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簡介,基本信息,物化性質,安全信息,生產方法,用途,藥典標準,來源(名稱)、含量(效價),性狀,鑑別,檢查,含量測定,類別,貯藏,製劑,藥物分析,藥物說明,藥理毒理,適應症,不良反應,用法用量,注意事項,燒傷治療,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角膜潰瘍治療,一般資料,方法,結果,討論,栓劑,
化合物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克霉唑
中文別名:三苯氯甲咪唑; 1-[(2-氯苯基)二苯甲基]咪唑; 1-[(鄰氯苯基)二苯基甲基]咪唑; 1-((2-氯苯基)二苯甲基)-1H-咪唑; 1-(2-氯三苯甲基)咪唑;抗真菌1號;氯苯甲咪唑;氯代三苯甲咪唑;氯三苯咪唑; 三苯甲咪唑
英文名稱:clotrimazole
英文別名:1-[(2-Chlorophenyl)diphenylmethyl]imidazole; 1-[(2-chlorophenyl)-diphenylmethyl]imidazole; 1-(2-chlorotrityl)imidazole; 1-(o-Chlorotrityl)imidazole,1-(o-Chl; 1-[(2-chlorophenyl)diphenylmethyl]-1H-imidazole
CAS號:23593-75-1
EINECS:245-764-8
分子式:C
22H
17ClN
2分子量:344.83700
精確質量:344.10800
PSA:17.82000
LogP:5.37670
物化性質
外觀與性狀:無氣味的,白色粉末或無色結晶性粉末溶於無水乙醇、丙酮、氯仿,幾乎不溶於水。無臭,無味,在酸溶液中迅速分解 。克霉唑鹽酸鹽,熔點159℃。
密度:1.13g/cm3
熔點:147-149ºC
沸點:482.3ºC at 760mmHg
閃點:245.5ºC
折射率:1.616
儲存條件:Store at RT.
蒸汽壓:5.42E-09mmHg at 25°C
安全信息
符號: GHS07
信號詞:警告
危害聲明:H302
警示性聲明:P301 + P312 + P330
海關編碼:2933290012
WGK Germany:3
危險類別碼:R22
安全說明:S26; S36
RTECS號:NI4377000
危險品標誌:Xn
生產方法
由鄰氯苯甲酸經酯化、加成、水解、氯化、縮合而得。也可由鄰氯甲苯經氯化得到鄰氯三氯甲苯,再在三氯化鋁存在下與苯縮合生成二苯基-(2-氯苯基)氯甲烷,最後與咪唑縮合得到克霉唑。
用途
抗真菌類皮膚用藥,用於治療敏感菌所致的深部和淺部真菌病。如隱球菌腦膜炎、念珠菌肺炎、腸炎、組織胞漿病、體癬、手足癬等。其中治療念珠菌病效果最好,而對頭癬無論外用或內服均無效。
藥典標準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1-[(2-氯苯基)二苯甲基]-1H-咪唑。按乾燥品計算,含C22H17ClN2不得少於98.5%。
性狀
本品為白色至微黃色的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
本品在甲醇或三氯甲烷中易溶,在乙醇或丙酮中溶解,在水中幾乎不溶。
熔點
本品的熔點(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ⅥC)為141~145℃。
鑑別
(1)取本品適量,加二氯甲烷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含5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克霉唑對照品加二氯甲烷溶解並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10μl,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異丙醚為展開劑,並在展開缸中放入裝有濃氨溶液的小燒杯進行飽和,展開,晾乾,在碘蒸氣中顯色,供試品溶液所顯主斑點的位置和顏色應與對照品溶液的主斑點相同。
(2)取本品約10mg,加硫酸1ml溶解後,顯橙黃色;加水3ml稀釋後,顏色消失;再加硫酸3ml,復顯橙黃色。
(3)本品的紅外光吸收圖譜應與對照的圖譜(《藥品紅外光譜集》169圖)一致。
檢查
咪唑
取本品,加三氯甲烷製成每1ml中約含100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咪唑對照品,加三氯甲烷製成每1ml中約含0.50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二甲苯-正丙醇-濃氨溶液(180:20:1)為展開劑,展開,晾乾,在碘蒸氣中顯色。供試品溶液如顯與對照品溶液相應的雜質斑點,其顏色與對照品溶液的主斑點比較,不得更深(0.5%)。
有關物質
取本品,精密稱定,加70%甲醇溶解並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0.2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70%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對照溶液。另取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雜質Ⅰ)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用70%甲醇定量稀釋製成每1ml中約含1μ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另取克霉唑對照品、雜質I對照品與咪唑對照品適量,加70%甲醇稀釋製成每1ml中分別含0.04mg、0.03mg與0.05mg的溶液,作為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Ⅴ D)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甲醇-0.05mol/L的磷酸二氫鉀溶液(7:3)(用10%磷酸調節pH值至5.7~5.8)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5nm。取系統適用性試驗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理論板數按克霉唑峰計算不低於4000,克霉唑峰與雜質Ⅰ峰的分離度應大於2.0。取對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調節檢測靈敏度,使主成分的峰高約為滿量程的20%。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對照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至主成分峰保留時間的2.5倍。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有與雜質I保留時間一致的色譜峰,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含雜質Ⅰ不得過0.3%;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除咪唑峰、雜質I峰外,其他雜質峰面積的和不得大於對照溶液主峰面積的0.25倍(0.25%)。
乾燥失重
取本品,在105℃乾燥至恆重,減失重量不得過0.5%(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L)。
熾灼殘渣
取本品1.0g,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N),遺留殘渣不得過0.1%。
重金屬
取熾灼殘渣項下遺留的殘渣,依法檢查(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Ⅷ H第二法),含重金屬不得過百萬分之二十。
含量測定
取本品0.3g,精密稱定,加冰醋酸20ml溶解後,加結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顯藍綠色,並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當於34.48mg的C22H17ClN2。
類別
抗真菌藥。
貯藏
遮光,密封,在陰涼處保存。
製劑
(1)克霉唑口腔藥膜 (2)克霉唑乳膏 (3)克霉唑藥膜(4)克霉唑栓 (5)克霉唑溶液 (6)克霉唑倍他米松乳膏 (7)複方克霉唑乳膏
藥物分析
方法名稱:克霉唑藥膜—克霉唑的測定—中和滴定法
套用範圍:該方法採用滴定法測定克霉唑藥膜中克霉唑的含量。
該方法適用於克霉唑藥膜中克霉唑的測定。
方法原理:取供試品加三氯甲烷溶解,加水、稀硫酸與二甲基黃-溶劑藍19混合指示液,用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試液滴定至三氯甲烷層由綠色變紅灰色;另精密稱取對照品同法測定,根據二者消耗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試液的容積的比值計算,即得。
試劑:1.水(新沸放置至室溫)
2.三氯甲烷
3. 稀硫酸
4.二甲基黃-溶劑藍19混合指示液
5.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
儀器設備:1.稀硫酸
取硫酸57mL,加水稀釋至1000mL。
2二甲基黃-溶劑藍19混合指示液
取二甲基黃與溶劑藍19各15mg,加三氯甲烷100mL使溶解,即得。
3. 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
取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0.9g,加水50mL,微溫使溶解,冷卻至室溫後,加水稀釋至200mL,即得。
試樣製備:1. 稀硫酸
取硫酸57mL,加水稀釋至1000mL。
2. 二甲基黃-溶劑藍19混合指示液
取二甲基黃與溶劑藍19各15mg,加三氯甲烷100mL使溶解,即得。
3. 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
取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0.9g,加水50mL,微溫使溶解,冷卻至室溫後,加水稀釋至200mL,即得。
操作步驟:取供試品2片,精密稱定,剪碎,精密稱取適量(約相當於克霉唑50m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三氯甲烷20mL使克霉唑溶解,加水20mL、稀硫酸5mL與二甲基黃-溶劑藍19混合指示液0.4mL,用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試液滴定,至近終點時強力振搖,繼續滴定至三氯甲烷層由綠色轉變為紅灰色;另精密稱取克霉唑對照品50mg,同法測定,根據二者消耗磺基丁二酸鈉二辛酯試液的體積(mL)的比值計算。
註:“精密稱取”系指稱取重量應準確至所稱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體積的準確度應符合國家標準中對該體積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藥物說明
藥理毒理
克霉唑屬吡咯類廣譜抗真菌藥。對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新型隱球菌、曲菌、藻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顯著抑制作用。該品通過干擾細胞色素P-450的活性,從而抑制真菌麥角固醇等固醇的生物合成,損傷真菌細胞膜並改變其通透性,以致重要的細胞內物質外漏;可抑制真菌的甘油三脂和磷脂的生物合成;也可抑制氧化酶和過氧化酶的活性,引起細胞內過氧化氫積聚導致細胞亞微結構變性和細胞壞死。對白色念珠菌則可抑制其芽孢轉變為具侵襲性的菌絲。
適應症
該品適用於治療白念珠菌所致的皮膚念珠菌病;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和犬小孢子菌所致的足癬、股癬和體癬,糠秕馬拉色菌所致的花斑癬,亦可用以治療甲溝炎、須癬和頭癬。
不良反應
皮膚外用後可發生皮疹、充血、腫脹、水皰、脫屑、皮膚燒灼感、瘙癢或其他皮膚刺激徵象。少數使用陰道栓劑患者可發生局部燒灼感、尿頻、下腹痛等刺激症狀,上述不良反應一般少見且輕微。口服可有精神失常或錯亂,定向障礙、幻覺、嗜睡、抑鬱。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瀉、腹瀉、皮疹、可引起肝損害、暫時性血清轉氨酶升高、血尿、蛋白尿、輕度或暫時性粒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
神經系統
常見的有中樞神經系統反應如疲勞、思睡、抑鬱,可出現嚴重的精神紊亂。
消化系統
常見的有食欲不振、噁心、嘔吐、上腹痛及腹瀉可達20%,有的報告發生率更高。大多數病人可有血清鹼性磷酸酶及氨基轉移酶升高。
泌尿系統
尿頻,有些病人排尿時有尿道燒灼感。曾有報告發生蛋白尿及血尿,但無嚴重腎損害。
免疫系統
文獻中提及中性白細胞減少,但無更嚴重的病變。
內分泌、代謝
該品可使血漿中皮質醇濃度明顯升高,發生噁心或嘔吐(16例)、腹瀉(14例)及食欲不振(10例)。
過敏反應
出現丘疹、蕁麻疹及接觸性過敏皮炎。
其他
局部套用耐受良好,出現過敏性皮炎或激惹者不到1%。
用法用量
1.皮膚感染塗於患處,一日2—3次。
2.陰道炎陰道用藥,每晚一次,連續7日。
1)動物實驗未發現有致癌和精子染色體誘變。
2)妊娠末期3個月陰道給藥,未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但在小鼠和大鼠研究中,按體重50一120mg/kg口服,見該品有胚胎毒性,然未發現有畸變。
3)哺乳期婦女外用,可分泌入乳汁,但未見有不良反應。
4)兒童與老年患者,用藥未發現有特殊。
5)避免接觸眼睛。
6)外用該品可致皮膚局部過敏,如繼續使用可致過敏性反應發生。通常用藥後1周內瘙癢等症狀可減輕。
7)套用該品治療皮膚念珠菌病時,避免將敷料緊壓在藥品上或封包,以免酵母菌生長並釋放內毒素。陰道給藥。睡前1片,1片即為一療程。用或不用投藥器將藥片置於陰道深處。一般用藥1次即可,必要時可在4天后進行第二次治療。
3.皮膚感染塗於患處,一日2~3次。
4.陰道炎陰道用藥,一次0.15g,每晚1次,連續7日。對該品任何組分過敏者禁用。
5.避免接觸眼睛。
6.外用該品偶可致皮膚局部過敏,一旦發生,應即停用。
7.用該品治療皮膚念珠菌病時,避免將敷料緊壓在藥品上或封包,以避免酵母菌生長。
注意事項
1、動物實驗未發現該品中克霉唑有致癌和致精子染色體畸變的作用。
2、避免接觸眼睛。
3、該品偶可引起局部皮膚過敏,一旦發生,應立即停藥。
4、套用該品治療皮膚念珠菌病時,避免將敷料緊壓在藥品上或封包,以免酵母菌生長。
5、對該品或其他咪唑類藥物過敏者禁用。
6、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18歲以下女性在使用該品前應諮詢醫師。
7、建議避開月經期間治療。
8、用藥期間應注意個人衛生,防止重複感染。
9、該品僅供陰道治療,切忌口服。
10、當該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用。
11、如使用過量或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時應立即就醫。
12、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1、妊娠末期3個月陰道給予克霉唑,未發現對胎兒有不良影響。但在小鼠和大鼠研究中,按體重50~120mg/kg口服克霉唑,可見胚胎毒性,但未發現有致畸變作用。因此孕婦應慎用。
2、哺乳期婦女外用該品,克霉唑可分泌入乳汁,因此哺乳期婦女使用該品時應暫停哺乳。
兒童用藥
小兒外用該品未發現特殊性。
老年患者用藥
老年患者外用該品未發現特殊性。
燒傷治療
大面積燒(燙)傷的患兒,在治療的中後期,容易發生創面的真菌感染並全身性播散。真菌感染的發生,致使病情複雜化,給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病死率增高。當前國內、外文獻資料報導對燒傷創面的真菌感染的治療方法多用納米銀紗、聚乙烯吡咯烷酮-碘(PVP-I)消毒劑等,而克霉唑在創面的局部套用則鮮見報導。我院自1994年至2004年共收治了19例大面積燒(燙)傷並創面嚴重真菌感染的患兒,在治療組10例患兒的治療過程中,我們採用了以克霉唑軟膏外敷為主的治療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10例均救治成功。而對照組的9例患兒則採用了傳統的治療方法,5例以複合碘外敷並包紮創面,4例採用暴露療法,只有3例存活。本文通過對該19例臨床療效的評價與分析,旨在達到提高小兒大面積燒傷並創面真菌感染的治癒率並降低整體治療費用的目的。
資料與方法
地塞米松1.1一般資料:治療組收集的10例患者,為近10年(1994年至2004年)收治的伴有重度創面真菌感染的燒(燙)傷患兒,其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齡為6個月至4歲。燒傷面積35%至58%,平均為45%,創面均以深Ⅱ度為主。9例為熱水燙傷,1例為火焰燒傷。創面主要分布在軀幹、臀部、會陰部及四肢。對照組為同期9例患兒,男性5例,女性4例,年齡為3個月至6歲,燒傷面積為28~53%,平均為39%,創面亦以深Ⅱ度為主,均為熱水燙傷,創面分布在軀幹、會陰、四肢。
1.2治療方法:19例患兒入院時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狀。入院後均即予靜脈輸液糾正休克。全部病例均早期靜脈輸入大劑量廣譜抗生素,持續兩周,在此期間不規則地使用地塞米松以降低高熱。創面均採用包紮、半暴露或暴露療法,並常規使用了氯黴素油紗包紮。由於使用了大量廣譜抗生素及不規則使用激素,且創面受壓、潮濕,傷後第二周發現患兒背部、臀部等受壓創面明顯加深,色澤變暗淡,出現散在白菌斑及蟲咬狀凹陷且迅速擴大,部分病例出現口腔黏膜白膜斑。拔除深靜脈插管後,管尖及回抽液培養,其中13例有念珠菌,6例為陰性。而創面培養全部發現念珠菌。
以上所有病例發生創面深部及全身真菌感染後,我科立即停上使用所有靜脈及局部抗生素,患兒發熱時以物理降溫為主,避免使用激素,並將患兒置於小兒人字床,定時翻身,減少創面受壓。同時以血漿等加強營養支持治療。並按常規劑量分別給予口服抗真菌藥如克霉唑、氟康唑或酮康唑。在局部創面的處理上,治療組與對照組均為積極清創,主動剪除已分離的痂皮,儘量剔除霉點。治療組以克霉唑軟膏加石蠟油紗布混合後(克霉唑軟膏15g加石蠟油小紗布混合,最大用量是克霉唑軟膏90g)單層覆蓋創面包紮,每天換藥一次。而對照組則5例採用複合碘外敷並包紮創面,另4例採用暴露療法。
結果
組10例患兒在使用克霉唑軟膏連續換藥10d後,其中9例創面培養已無真菌生長。創面乾淨,肉芽組織新鮮。2周后行自體植皮術,創面癒合。另1例燒傷面積為58%的患兒,創面較深,白菌斑較廣泛,身體營養狀況較差,在換藥10天后創面培養仍有真菌生長,創面呈肉芽組織狀,乾燥、平坦。經討論,我科遂嘗試強行手術,將患兒背部及臀部之真菌創面削除,再覆蓋自體皮,術後無再用克霉唑軟膏包紮。隨即發現術後創面黴菌繼續迅速生長,植皮失敗。其後,此例患兒再以克霉唑軟膏包紮10d,創面培養再無真菌生長後,方再次行植皮術,後創面癒合良好出院。對照組9例中,5例採用複合碘外塗創面並包紮,3例成活,2例死亡。4例採用暴露療法,均死亡(P<0.05)。
討論
燒(燙)傷合併真菌感染率逐漸增加,原因是多方面的。小兒燒傷後機體免疫力的急劇下降;長時間、大劑量使用廣譜抗生素;深靜脈插管、置管時間過長;長期不規則套用皮質激素;加上創面受壓、潮濕和廣東地區濕熱的氣候等都是造成創面真菌感染的原因。出現創面嚴重的真菌感染,給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創面經久不愈,易引起真菌敗血症,導致患兒病死率增高。克霉唑軟膏為廣譜抗真菌藥,尤其對淺部真菌感染滲透性高、抗菌力強,對燒傷創面無刺激、無創傷。適合用於治療體表淺部的真菌感染,且價格較低,適用範圍廣,能有效地降低小兒大面積燒傷的整體治療費用,達到高療效、低費用的目的。既往文獻資料鮮見有克霉唑軟膏對燒傷創面真菌感染的療效報導。我們通過對治療組及對照組病例的療效分析,總結出以下觀點。
3.1燒傷治療過程中應合理使用抗生素。19例患兒早期都全身使用過大量、多種抗生素,且時間長達8~10d,每例使用抗生素少則兩種,最多一例患兒共使用過八種抗生素,且全部患兒的創面早期局部套用了氯黴素。雖同時給予了口服酮康唑,但也不能防止真菌感染。早期大劑量使用廣譜抗菌素及多種抗生素的聯合套用,無疑有利於控制創面細菌入血,但對控制真菌感染則適得其反。因多種抗生素長時間使用,易通過菌群交替的作用機理,為真菌優勢繁殖與血行播散創造了條件,促進了繼發性真菌感染的發生。治療組病例在發生念珠菌感染後,在所有抗生素全部停用的情況下,只給予口服抗真菌藥如克霉唑、氟康唑或酮康唑,創面外塗克霉唑軟膏,真菌感染得以控制的同時,在此期間並無發生其他細菌性感染。
3.2在燒傷病人的治療中應慎用皮質激素。燒傷患者均合併不同程度的感染,導致不同程度的發熱。尤其本文的兩組病例都是嬰幼兒,由於嬰幼兒體溫中樞發育尚未完全,在燒傷治療過程中更容易出現高熱。兩組患兒幾乎每天都有發熱,尤其是在換藥後均出現了高熱,體溫多達39℃以上。我科按傳統方法,每次均予地塞米松2~5mg以降低體溫,致大部分患兒不規則使用激素10d以上。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可造成免疫功能的下降,這也是造成繼發性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燒傷治療中激素的使用必須嚴格控制,而單純為了降低體溫而長時間使用激素實屬不可取。
3.3在小兒大面積燒傷的治療過程中要特別警惕真菌感染。小兒大面積燒(燙)傷後,因為機體免疫機能急劇下降、身體營養狀況急轉直下,再加上創面廣泛暴露、不規範使用藥物等原因,與成人相比,較容易引起創面真菌感染及全身性播散。本案中兩組所有病例均在傷後第10天左右出現創面真菌感染的跡象,繼而蔓延全身,引起真菌敗血症,致使病情複雜化。給治療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病死率明顯增高,這個問題應引起臨床工作者高度重視和警惕。
3.4套用克霉唑治療創面嚴重真菌感染,是一種療效確實、操作簡單且價格低廉的治療方法。真菌感染是嚴重燒傷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治療組的10例患兒均使用克霉唑軟膏治療創面真菌感染而取得成功。由此可見,克霉唑軟膏具有較強的滲透作用,局部使用對創面的深部及淺部真菌均有殺死作用。
角膜潰瘍治療
真菌性角膜潰瘍
一般資料
本組7例7眼,男2例,女5例,年齡31~63歲。均有角膜外傷史和使用抗生素治療史,其中3例有局部套用激素史。患者均有典型真菌性角膜潰瘍的症狀及體徵,且長時間套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刮片找菌絲,陽性5例。
方法
套用0.2%氟康唑溶液滴眼每小時1次,同時口服克霉唑500mg,每日3次。行病灶刮除,並以2%碘酊燒灼每周1次。常規1%阿托品散瞳,口服多種維生素,用角膜寧滴眼每日2次。
結果
本組7例全部治癒,潰瘍癒合,螢光素染色陰性,療程14~35天,平均19天。
討論
真菌性角膜潰瘍的常見致病菌株為麴黴菌、鐮刀菌和白色念珠菌。其主要作用原理為抑制細胞色素P-450的激活和酶功能,導致麥角固醇合成障礙,從而損害真菌細胞的功能和結構。高濃度藥物可抑制膜的磷脂合成而損傷真菌細胞膜。此外,還可抑制細胞色素氧化酶的過氧化物酶,使菌體內過氧化物大量堆積造成真菌死亡。克霉唑為口服廣譜抗真菌藥,能抑制細胞膜的脂類合成,改變膜的通透性,使菌體內胞漿成分大量漏失,對念珠菌、麴黴菌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氟康唑和克霉唑聯用,既發揮了氟康唑眼內通透性好及局部套用方便、見效快、療程短、副作用少的特點,又利用了克霉唑的廣譜抗真菌性的特點,從而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
栓劑
【成份】該品每枚含主要成分克霉唑0.15克。
【性狀】該品為乳白色或微黃色園錐形栓劑。
【作用類別】該品為婦科用藥類非處方藥藥品。
【藥理毒理】該品系廣譜抗真菌藥,對多種真菌,尤其是白色念珠菌有抗菌作用。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真菌細胞膜的合成,以及影響其代謝過程。
【藥代動力學】
【適應症】用於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
【用法和用量】陰道給藥,洗淨後將栓劑置於陰道深處。每晚1次,一1次1粒。連續7日為一療程。
【不良反應】偶見過敏反應。
【禁忌】
【注意事項】對該品過敏者禁用。妊娠期頭3個月禁用。避免接觸眼睛並切忌口服。該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請將該品放置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兒童用藥】
【老年患者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該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過量】
【規格】
【貯藏】密封、在30°C以下保存。
【包裝】
【有效期】24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