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不識字,耕稼鄭公莊

成語曲故,典源,釋義,謂喻,

成語曲故

兒童不識字,耕稼鄭公莊

典源

南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張芸叟過魏文貞公舊宅,居者猶魏氏也。為賦詩云:‘破屋居人少,柴門春草長。兒童不識字,耕稼鄭(一作魏)公莊。”

釋義

該詩是說唐代政治家魏徵故園破敗,後人窮困潦倒。魏徵,字玄成,唐巨鹿曲成(今河北館陶縣)人。

謂喻

“兒童不識字,耕稼鄭莊公”,比喻賢人的後代窮困潦倒。清·王士楨《漁洋詩話》:“兒童不識字,耕稼魏公莊,古今同慨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