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洞大橋位於廣東省汕尾市陸河縣河田鎮,原名“河田大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洞大橋
- 長度:224 m
簡介,建築歷程,建築特點,現狀,
簡介
內洞大橋建於1975年冬,全長224米,其中正橋149米,假橋(引橋)75米,是一座大型的石拱橋。它位於陸河縣城河田鎮西北邊,橫跨在陸河人民母親河——螺河上面。它原名 “河田大橋”。
建築歷程
建橋前,在現大橋下游30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座“弓字形”的木板橋。木板是單塊的,長約3米,寬約30厘米;共約有10塊木板。橋墩是用樹樁做的。在兩條木樁之間拴著一條橫樑架木板。橋的東端有一個大沙壩。這座橋肩負著原河田公社內洞、圳口、共聯諸村和上護公社、南萬公社部分民眾以及橋東片眾多民眾通行的重任。如果遇到下大雨,螺河水暴漲,橋板就會被管理員收起。若未及時收起,則會被大水沖走。此時,很多在河田投圩的民眾回不去了,內洞大隊就用一隻渡船運載民眾過河。若河水太大,渡船撐不了只能停運,想回家的人只好望河興嘆。平時,由於橋板小,很多人走在橋上嚇得發抖不敢前行;有些人挑著貨物被一陣大風吹落橋下,東西損壞,人成了落湯雞,有時還會發生生命危險。
由於過橋難、過河難。河西片的民眾要求在這裡造大型橋樑的呼聲日益高漲。這一嚴峻問題已經擺在河田公社黨委和革委會面前。1975年冬,河田公社決定建設內洞大橋,派公社副書記房真查主抓。大橋的設計結構是石拱橋。
建此大橋的石料全部來自河北大隊石禾町村,由當時的農建隊打石連開採,先用手扶拖拉機或“雞公車”一車運五六百斤石頭到村前,再用大貨車轉運到建橋工地。
建橋時要先“清基”,即要挖至河床下面的硬底。當時,建橋除了抽水機和電燈是現代化的設備外,其餘的都是靠比較原始的工具土法上馬、人工操作。建橋墩時,工人先把河水引向一邊,用沙包在四周圍住,把裡面的水用抽水機抽乾進行清基。水漲時再抽,邊抽邊乾。工人們冒著刺骨的寒風,日以繼夜地乾,辛苦的程度可想而知。第一個橋墩做好了再做第二個,逐個進行。
橋墩建好後就進行拱石。即在每兩個橋墩之間用石料拱起來。工人們以兩個橋墩之間為直徑畫一個圓,周圍用“魯枝”圍起來,裡面填沙,堆出一個砂堆做拱石的底墊。公社把填砂的任務攤派到各個大隊、機關、學校和農建隊。大家用畚箕挑砂往那裡填。建橋指揮部安排大家錯開時間到這裡挑砂勞動。早上、上下午和晚上都有很多人到這裡義務挑砂。真可謂是搞人海戰術。大家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一擔一擔地填砂;有些學生還進行比賽,有時還發起衝鋒。人多力量大,砂堆越挑越高,最後成了一座小山丘。師傅們還要對砂堆夯實後再進行拱石。這個拱拱好後再做另一個,每個做法一樣。
建橋的工期延續到1976年下半年。筆者當時在社辦企業一某工廠當財務,也參加了建橋的勞動,目睹了這種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整座大橋有五個大拱,每個橋墩上面各有三個小拱,中間大兩邊小。遠遠望去好像三個小拱門。由於經濟條件所限,為了節省建橋資金,除了這幾個大拱以外,橋的東段河床採用填土做假橋的做法。橋拱拱好後就在其上面用石料和水泥砌平。在橋面上用鋼筋和水泥淋上欄桿,保證行人和車輛的安全。
建築特點
內洞大橋的設計仿照隋朝李春趙州橋的構造。這種大橋的構造優點是:能減少大橋的重量、洪水漲時可從這些小孔流過,減少洪水對大橋的衝擊力,保護大橋的安全;可節省材料和資金;造型美觀。這是陸豐縣造橋史上一個質的飛躍。
經過一年左右的時間,即1976年下半年,大橋終於建成通車,一舉解決了該地區螺河兩岸人民過橋難問題。人們過河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渡船“光榮退休”,百姓發大水靠坐渡船過河終成歷史。這是人們夢寢以求的大喜事。大家歡天喜地,載歌載舞地慶祝。建橋的資金政府出一部分,其餘部分靠集體免費派工、派錢。有人說,這座大橋是靠河田人民的番薯米建起來的。
內洞大橋是當時陸豐縣(當時,陸河受陸豐管轄)西北區最長且質量最好的大橋。
現狀
由於車輛的增多,人們流動頻率的加快,內洞大橋在適應這些現代化要求方面顯得“力不從心”。於是,陸河縣政府在2009年對該大橋進行擴寬重修。內洞橋橋面加寬改造工程動工建設。該工程總投資150多萬元,力爭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完成。橋的兩旁用角鐵鋼筋電焊伸出1.5米左右,並墊高30厘米澆上水泥做人行道,並在主橋的兩邊安裝上花崗岩石的欄桿,還安上好幾個豪華罩燈。晚上,這裡燈光金碧輝煌,美麗極了。大橋經過擴寬整修,大大緩解了車輛過橋擁擠的壓力,確保行人的安全,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14年,大橋下面兩旁已建起了防洪堤和築有硬底化的公路,並安上欄桿和豪華的地路燈。大橋的東面的河田糧管所和醬油廠已經拆掉,潤達花園正在這裡建起。一條大街道把內洞橋和人民北路緊密相連,大大地改善了人們生產和生活的環境,充分挖掘內洞橋的潛力,為民造福。
內洞橋加寬改造後,車輛通行橋面寬7米,橋兩邊行人道各1.5米,橋欄桿採用花崗岩石裝置,並安裝路燈,將成為螺河堤圍一道亮麗風景的景觀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