肉3兩,黑棗肉3兩,天冬2兩,人參2兩,黃耆2兩,白朮2...
泄風,病名。指風在腠理而致汗泄的病症。或皮疹有瘙癢者。病名。①風在腠理而致汗泄的病症。《素問·風論》:“外在腠理,則為泄風。”《類經·風證》:“泄風者,表不固也。”《增補內經拾遺方論·泄風》:“腠理為滲泄之...
倒換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宣明論方》卷十五。具有活血通竅之功效。主治久新癃閉不通,小腹急痛,肛門腫疼。臨床用於前列腺癌,小腹急痛,肛門腫疼者。組成 大黃(小便不通減半)、荊芥穗(大便不通減半)各等分。用法用量 上藥各為末。
⑾治月經久閉:蠶沙四兩(炒半黃色),無灰酒一壺。重湯煮熟,去沙,溫飲一盞。(《內經拾遺方論》蠶沙酒)注意事項 《本草經疏》:癱緩筋骨不隨,由於血虛不能榮養經絡,而無風濕外邪侵犯者,不宜服。相關論述 1.《綱目》:蠶...
⑾治月經久閉:蠶沙四兩(炒半黃色),無灰酒一壺。重湯煮熟,去沙,溫飲一盞。(《內經拾遺方論》蠶沙酒)名家論述 ①《綱目》:"蠶性燥,燥能勝風去濕,故蠶沙主療風濕之病,有人病風痹用此熨法得效。按《陳氏經驗方》一抹...
周孝垓 周孝垓 嘗編《內經病機纂要》。書以明代《增補內經拾遺方論》為藍本,載《內經》病機一百四十七證。另著《金匱要略集解》。
出處:《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 重要文獻摘要 《入門》:“谷疸丸治冒暑瘀熱,食谷不消,熱郁發黃。苦參三兩,草龍膽一兩,人參七錢半,梔子仁五錢。上為末,牛膽汁一方用豬膽汁和丸梧子大,以大麥粥飲下五七十丸,日二。”...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藥物組成】青橘皮京三棱蓬術各四分巴豆霜一分 【處方來源】《增補內經.拾遺方論》胃熱腸寒第六十主疾飢痛脹 【方劑主治】胃熱腸寒,消谷善飢,腹痛脹滿。【製備方法】上各為細末,麵糊為丸,如綠豆大。【...
、半夏(湯泡7次)各3g,甘草1.5g,陳皮3.6g,蒼朮(泔浸)4.5g,厚朴(姜制)3g。功用:和解少陽,祛濕和胃。主治:肝氣犯胃,脘腹疼痛,胸腹脹滿,痞悶不通,面黃惡食,脈濡。出處:《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引《官邸便方》
虎龜丸,中醫方劑名。出自《增補內經拾遺》卷四引《醫學原理》。具有清濕熱,泄陰火為主;理濕益陰退火,行血壯筋骨為標之功效。主治 ①《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引《醫學原理》:足膝痿弱。②《杏苑》:濕熱怫鬱,以致陰火上騰,兩足痿...
神仙九氣湯是一款藥物,主料有薑黃等。神仙九氣湯 組成: 薑黃、香附(炒)。出處: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引《保生備錄》。主治: 膚脹。用法用量: 每服5-6錢,空心淡鹽湯調服;或以溫酒調服。製備方法: 上為細末。
【來源】《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引《宦邸便方》。【組成】銀柴胡6克 黃芩4.5克 人參(去蘆) 半夏(湯泡七次)各3克 甘草1.5克 陳皮3.6克 蒼朮(泔浸)4.5克 厚朴(姜制)3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加生薑3片,紅棗2枚,...
換容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卷三引《海上仙方》。主治癘風。組成 蟬蛻半斤,廣膠一斤。用法用量 上用鉛一斤,打成小盒,置前二味於內,外仍用鉛滴周圍固密,以皮消三斗,鍋內煮之,取出,去鉛盒,只用前二...
六、雜病證治的發揮 (一)劉完素與《黃帝素問宣明論方》(二)駱龍吉與《內經拾遺方論》(三)陳無咎與《明教方》七、七篇大論與五運六氣 第五章 方劑研究諸家 第一節 經驗方的蒐集 ……文中引述部分方劑備檢 主要參考書目 ...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 類經 素問玄機原病式 內經知要 醫經原旨 中藏經 高注金匱要略 增注類證活人書 傷寒論條辨 千金翼方 外台秘要方 洪氏集驗方 聖濟總錄 重刊補註洗冤集錄 丹溪心法 東垣十書 儒門事親...
內風,病名,因房勞汗出,風邪乘襲的病證。出於《素問·風論》。①病名 因房勞汗出,風邪乘襲的病證。出《素問·風論》:“入房汗出中風,則為內風。”《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內風》:“其狀惡風,汗流粘衣被,此其候也。大補...
5、治泄瀉不止,服諸藥罔效:梧桐葉不拘多少。用水數十碗,煎數十沸取出,只浴兩足後跟,其瀉即止。若浴之近上,大便反閉。(《增補內經拾遺方論》引《海上仙方》梧桐濯足湯)6、治小兒痢:梧桐葉三四片。煎湯洗足,三五次愈...
31 仁齋南指附遺方論 32 臟腑藥式 33 衛生寶鑑 34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35 增補內經拾遺方論 36 瑞竹堂經驗方 37 世醫得效方 38 丹溪心法 39 普濟方 40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41 推求師意 42 奇效良方 43 醫林類證集要 ...
有其簡略傳記。2.譯註者:唐文吉、唐文奇,執業中醫師,傳統文化傳播者。在行醫之餘,常年堅持在網路講述中醫,曾出版:專著《思考中藥》,點校《全國名醫驗案類編》《民國全國名醫驗案類編續編》,校注《增補內經拾遺方論》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