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在德國靠近迪塞爾多夫 Düsseldorf的內安德特石灰岩洞穴中偶然發現的一具人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安德特人
- 外文名:Neanderthal man
- 研究者:H.Schaafhausen
- 發現地點:內安德特石灰岩洞穴
簡介,三個類群,
簡介
Neanderthal man
為富爾羅特(G.Fuhlrott)所得,研究者為波恩(Bonn)大學的H.Schaafhausen,從其具有很多較現代人原始的特徵這點來看,被認為是居住在歐洲的野蠻人種的遺骨。由於魏爾嘯(Virchow)對這種看法表示強烈反對,認為所見的原始特徵是一種病態或老年性的變化。因而這一具人骨在波恩州立博物館中放置了四十年之久。至本世紀初,施瓦爾伯(G.Sc-hwalbe)將魏爾嘯認為病態的特徵全部歸結為原始的人類特徵,即成為一個新的問題而被提出。在發現內安德特人前後,在歐洲各地還發現了具有同樣性狀特徵的人骨。即斯北人(Spy)(1886)、格拉比那人(Krapina)(1900—1905)、莫斯梯爾人 (Le M-oustier)(1908)、聖沙貝爾人(La Chapelle-aux-Salnts)(1908)等。這些同種的人骨均稱作為內安德特人。這些人骨顱容量為1300—1600毫升,顱高較低,眉弓發達,下頜顯著向前傾斜,除一部分外未形成頦部。具有舊石器中期文化。在埋葬上遺有較高精神生活的證據。內安德特人被認為生存於利資-維姆間冰期和維姆冰期的第一期。但從各地所發現的內安德特人中,可以見到,形態上並不是單一的,上述特徵各有強弱。
三個類群
魏敦瑞根據原始性的順序,依次將內安德特人分為三個類群:(1)羅得西亞群或第一群(包括羅得西亞人,梭羅人等)。(2)斯比群或第二群(包括斯比人,直布羅陀人,拉沙貝爾人等)。(3)埃林格斯多夫群或第三群(包括1914—1925年發現的埃林格斯多夫人、格拉比那人和1933年發現的斯坦英海姆人)。內安德特人長期被認為是一個獨立的種(Homo neanderthalensis)。而現在則與現代人同被列入智人(Homo saptens)種。還有一部分學者,僅將屬於歐洲維姆冰期的人稱作內安德特人,而給內安德特人下了嚴格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