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纜船並敘

《兒纜船並敘》是清代文學家譚嗣同所作的一首歌謠體詩。此詩描寫了拉縴的兒童艱難困苦的勞動狀況和捨己救人的高貴品質,是對純樸的勞動人民的一曲頌歌。這首歌謠體詩,語言淺近生動,句式靈活多變,琅琅上口,易於記誦。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兒纜船並敘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歌謠體詩
  • 作者:譚嗣同
  • 作品出處:《譚嗣同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兒纜船並敘1
友人泛舟衡陽2,遏風,舟瀕覆3。船上兒甫十齡4,曳舟入港5,風引舟退6,連曳兒仆7,兒啼號不釋纜,卒曳入港8,兒兩掌骨見焉。
北風蓬蓬9,大浪雷吼,小兒曳纜逆風走10
惶惶船中人11,生死在兒手。
纜倒曳兒兒屢仆,持纜愈力纜縻肉12,兒肉附纜去13,兒掌惟見骨。
掌見骨,兒莫哭,兒掌有白骨,江心無白骨。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兒纜船:兒童用纜拉船,指拉縴。纜,大繩,這裡作用動詞。
2.泛舟:乘船。泛,漂浮。衡陽:今湖南省衡陽市。
3.舟瀕覆:快要翻船了。瀕,將,接近。覆,翻。
4.甫十齡:才十歲。甫,才,剛。
5.曳(yè):扯,拉。
6.引:拉,牽。這裡指“刮”。
7.仆:跌倒,趴下。
8.卒:終於。
9.蓬蓬:形容風聲大。
10.逆風:頂風,迎風。
11.惶惶:恐懼不安的樣子。
12.“持纜”句:是說小孩兒更加用力地抓住纜繩,繩子絞爛了他的手掌。縻(mí),絞爛。
13.“兒肉”句:是說手掌的肉粘附在繩子上。

白話譯文

我的一個朋友在衡陽坐船,遇到大風,船快要覆沒。船家的兒童剛剛十歲,不得不拉縴使船進入港內,風大吹船往後退,兒童拉縴多次跌倒,哭叫著也不放鬆縴繩,終於把船拉進港內,而那個兒童的兩個手掌都磨得見了白骨。
狂烈的北風吹亂了一切,大浪濤聲猶如雷吼,幼小的船夫拉縴在逆風中艱難地行走。
船上的人一個個嚇得驚惶失措,生死都掌握在小船夫手中。
縴繩倒曳船兒多次跌倒,拉縴越用力縴繩就越勒肉,縴繩掠走拉縴兒手心肉,手掌只留下骨頭。
掌心露白骨,船兒啊!你莫要哭,雖然你的手掌露白骨,可全船的乘客卻得救。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清光緒十四年(1988年)。作者送友人在衡陽乘船,遇上颳大風。風力很大,船幾乎要被刮翻。船家一位剛剛十歲的少年,為了乘客的安全,頂風奮力牽引船隻人港。風颳得船隻連連後退,使少年數次跌倒,但他仍不鬆開手中的船纜。當少年將船拉入港後,雙手上的掌肉被纜繩勒掉,掌骨都現了出來。作者有感於此,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刻畫了一位船家少年的英雄形象,亦體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艱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詩的開始,就使讀者進入一個險象橫生的危急場景:“北風蓬蓬, 大浪雷吼,小兒曳纜逆風走。”北風呼呼作響;江浪洶湧,有如雷聲轟然怒吼。在風浪之中,一位船家少年正奮力拚搏。這位船家少年,據詩敘所說,方才十歲。風疾浪險,船隻快要傾覆,如此危急的情況,偏要這位少年來獨當一面;死生一線,乘客惶惶不安,如此重大的責任,卻靠這位少年來力挽狂瀾。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不由得作者不驚呼:“惶惶船中人,生死在兒手!”惶惶二字,可以想見乘客們是何等的驚慌失措。
緊接著,作者筆鋒一轉,描寫了少年怎樣排憂解難。雖然“纜倒曳兒兒屢仆”,即是“風引舟退”,倒退的船纜一再將少年拉倒在地,但這位少年卻“持纜愈力”,以至於“纜糜肉”。因用力持握船纜而掌肉被纜繩勒爛。不僅雙掌被勒爛,而且掌肉還被後退的纜繩磨去,掌上顯露出白骨。肉體上超出常人所能忍受的巨大疼痛,並不使這位少年的鬥志稍懈。他啼號著,決不鬆開手中的纜繩。正是他奮不顧身的努力,終於把船隻安全地拖入港內,滿船乘客得以脫離險境。
詩的結尾,作者沒有就滿船乘客劫後餘生的欣喜加以描述,而是著墨於對這位勇於犧牲的船家少年的勉慰和旌揚。作者寫道:“掌見骨,兒莫哭;兒掌有白骨;江心無白骨!”掌肉脫去而白骨顯現,如此巨大的痛楚,沒有人不哭的,然而以一己之苦,換得滿船乘客的性命,值得。詩末二句,雖是對少年的旌揚,亦是作者世界觀的體現。梁啓超在《譚嗣同傳》中寫道:“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數輩勸君東遊,君不聽。再四強之,君曰:‘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於難。”作者這種不為瓦全,甘願以熱血喚起民眾的志節,是力行“江心無白骨”之已說;慷慨義烈之氣,足以彪炳千古。
就該詩的藝術特點而言,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句子參差錯落,不拘一格,形式非常自由。二是措辭上保持了口語的真面目,給人以真實質樸感。三是敘事性強,通過具體事件的描述來抒發感情。有此三點,使該詩讀來如同漢之樂府詩,從中能得到享受和啟迪。
綜合全詩,雖語言平實無華,卻體現了一種崇高的民族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堅忍不拔、勇於獻身的優良傳統。這也就是作者寫此詩的目的所在。

名家點評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吳慶峰《歷代敘事詩賞析》:這首詩雖然短,但敘述得法,形象生動,深刻感人。作者以虛筆寫“船中人”,以實筆寫小兒,兩相映襯,重點突出。這種安排是頗具匠心的。

作者簡介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