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靜修禪打通經脈》是氣象出版社2010年11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力。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每天半小時的靜坐,可消除大腦的疲勞、緊張,改善血液循環,對心、肝、脾肺、腎五臟均有益處。靜坐中少思、息念使人精神穩定而安寧,戒躁定靜而生慧對生活中的煩惱之處會產生冷靜的認識。這是有志於養生延年、明心開智的現代人放鬆身心、挑戰自我的閱讀典籍也是靜坐、修禪必讀入門著作。修禪能祛病養生,調解身心機能。
作者簡介
楊力,國學大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首席中醫養生專家,易經養生法開創者,中國中醫研究院研究生院《易經》,《黃帝內經》主講教授,教學近三十年,行醫四十年。楊力教授是著名中醫學家,著名易學家,中國醫易學創始人,作家,歷史文化學者,中國象數科學提出者,中醫疾病預測學創始人,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近十年來在全國健康巡講已逾千場,足跡遍及全國各地。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靜坐、禪修養生論
一、靜坐、禪修的功能
(一)何為靜坐、修禪
(二)靜坐、修禪的目的
(三)修禪的生理功效
(四)禪定治病的條件
(五)修禪治病的方法
二、佛家養生要義
三、禪定術概論
(一)修心術
(二)修身術
(三)居食醫藥術
四、煉心修性術
五、修禪的五種門徑
六、四禪四定
第二章 因是子靜坐法正編
自序
一、原理篇
(一)人類之根本
(二)全身之重心
(三)靜坐與生理的關係
(四)靜坐與心理的關係
(五)重心即身心一致根本
(六)靜字之真義
(七)靜坐中安定重心之現象
(八)形骸之我與精神之我
二、方法篇
(一)姿勢
(二)呼吸
(三)靜坐時腹內之震動
三、經驗篇
第三章 靜坐法問答選錄
(一)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本科四年級學生楊賢江
(二)南通省立第七中學繆金源
(三)北京大學學生計照
(四)武進省立第五中學學生戚允中
(五)廣東陸豐曾陸安
(六)武進省立五中學生戚允中
(七)會通學社學生翁涵伯
(八)學生陳登甲、王近信
(九)直隸長垣寧祥瑞
(十)北平高等師範學校數理部學生張緝
(十一)滕驥
(十二)廣東河南育材書社學生杜漸
(十三)北平高等師範學校答問錄
第四章 因是子靜坐法續編
自序
一、靜坐前後之調和功夫
(一)調飲食
(二)調睡眠
(三)調伏三毒
(四)調身
(五)調息
(六)調心
二、正修止觀功夫
(一)修止
(二)修觀
(三)止觀雙修
(四)隨時對境修止觀
(五)念佛止觀
三、善根發現
(一)息道善根發現
(二)不淨觀善根發現
(三)慈悲觀善根發現
(四)因緣觀善根發現
(五)念佛善根發現
四、覺知魔事
五、治病
(一)察知病源
(二)對治疾病
六、證果
第五章 因是子靜坐衛生實驗談
一、緒言
二、靜坐的原理
(一)靜字的意思
(二)身心的矛盾
三、靜坐與生理的關係
(一)神經
(二)血液
(三)呼吸
(四)新陳代謝
四、靜坐的方法
(一)調飲食
(二)調睡眠
(三)調身
(四)調息
(五)調心
五、止觀法門
六、六妙法門
七、我的經驗
(一)少年時代
(二)中年時代
(三)修習東密
(四)生理上的大變化
八、晚年時代
(一)修學藏密開頂法
(二)修習藏密的大手印
九、結語
第六章 因是子靜坐法提要
一、生命與呼吸
二、疾病的來源
三、疾病的預防
四、靜坐的方法
(一)身體的姿勢
(二)精神的集中
五、呼吸的練習
六、治病與防病的功效
七、動與靜應兼修
八、結尾語
附錄一年又半的靜坐經驗
第七章 靜坐法補遺
一、靜坐前的運動
二、起坐前的全身按摩——坐式八段錦
三、起坐後的運動——床下舒節功
(一)上肢功
(二)軀幹功
(三)下肢功
四、打坐的注意事項
五、正統的禪坐方法
六、打坐的反應
七、坐禪的用具
第八章 小止觀
一、小止觀序
二、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一)具緣第
(二)訶欲第二
(三)棄蓋第三
(四)調和第四
(五)方便行第五
(六)正修行第六
(七)善根發第七
(八)覺知魔事第八
(九)治病第九
(十)證果第十
三、始終心要
四、止觀坐禪法要記
五、天台止觀統例
第九章 六妙法門
一、六妙法門修習方法簡述
(一)第一門及其修習方法
(二)第二門及其修習方法
(三)第三門及其修習方法
(四)第四門及其修習方法
(五)第五門及其修習方法
(六)第六門及其修習方法
二、六妙法門原文
釋第一歷別對諸禪定明六妙門
次釋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門
次釋第三隨便宜六妙門
次釋第四對治六妙門
次釋第五相攝六妙門
次釋第六通別六妙門
次釋第七旋轉六妙門
次釋第八觀心六妙門
次釋第九圓觀六妙門
次釋第十證相六妙門
第十章 靜坐、修禪釋疑
一、月溪禪師答禪錄
二、海空上師答禪定
第十一章 人體經絡運行
一、經絡系統的組成
二、經絡循行(流注)
(一)奇經八脈的循行順序
(二)十二經脈的循行順序
三、小周天循行
四、疏通任督法
五、大周天簡介
附錄:修禪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