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發熱・陰虛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yin deficiency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傷發熱・陰虛證
- 外文名:endogenous fever with yin deficiency syndrome
- 所屬學科:中醫藥學
- 公布時間:2010年
內傷發熱・陰虛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yin deficiency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
內傷發熱・陰虛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yin deficiency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陰精不足,虛火內生,以午後潮熱,或夜間發熱,不欲近衣,手足心熱,煩躁,少寐...
內傷發熱·陰虛證 內傷發熱·陰虛證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陰精不足,虛火內生,以午後潮熱,或夜間發熱,不欲近衣,手足心熱,煩躁,少寐多夢,盜汗,口乾咽燥,舌紅或有裂紋,苔少甚至無苔,脈細數等為常見症的內傷發熱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內傷發熱・氣虛證 內傷發熱・氣虛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qi deficiency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正氣虧虛,虛陽浮動,以低熱日久,勞累更甚,食少乏力,氣短懶言,舌淡,脈弱等為常見症的內傷發熱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第二版 ...
內傷發熱・陽虛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yang deficiency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陽氣不足,虛陽上浮,以發熱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溫,少氣懶言,頭暈嗜臥,腰膝酸軟,納少便溏,面色s白,舌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潤,脈沉細無力等為常見症的內傷發熱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
內傷發熱・肝氣鬱結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肝氣鬱結,郁久生熱,以低熱或潮熱,熱勢常隨情緒波動而起伏,抑鬱不歡,喜嘆息,或煩躁易怒,胸脅脹滿而痛,口苦咽乾,或納食不香,大便乾結,或婦女月經不調,經來腹痛,或兩乳脹痛,舌紅,苔黃...
內傷發熱・濕阻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damp retention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濕邪阻滯,以低熱,午後明顯,熱難速除,或身熱不揚,胸悶脘痞,身重而累,頭痛如裹,不欲飲食,渴而不飲,噁心嘔吐,大便不爽或稀薄,或見寒熱如瘧,口苦厭油,身目發黃,舌紅,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或濡...
內傷發熱・痰積證 內傷發熱・痰積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syndrome of phlegm accumulation)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痰積中脘,以發熱,胸膈痞塞,背心疼痛,苔白膩,脈弦滑等為常見症的內傷發熱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第二版
內傷發熱・傷酒證 內傷發熱・傷酒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alcoholism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術名詞。定義 飲酒過度或誤服藥酒,以身熱惡寒,戰慄,頭項痛,腰脊強,苔膩,兩手脈沉等為常見症的內傷發熱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第二版 ...
內傷發熱・血虛證 內傷發熱・血虛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blood deficiency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陰虧血虛,虛熱內生,以低熱,頭暈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寧,面白少華,唇甲色淡,舌淡,脈細弱等為常見症的內傷發熱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第二版 ...
內傷發熱・痰濕證 內傷發熱・痰濕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phlegm-damp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痰濕郁滯,郁而生熱,以午後熱甚,心內煩熱,胸悶脘痞,不思飲食,渴不欲飲,嘔惡,大便稀薄或黏滯不爽,苔白膩或黃膩,脈濡數等為常見症的內傷發熱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第二版 ...
內傷發熱・血瘀證(endogenous fever with blood stasis syndrome)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血瘀不通,瘀而生熱,以午後或夜晚發熱,或自覺身體某些部位發熱,口燥咽乾,但不多飲,肢體或軀幹有固定痛處或腫塊,面色萎黃或晦暗,舌青紫或有瘀點、瘀斑,脈弦或澀等為常見症的內傷發熱證候。出處 《中醫藥學...
2、陰虛與陽虛:陰虛與陽虛是人體臟腑陰陽虧損病變產生的證候。在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陰陽要維持相對的平衡,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一旦陰陽失去這種相對平衡,就會發生陰陽盛衰的變化,從而產生疾病。陰虛證的症狀為潮熱、盜汗、手足心熱、消瘦、口乾咽燥、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無力。
第三節 陰虛證 三汁飲 枳�湯 梨豆餅 玉竹燜鴨 川貝釀梨 銀耳羹 蟲草全鴨 白果圓子羹 七味鴨 燕窩湯 雪羹湯 玉竹心子 玫瑰花烤羊心 糖潰龍眼 棗仁粥 百合粥 燴全鹿 玫瑰棗糕 五寶茶湯 玄參燉豬肝 蛤蟆鮑魚 天麻魚頭 清腦羹 銀耳枸杞湯 補肝豬肝湯 羊肝羹 定風酒 薺羹 雙耳湯 補髓湯 補益海參 ...
26.內傷發熱 27.虛勞 28.癇證 29.中毒 30.痹證 31.腰痛 32.乳癖 33.脫疽 34.腸癰 35.崩漏 36.痛經 37.絕經前後諸證 38.盆腔炎 39.胎漏、胎動不安 40.產後發熱 41.不孕症 42.肺炎喘嗽 43.小兒泄瀉 44.水痘 45.痄腮(流行性腮腺炎)46.橈骨遠端骨折 47.頸椎病 48.腰椎間盤突出症 四、西醫臨床技能...
九、胃陰虛證,用藥尚宜輕靈甘涼 十、脾病多濕,利濕亦即所以健脾 十一、濕熱互結,陰陽寒熱矛盾交錯 十二、肝脾相關,治脾胃必須聯繫肝 十三、脾胃相合,脾與胃病相互兼治 十四、脾統四髒,治脾胃可以安五臟 十五、和諧思想,調和陰陽執和致平 十六、扶正固本,治病重視保護元氣 十七、心陽學說,治療心病重視心陽...
(2)陰虛證和陽虛證的臨床表現和證候分析。(3)亡陰證和亡陽證的臨床表現和證候分析。2.表里 (1)表證、里證、半表半里證的臨床表現和證候分析。(2)表里同病的類型和臨床表現。(3)表里出入的概念、臨床表現和臨床意義。3.寒熱 (1)寒證和熱證的臨床表現和證候分析。(2)寒熱轉化的臨床表現與病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