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耳一支箭

兔耳一支箭

兔耳一支箭(學名:Gerbera piloselloides (L.) Cass.)是菊科、非洲菊屬植物。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狀莖短,粗直或曲膝狀,為殘存的葉柄所圍裹,具較粗的鬚根。葉基生,蓮座狀,葉片乾時上面變黑色,紙質,倒卵形、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頭狀花序單生於花葶之頂,於花期直徑達2.5-4厘米;總苞盤狀,開展。瘦果紡錘形,具6縱棱,被白色細剛毛,長4.5-6.5毫米。冠毛橙紅色或淡褐色,微粗糙,宿存,長約11毫米,基部聯合成環。花期2-5月及8-12月。

分布於中國、日本、尼泊爾、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印度尼西亞以及非洲。在中國分布於西藏、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區。生於林緣、草叢中或曠野荒地上。

全草藥用,有清火消炎等功效。治感冒、久熱不退、產後虛煩及急性結膜炎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兔耳一支箭
  • 拉丁學名:Gerbera piloselloides (L.) Cass.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菊目
  • 菊科
  • 非洲菊屬
  • :兔耳一支箭
  • 命名者及年代:(L.) Cass.,1820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育植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被毛草本。根狀莖短,粗直或曲膝狀,為殘存的葉柄所圍裹,具較粗的鬚根。葉基生,蓮座狀,葉片乾時上面變黑色,紙質,倒卵形、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稀有卵形,長6-16厘米,寬2.5-5.5厘米,頂端圓,基部漸狹或鈍,全緣,上面被疏粗毛,老時脫毛,下面密被白色蛛絲狀綿毛,邊緣有灰銹色睫毛;中脈在下面粗壯,並顯著凸起,側脈6-8對,極纖細,基部與中脈平行下延至下一側脈基部匯合,網脈不明顯;葉柄長短不等,長1-7.5厘米,被綿毛。花葶單生或有時數個叢生,通常長15-30厘米,有時可達45厘米,頂端棒狀增粗,無苞葉,或罕有具1枚鑽形苞葉者,密被毛,毛愈向頂部愈密,下部的呈灰白色,中部的淡銹色,上部的黃褐色。
頭狀花序單生於花葶之頂,於花期直徑達2.5-4厘米;總苞盤狀,開展,長於冠毛而略短於舌狀花冠;總苞片2層,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外層的短而狹,長8-11毫米,寬0.7-1毫米,內層長14-18毫米,寬1-1.5毫米,背面除乾膜質的邊緣外,被銹色絨毛;花托裸露,蜂窩狀,直徑約6毫米;外圍雌花2層,外層花冠舌狀,長16-18毫米,舌片上面白色,背面微紅色,倒披針形或匙狀長圓形,長為花冠管數倍,頂端有不明顯的3細齒,檐部內2裂絲狀,捲曲,長2-3毫米,退化雄蕊絲狀或毛狀,隱藏於花冠管中;內層雌花花冠管狀二唇形,長10-12毫米,外唇大,頂端具3細齒,內唇短,2深裂,退化雄蕊長圓形,基部有不明顯的短尾,頂端具鉤。中央兩性花多數,花冠長約12毫米,冠檐擴大呈2唇狀,外唇3裂,內唇2深裂,裂片長2-2.5毫米;花葯長約4.5毫米,頂端截平,基部的尾長約1毫米;花柱分枝略扁,頂端鈍,長約1毫米。瘦果紡錘形,具6縱棱,被白色細剛毛,長4.5-6.5毫米,頂端具長7-8毫米、無毛的嚎。冠毛橙紅色或淡褐色,微粗糙,宿存,長約11毫米,基部聯合成環。花期2-5月及8-12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安哥拉、印度(阿薩姆邦)、喀麥隆、南非(開普省、自由州省、夸祖魯-納塔爾省)、中非共和國、中國、剛果、東喜馬拉雅山、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肯亞、寮國、賴索托、小巽他群島、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緬甸、尼泊爾、索馬里、蘇丹、史瓦濟蘭、泰國、多哥、越南、葉門、尚比亞、辛巴威。。在中國分布於西藏、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湖北、江西、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區。生於林緣、草叢中或曠野荒地上。喜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環境,一般土壤均可生長。
兔耳一支箭
兔耳一支箭分布圖

育植技術

用種子繁殖。3-4月播種,開1.3 米寬的畦,按行、株距各約26 厘米開穴,深約6 厘米,施人畜糞水後.混到草木灰里,勻撒穴里,蓋草木灰至不見種子。播種後,天旱要澆水,播種當年中耕除草、追肥4次。第1次苗高3-4 厘米時,追施清淡人畜糞水提苗;第2次在苗高10-13 厘米時進行,並勻苗、補苗,每穴留苗4-5根;第3次在7-8月;第4次在10-11月。

病蟲防治

蟲害有蛞蝓、蝸牛和蚜蟲,可在早晨撒鮮石灰粉防治。

主要價值

全草藥用,有清火消炎等功效。治感冒、久熱不退、產後虛煩及急性結膜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