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原

免疫原(immunogen)具有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的物質。又稱抗原。免疫原性是指刺激機體的免疫活性細胞產生免疫應答的能力。反應原性是指抗原與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發生特異性結合而出現可見反應的能力。

半抗原: 具有免疫反應性但不具有免疫原性

不等於抗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免疫原
  • 外文名:immunogen
  • 基本特性:異物性
  • 特性免疫原性和反應原性
基本特性,異物性,一定的理化性質,特異性,分類,與人類有關的抗原,

基本特性

異物性

抗原在化學結構上與機體自身不同。異物性的物質有3種:①異種物質:從生物進化過程來看,異種動物間的血緣關係愈遠,則免疫原性愈強。如馬的血清和各種微生物與人的血緣關係遠,所以免疫原性強。而馬的血清與驢、騾的血緣關係近,所以免疫原性相對的弱;②同種異體物質:即同種不同個體共有的物質,如人的紅細胞抗原物質和人的白細胞抗原等;③自身物質:自身物質一般不具免疫原性。有些物質如隱蔽的自身成分(眼晶體蛋白、精子等),在正常情況下與免疫系統是隔絕的。但是一旦屏障遭到破壞,這些物質進入血流,即可與免疫活性細胞接觸而成為自身抗原異物。另外,自身物質在外傷、感染、藥物和射線的影響下,其理化性質發生質的改變時,也可成為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物質。

一定的理化性質

顆粒性物質易被吞噬加工,是良好的抗原。分子量大於 10 000的蛋白質也是良好的抗原。芳香族胺基酸在確定免疫原性中起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分子量較小(5 000~10 000)的物質也可以成為弱抗原,如結合球蛋白、胰島素等。

特異性

反映在兩個方面:①能刺激機體產生具有高度針對性的免疫應答(免疫原性的特異性);②只能與其相對應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結合而不能與無關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結合(反應原性的特異性)。抗原的特異性由暴露在抗原分子表面的抗原決定簇的性質所決定。一個抗原性物質可有多種和多個抗原決定簇。抗原分子量愈大,決定簇的數目愈多。最易引起免疫應答的抗原決定簇稱為免疫顯性決定簇。

分類

由於分類的依據不同,分類方法也各異:①根據抗原的免疫原性可將其分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包括複合半抗原和簡單半抗原)。既具備免疫原性又具備反應原性的物質如細菌、病毒、動物血清等為完全抗原;只具備反應原性,不具備免疫原性的物質為半抗原,如某些藥物、寡糖、核苷酸等小分子化合物;②根據抗原的來源可將其分為外源性抗原(來自體外物質)和內源性抗原(來自機體本身);③根據與淋巴細胞的關係可將其分為胸腺依賴性抗原和非胸腺依賴性抗原。前者在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時,必須有T細胞協作。自然界中的多數蛋白質,以及含有多樣化抗原決定簇的抗原,如紅細胞、血清蛋白質、細菌等均屬此類抗原,所產生的抗體大多是IgG。後者直接刺激B細胞產生抗體,無需T細胞參加。這類抗原在結構上的特點是:有一定密度的重複出現的抗原決定簇(如大腸桿菌脂多糖、右旋糖酐等),所產生的抗體大多是IgM;④根據抗原的化學組成可將其分為蛋白質、脂蛋白、脂多糖、多糖、糖蛋白、多肽、核酸等抗原;⑤根據抗原的形成方式可將其分為天然抗原、結合抗原(沒有免疫原性的半抗原通過化學方法結合在某種載體蛋白分子上)和合成抗原(用化學方法將某些胺基酸或核苷酸連起來而形成的原)。結合抗原主要用於研究免疫反應的特異性和免疫應答的機制,合成抗原主要用於研究免疫原性的分子結構。

與人類有關的抗原

①病原微生物:其結構雖然簡單,但化學組成相當複雜,含有多種性質不同的蛋白質、類脂、多糖等,因此,它們是由多種不同抗原組成的複合體。在醫療中將病原微生物製成疫苗進行預防接種,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也可以根據微生物抗原的特異性進行各種免疫學試驗,幫助診斷疾病;②同種異體抗原:有兩大類,一類是紅細胞血型抗原,包括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等。不同血型間相互輸血,可引起嚴重的輸血反應。如果母親的血型為Rh陰性,胎兒為Rh陽性,則可引起流產或新生兒溶血(見血液免疫反應);另一類是存在於人類白細胞細胞膜上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又稱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它們與血型抗原一樣,也是由遺傳決定的,受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不同的個體(同卵雙生者除外)其組織細胞的組織相容性抗原絕大多數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同種異體進行皮膚或臟器移植時,常因供者移植物中存在受者所沒有的抗原成分,刺激受者產生對移植物的免疫反應,導致移植物受到排斥而壞死脫落;③動物免疫血清:臨床上常用的各種抗毒素血清,一般都是用免疫馬來製備的。一方面,抗毒素能中和與其相應的外毒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另一方面,它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馬血清蛋白的抗體,當再次接受馬的免疫血清時,有可能發生超敏反應;④嗜異性抗原:一類與種屬特異性無關的、存在於人以及某些動物、植物、微生物的性質相同的抗原。這一抗原首先由W.福斯曼發現,又稱福斯曼抗原;⑤腫瘤抗原:由物理的、化學的因素或某些病毒誘發的實驗動物腫瘤,其細胞中或細胞表面均出現特異性抗原,稱為腫瘤特異性抗原。科學家們證實了,在某些人類腫瘤中心存在著與病毒密切相關的抗原。例如鼻咽癌淋巴瘤的瘤組織培養物中,有皰疹病毒樣的顆粒,稱為EB病毒;宮頸癌與人類皰疹病毒2型有關;在人胃腸道腺癌患者的血清中,可出現高濃度的、只在胚胎中出現的抗原,這與診斷癌症有關,因而稱其為癌胚抗原(CEA);另一種甲胎蛋白(αFP或AFP)大量存在於胎兒的肝細胞中,是胎兒血清的正常成分,而到出生以後直至成年,在血清中僅含極微小的數量(25毫克/毫升以下)。而在原發性肝細胞肝癌組織和病人血清中,此種蛋白又可大量出現,所以檢查抗原對原發性肝細胞肝癌的早期診斷很有價值。中國已在肝癌高發區的普查中得到驗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