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品格的由來:社會性與人格發展

兒童品格的由來:社會性與人格發展

《兒童品格的由來:社會性與人格發展》是2021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品格的由來:社會性與人格發展
  • 作者:[美]戴維·謝弗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ISBN:978711556716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

內容簡介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作為發展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近幾十年來湧現出大量的實證研究,形成了若干重要的新理論。作為一門內容如此寬泛的學科,它涉及兒童的情緒、依戀、自我、同一性、性別角色、道德和社會化等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及其影響源。這些主題都隸屬於具有核心意義的個體心理特徵範疇。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一書第5版的中譯名為《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為了使“社會性與人格”這一專業領域更通俗易懂,我們將第6版命名為《兒童品格的由來:社會性與人格發展》。
本書旨在向讀者介紹這門學科當前的全貌,反映該領域大量重要的研究、影響廣泛的理論和實踐。全書分為三大編和一個結語章:編(第1~3章)講述了本學科的取向和研究工具;第二編(第4~10章)聚焦於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產品”或結果,包括個體的情緒、親密關係、自我、性別類型化和性別角色、道德等方面的發展;第三編(第11~13章)探索了個體發展的“生態”環境和背景,即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家庭和家庭之外的四種重要因素:電視、電腦、學校和同伴群體;後,一個簡短的結語(第14章)提醒讀者有關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更大願景,即該學科的核心主題和過程。

作者簡介

戴維•謝弗(David R. Shaffer),美國喬治亞大學的心理學榮譽教授,喬治亞大學本科課程前教導主任,畢生發展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課程前主任,曾給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授畢生發展心理學課程35年。他發表的許多研究論文涉及諸如利他、態度與說服、道德發展、性別角色與社交行為、自我表露、社會心理學與法律等主題。他也曾擔任《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人格與社會學學報》和《人格》雜誌的副主編。1990年,謝弗博士獲得了Josiah Meigs傑出教學獎,這是喬治亞大學的最高教學榮譽。

目錄

詳細目錄
序言 xvii
第1章 概論 1
普適父母機—— 一項思想實驗 3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歷史觀 7
關於人的發展的問題和爭論 12
研究方法 18
查明關係:相關設計和實驗設計 26
發展研究設計 33
跨文化比較 39
附言:做發展研究的明智受益者 41
本章要點 43
第2章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經典理論 45
精神分析理論 46
行為主義(或社會學習)理論 54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觀 63
本章要點 80
第3章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新近理論 83
現代進化論 84
行為遺傳學:個體差異的生物基礎 91
生態系統論:一種現代環境論觀點 107
現代認知理論 111
理論與世界觀 119
本章要點 123
第4章 情緒發展與氣質 125
情緒和情緒發展概述 126
單一情緒的出現和發展 129
識別和理解他人情緒 139
學會調節情緒 145
情緒能力、社交能力和個人適應 152
氣質與發展 154
本章要點 162
第5章 依戀 165
什麼是情感依戀 167
嬰兒怎樣形成依戀 170
依戀安全性的個體差異 177
影響依戀安全性的因素 182
兒童對父親的依戀 188
依戀與後期發展 192
無依戀的嬰兒 197
母親就業、日托與早期情緒發展 201
本章要點 207
第6章 自我、同一性與社會認知 209
自我概念的發展 211
自尊:自我的評價成分 226
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同一性的建立 237
社會認知的另一面:了解他人 244
本章要點 257
第7章 成就 259
成就動機的概念 261
對個體成就的早期反應:從掌握到自我評價 264
成就動機理論與成就行為 265
文化和亞文化對成就的影響 280
家庭和家庭成員對成就的影響 288
章要點 298
第8章 性別差異和性別角色發展 301
分類男性和女性:性別角色標準 303
事實與虛構:性別差異 305
性別類型化的發展趨勢 315
性別類型化與性別角色發展理論 324
心理上的雌雄同體:21世紀的一種趨勢? 342
性慾望和性行為 347
本章要點 357
第9章 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 359
什麼是攻擊性 360
攻擊性的理論 363
攻擊性的發展趨勢 374
攻擊性的性別差異 383
生物因素對攻擊性的影響 386
文化和亞文化對攻擊性的影響 389
家庭對攻擊性的影響 391
控制攻擊性和反社會行為的方法 401
本章要點 405
第10章 利他與道德發展 409
什麼是利他和親社會行為 411
利他性和親社會性發展的理論 412
利他性的發展趨勢 417
認知和情感因素對利他性的影響 420
文化和社會因素對利他性的影響 427
什麼是道德 432
精神分析理論的道德發展觀 434
認知發展理論:兒童是道德哲學家 437
道德是社會學習(和社會信息加工)的產物 456
什麼人會培養出道德成熟的兒童 460
本章要點 465
第11章 家庭 469
什麼是家庭 471
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的教養社會化 477
同胞與同胞關係的影響 493
家庭生活的多樣性 499
家庭教養的失敗:虐待兒童問題 513
對家庭的反思 521
本章要點 522
第12章 家庭之外的影響(Ⅰ):電視、電腦和學校教育 525
早期視窗:電視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影響 526
電腦時代的兒童發展 542
學校是社會化的影響源 549
兒童教育效果的跨文化比較 565
本章要點 571
第13章 家庭之外的影響(Ⅱ):同伴對社會化的影響 573
同伴的概念和作用 575
同伴社交性的發展 579
同伴接納與受歡迎程度 593
兒童及其朋友 608
父母和同伴是影響源 616
本章要點 621
第14章 結語 625
社會性與人格發展的主要問題 626
人的發展的整體性 626
人是自身發展的積極貢獻者 627
發展的連續性和非連續性 627
人的發展有很大的可塑性 628
天性和教養之分是偽二分法 629
正常發展和異常發展都很重要 630
發展的文化和歷史背景 630
從多個角度看發展 632
教養方式(和成人指導)的重要性 632
多種社會力量共同塑造發展 635
來路已長,前路漫漫 635
專業術語表 638
參考文獻 65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