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茶

兒茶

兒茶,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兒茶Acacia catechu (L.f.)Willci.的去皮枝、乾的乾燥煎膏。冬季採收枝、乾,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乾燥。分布於雲南南部地區,海南有栽培。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的功效。用於跌扑傷痛,外傷出血,吐血衄血,瘡瘍不斂,濕疹、濕瘡,肺熱咳嗽。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兒茶
  • 別稱:兒茶膏、孩兒茶、烏爹泥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豆目
  • :豆科
  • :金合歡屬
  • :兒茶樹
  • 分布區域:分布於雲南南部地區,海南有栽培
  • 採收時間:冬季採收
  • 用量:1~3g
  • 毒性:無毒
  • 貯藏:置乾燥處,防潮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生理特性,生長環境,鑑別,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植物的去皮枝、乾的乾燥煎膏。

性味

苦、澀,微寒。

歸經

歸肺、心經。

功效

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濕斂瘡,清肺化痰。

主治

用於跌扑傷痛,外傷出血,吐血衄血,瘡瘍不斂,濕疹、濕瘡,肺熱咳嗽。

相關配伍

1、心腹痛:用黃鼠心、肝、肺一具,陰乾,瓦焙為末,入乳香、沒藥、孩兒茶、血竭末各三分。每服一錢,燒酒調下,立止。(《海上仙方》)
2、下部疳瘡:橄欖燒存性,研末,油調敷之。或加孩兒茶等分。(《乾坤生意》)
3、鼻淵流水:孩兒茶末,吹之,良。(《本草權度》)

用法用量

1~3g,包煎;多入丸散服。外用適量

炮製

採集加工
冬季採收枝、乾,除去外皮,砍成大塊,加水煎煮,濃縮,乾燥。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用時打碎。

生理特性

落葉喬木,高6~13米。小枝細,有棘刺。葉為偶數二回羽狀複葉,互生。總狀花序腋生,花黃色或白色。樹皮棕色或灰棕色,常呈條狀薄片開裂,不脫落。莢果扁而薄,紫褐色,有光澤,有種子7~8枚。花期8~9月,果熟期2~3月。

生長環境

分布於雲南南部地區,海南有栽培。

鑑別

藥材性狀:本品呈方形或不規則塊狀,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澤。質硬,易碎,斷面不整齊,具光澤,有細孔,遇潮有黏性。氣微,味澀、苦,略回甜。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清上膈熱,化痰生津。塗金瘡、一切諸瘡,生肌定痛,止血收濕。
2、《本經逢原》:孩兒茶,一名烏爹泥,性澀收斂,止血收濕,為金瘡止痛生肌之要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