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金牌作家書系:白殼艇

兒童文學金牌作家書系:白殼艇

《金牌作家書系:白殼艇》為“兒童文學金牌作家書系”中的一本。《金牌作家書系:白殼艇》講述了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一座為城市提供飲用水的自來水廠,一家在當年侵華日軍炮樓廢墟上辦起來的化工廠還有生活在這裡的一群孩子,以及肩負著神聖使命的白殼艇和辮子姐姐,共同在龍河畔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兒童文學金牌作家書系:白殼艇
  • 出版社: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
  • 頁數:199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 作者:李有乾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80389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金牌作家書系:白殼艇》作者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老師;他是《兒童文學》第六屆擂台賽金獎得主;他是第22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大獎獲得者。他就是李有乾。他,潛心兒童文學創作50年,在80歲之際,創作了又一部貼近當下實際的力作。悠悠一河水,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

作者簡介

李有乾,1931年12月出生,江蘇建湖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1951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作品有成人短篇小說集《人民代表》《新媳婦》《秋夜》,兒童文學長篇小說《暴風雨過後》《大蘆盪》、中篇小說《無尾貓》《綁架》《石碑》、短篇小說集《漂流》等,作品多次獲獎。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大撤離
第二章 女兒溝
第三章 黑天鵝
第四章 白殼艇
第五章 隔離帶
第六章 辮子姐
第七章 垃圾山
第八章 虎頭鯨

序言

李有乾先生是我的老師。我始終在心中認定,我的今天與他在昨天所給予的扶持密切相關。三十多年前,當我在偏僻的農村走投無路時,是他將我引向了文學世界——一個越來越廣闊、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濕潤的世界。他給予我的也許超越文學方面。他的性格、作風,甚至生活上的習慣與嗜好,都在那段與他密切相處的歲月里,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在我的歷史裡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書寫者。對他,我將永遠心存感激。、
今天,輪到我來為他的作品寫序,心中不免有些惶然,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一拖再拖,拖了好幾個月,才終於坐到桌前。這原因大概在我對他以及他的作品太熟悉了——熟悉到將印象全都磨平了。
他對文學的執著,是我在文學界所認識的的師長及友人中,無一個能相比的。二十多年前,鹽城還是一個窮地方。那時他在縣文化館工作,任務是輔導業餘作者。我的記憶中,他一年的大部分時光,都在路上、在鄉下。他個頭很高(年輕時是出色的籃球運動員),肩略斜,提—只包,一身乾淨地走在通往各個鄉鎮的公路上、小河邊、田埂上。儘管他每到一處,地方上的幹部以及我們這些翹首以盼的業餘作者都盡一切可能招待他,但限於當時的物質匱乏,他仍然是非常吃苦的。寒冷的冬天,手凍得無法提筆,而那些業餘作者又急切地想早一點看到被他改過的稿子,他就全靠不停地喝開水來取暖。他一天能喝掉三四暖壺開水。至今我的記憶里仍然保存著一個形象——雙手抱住茶杯的形象。炎熱的夏天,鄉下的蚊子多得用手幾乎推不開,真是蚊聲如雷,他就鑽在蚊帳里為那些將文學之路幾乎看成是生死之路的業餘作者看稿、改稿。後來,我到北京大學讀書了,他仍然一年四季往鄉下跑。再後來,這樣的輔導就不進行了,但他本人的創作卻一直堅持著。他曾是文學講習所的學員,那時侯,進文學講習所的人,在文學上沒有兩下子是不可能進的。他很早以前就決定下來,將自己一輩子交給文學。他不想也不可能改變初衷。這些年,他在蘇北鹽城就這樣孜孜不倦地寫著。每每看到他發表出來的新作品,心中總有一種感嘆:真是不容易。在中國,一個作家想維持他的創作,似乎都得住到大城市裡來,至少是住在省城。這自然也有一定的道理,偏遠處容易閉塞,缺乏與外界溝通的條件,一會影響創作本身的發展,二是不容易發表作品。他很踏實地住在那座四面都是水的小城,通過報刊和各種訊息的渠道,儘量感知世界,感知審美風尚的變化,然後毫不保守地調整著自己,尋找自己的位置。我每次回鹽城,他都要求我在他那裡待一些時間,他不放過任何一次可能給他帶來新信息的機會。他憑自己豐富的經驗、敏銳的感知能力以及永不疲憊的心靈及身體,與世界,與文學,與美學的潮流保持著一種青春而又結實的關係。就是在那樣—座講究實際的、缺少足夠丈化氣氛的、又缺乏文學群體的小城,他幾十年來源源不斷地發表著他喜歡我也喜歡的作品。這是_個奇蹟。我不知道在中國,像這種情況之下還能維繫創作並—直保持在一定水平的作家到底還有幾個?或許是因為除了文學他就什麼也沒有了的緣故吧,在我的感覺中,文學已成了他的必需。他所做的一切的一切,都跟文學有關,他的思維的終點,總歸是文學。文學給他帶來了那個地方上的人所沒有的心境,給他帶來了年輕(別人對他年齡的估計一般情況下都要低估十五歲左右),給單調無味的小城生活帶來了一種不可窮盡的豐富。他是那個地方上最富有、最有情調的人之一。
他的創作,順從了他的天性與經驗,而不是四面八方泛濫成災的理性。他也缺乏與理性耳鬢廝磨、水乳交融的條件。他選擇了樸實一樸實地看待文學,樸實地侍奉文字。他揚長避短,從不去搞文學上的花樣,也從不在作品中玩味一個不知來自何方的形而上的、玄而又玄的主題。他要將自己的作品寫得自然,就像生活。他在他的經驗世界裡挑選那些可以進入文學作品的人物、事件、故事與語言。他深知,他最大的財富在於自己的經驗。他向我無數次地透露他這_二輩子是不可能寫完他這·輩子的。這一點我深信。在我們相處的日子裡,他能通宵達旦地向我講他所經歷的一切,他有多得不計其數的故事,這些故事是一打你都無法編出來的故事。這些年來,他就是靠這些故事支持著他的小說、他的精神殿堂。我也無數次地借用了他的故事——他因為太多,丟棄了許多。他的小說,與時下那些完全靠語言堆砌,完全靠寫感覺的小說不是一路。他的小說l可以讀,可以被複述。因為這些小說是靠故事而得以寫成的。這裡面沒有多少泡沫,沒有多少空隙,只有實實在在的故事,這些故事裡又有實實在在的人,實實在在的主題。他有時可能在經驗面前無法進行超越,但放棄超越對他來說也是明智的。他不是怪人、怪才,又沒有那么形而上的人文氛圍,也沒有人能經常和他談論一些比較尖端比較抽象的話題,他無法,無法與那個所謂的終極世界相遇。他活在他的經驗世界中自得其樂。殊不知,停留與超越都是需要的。世界上的小說家,都像卡夫卡那樣去寫“城堡”、“地洞”、變形的蟲,也是可怕的。
他是一個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家。他不是一個走南闖北的作家。他儘量了解外面的世界,但對外面的世界並不特別感興趣——一或者說,他無法走入這個外面的世界。他對外面的世界的解讀雖然有深刻之處,但畢竟這種解讀對他來說不是他的所長。他索性就不解讀,管他呢。他的腳底下有一塊奇特的土地,這塊土地上活著一群奇特的人,這些人中間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一些奇特的故事。他面對這份獨特的創作資源,再也無暇顧及外面的世界。風車、蘆葦、油菜花、海灘、帆船以及蘇北大平原上的一切物象,對他而言,都有說不盡的魅力。他的審美世界就在這裡。他的文字像無數的風箏,飄得再高再遠,也飄不出他的視野。從他一出道那天開始,他的視野就沒有挪移開去。他的作品的價值也許就在這裡——它們向我們靜靜地呈示了一塊土地。奇妙的是,這些只是一方土地的人與故事,卻一樣反映著人類共有的興趣。世界上的作家有寫天下的,有寫一隅熟土的。這兩者之間其實難分高低。這就好比兩個人走路i一個人走路愛仰著脖子朝天上看,一個人走路愛低著頭朝地上看。兩個人走路方式不一樣,但你不能說一個走得有理,而另一個走得無理。李有乾先生沉浸在這份地方特色之中,塗抹著一幅一幅使夕隊感到新鮮的畫面。
他的幾乎所有文字,所做的都是感情上的文章。二十多年前,他曾以無數的感情故事打動過我。而至今,他一直還在做這個文章。他或許不是一個思想上的強者,但他卻是_個感情豐滿的人。他的世界,就是_個感情世界。父與子、男與女、老人與小孩,甚至於人與動物之間,都是一個感情的關係。他將情看得高於一切,看成世界上的最美的東西——大美。寫到情,一切好像皆隨之有情。寫到情,他人為之而心動,為之而淨化。他一般不在他的作品中去挖掘思想深度。他一進入一部作品的構思,就被“感情”一詞拖曳而去。他無法拒絕它。他對感情的重視,也許並非來自他對文學職能的理解,但,確實切合了文學的功能。從根本上講,文學從一開始,並不是滿足人的理智需要的,而是滿足人的情感需要的。人們之所以親近文學,是因為人們在現實世界中出現了感情上的饑荒。文學溫暖著我們,撫慰著我們,並在情感方面提升著我們。我們對文學的感激,首先大概在於它在我們處於孤獨之時,給了我們溫馨而柔和的細語,在我們處於痛苦之時,給了我們快樂,在我們處於沉重之時,給了我們輕鬆。李有乾先生所寫的感情,既是我們一般人的感情,又是一些特殊的感情——鄉情。這種感情以淳樸、厚重為特色,表達方式直率而不乏單純。他對這種鄉情深有體會,因此才將心思用在這種感情的表達上。這種情感,也許是我們這些現代人、城裡人所不且備的——現代人、城裡人已喪失了這種感情,也喪失了這種表達方式,但,它卻是我們所嚮往的。它能夠淨化我們。
李有乾先生生活在一個水網世界。這裡溝河縱橫,滿眼是水。他喜愛這個世界,一落筆,每每都要寫到水。水的濕潤,水的柔和,水的靈性,水的萬種風情,他都喜歡。他筆下的人物與故事,往往都與水有關。水使他的文字避開了現代文學的枯澀與憔悴。我能想見,當他動筆時,他的眼前總要出現一望無際的蘆葦盪和彎彎曲曲的小河,他的耳畔總能聽到淙淙水聲,他的鼻子甚至能聞到了水與水邊、水中植物混雜在一起的、水鄉所特有的氣味。水不僅是風景,甚至是那些人物的靈魂、心態與生存方式。他的小說是由水做成的。
我將永遠祝福他和他的文字。
2011年10月乾北京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