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噬作用
- 外文名:endocytosis
- 概念:細胞膜的流動來圍取外界的物質
- 創始人:A.B.Novi-koff C.deDuve
但是,後來明確兩者無論在形態上,還是在生理上,均具有相同機理的現象。因此,A.B.Novi-koff(1961)和C.deDuve(1963)將吞噬作用和吞飲作用概括為內噬作用。靠內噬作用的吞食物質是由以下三個過程來完成的:(1)吸附來到細胞表面的物質;(2)吸附部位的細胞膜上出現突起或凹陷;(3)在第(2)過程中已變形的膜發生融合,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小泡[吞噬體(phegosome)或吸液小體]向細胞內游離。關於第(1)過程中細胞表面和物質的結合,在變形蟲中,結合的部位分布於整個細胞表面。與此相反,在骨髓紅芽細胞中,結合的部位只限定於特定的部位。另外,關於吸附後所發生的細胞膜的活動,據說與存在於細胞膜下邊的微絲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