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心臟病學》總計24章,內容包括心血管系統的基本理論、病史與體格檢查、輔助檢查方法以及小兒心血管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病、心肌炎、感染性心內膜炎、心包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川崎病、心律失常、兒童高血壓、高脂血症、肺動脈高壓、直立不耐受與兒童暈厥、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肺復甦等)的病理學、發病機制、診斷、治療等。此外,《兒科心臟病學》還介紹了胎兒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小兒心臟移植等前沿技術。內容全面、系統,注重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基本介紹
- 書名:兒科心臟病學
- 作者:杜軍保
- 出版社: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 頁數:644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 外文名:Pediatric Cardiology
- 類型:醫學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5904769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節 心臟血管解剖
第二節 循環生理
第三節 心血管胚胎髮育
第四節 胎兒循環和出生後循環調整
第二章 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病史與體格檢查
第一節 病史及常見症狀
第二節 體格檢查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的輔助檢查方法
第一節 心電圖學
第二節 動態心電圖監測
第三節 胸部X線檢查
第四節 超聲心動圖
第五節 心臟多排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
第六節 心臟核素檢查
第七節 心導管術和心血管造影
第八節 動態血壓監測
第九節 直立傾斜試驗
第十節 運動負荷試驗
第四章 先天性心臟病
第一節 先天性心臟病總論
第二節 室間隔缺損
第三節 房間隔缺損
第四節 動脈導管未閉
第五節 房室間隔缺損
第六節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
第七節 法洛四聯症
第八節 完全性大動脈轉位
第九節 肺靜脈畸形引流
第十節 右心室雙出口
第十一節 心臟瓣膜畸形
第十二節 肺動脈瓣閉鎖
第十三節 三尖瓣下移畸形
第十四節 單心室
第十五節 永存動脈乾
第十六節 肺動脈狹窄
第十七節 主動脈狹窄
第十八節 主動脈縮窄
第十九節 主動脈弓離斷
第二十節 左心發育不良綜合徵
第二十一節 冠狀動脈畸形
第二十二節 心臟異位
第二十三節 血管環
第二十四節 動靜脈瘺
第二十五節 先天性心臟病介人性治療
第二十六節 先天性心臟病術後監護及治療
第五章 心肌病
第一節 心肌病定義和分類
第二節 擴張型心肌病
第三節 肥厚型心肌病
第四節 限制型心肌病
第五節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第六節 心肌緻密化不全
第七節 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
第八節 遺傳性代謝疾病與心肌病
第九節 肌營養不良與心肌病
第十節 藥物性心肌病
第六章 病毒性心肌炎
第七章 感染性心內膜炎
第八章 心包疾病
第一節 心包炎
第二節 心包積液及心臟壓塞
第三節 心包腫瘤
第四節 先天性心包缺如
第九章 風濕熱和風濕性心臟病
第十章 川崎病和心血管系統合併症
第十一章 心律失常
第一節 心律失常的發生機制
第二節 心臟電生理檢查
第三節 食管心房調搏
第四節 竇性心動過速
第五節 期前收縮和逸搏
第六節 室上性心動過速
第七節 室性心動過速
第八節 撲動與顫動
第九節 心臟傳導阻滯
第十節 竇房結功能障礙
第十一節 預激綜合徵
第十二節 長QT間期綜合徵
第十三節 Brugada綜合徵
第十四節 先天性心臟病術後心律失常
第十五節 新生兒心律失常
第十六節 心律失常的藥物治療
第十七節 射頻導管消融治療
第十八節 電復律治療
第十九節 心臟起搏器治療
第十二章 高血壓
第十三章 高脂血症
[附]: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第十四章 肺動脈高壓
第十五章 直立不耐受和兒童暈厥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血管迷走性暈厥
第三節 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徵
第四節 兒童直立性低血壓
第五節 其他導致兒童暈厥的病因概述
第十六章 心力衰竭
第十七章 心源性休克
第十八章 心臟性猝死
第十九章 心肺復甦
第二十章 心臟腫瘤
第一節 原發性心臟良性腫瘤
第二節 原發性心臟惡性腫瘤
第三節 轉移性心臟腫瘤
第二十一章 胎兒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第一節 正常胎兒心臟發育及循環特點
第二節 胎兒心臟形態異常
第三節 胎兒心律失常
第四節 胎兒心功能不全
第五節 胎兒心臟病的超聲心動圖檢查
第二十二章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
第二十三章 結締組織病和內分泌疾病的心血管病變與表現
第一節 結締組織病的心血管病變
第二節 內分泌疾病的心血管病變
第二十四章 心臟移植及心肺聯合移植
第一節 心臟移植
第二節 心肺聯合移植
第三節 展望及我國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