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拉爾森,美國著名作家、思想界知名人士,美國宗教科學、心理科學 雜誌的創始人,美國新思維運動的領導者和精神領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里斯汀·拉爾森
- 國籍:美國
- 職業:教師
- 主要成就:美國新思維運動的領導者和精神領袖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主要作品,
人物簡介
克里斯汀·拉爾森是一位傑出和具有高度影響力的新思想領導者和教師,也是一位新思想書籍的多產作家
他早年就讀於愛荷華州立大學和梅德維勒的一所神學院在他二十幾歲的早期,他對艾倫·威廉斯、亨利·伍德、查爾斯·布洛迪·帕特森等人的精神科學學說極感興趣幾乎沒有人了解他的個人生活,也不知道最初是什麼引領他熱衷於學習精神科學,但它(精神科學)富有邏輯的學說顯然很適合年輕的拉爾森那極具辨析力的心靈,並為他提供一個神學和科學的交接點,兩者結合形成了一套實用和系統的生活哲學。
在美國大蕭條的日子裡,拉爾森看到無數的人在股災、失業的困境中精神崩潰,不願面對人生拉爾森自己的事業也受到重創,但是,他發現大危機中最可怕的不是經濟的蕭條,而是經濟蕭條帶來的消極心態 為了讓更多的人們重拾信心,度過人生中的冬天,期間,拉爾森遠離城市,在美國西部的一個山洞裡隱居達兩年之久,在這兩年里,他不斷思索生命的真相和人類的命運,寫下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著作
拉爾森曾一度擔任國際新思想聯盟的榮譽主席拉爾森還是影響無數人命運的“樂觀主義者的信條”的創作者,這一信條至今仍被樂觀主義者國際聯盟採用。
拉爾森的思想影響了許多勵志書作家和演說家.比如諾曼·文森特·皮爾和無數自助作家都是拉爾森的忠實學生。
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宗教科學》、《心理科學》雜誌、《山洞裡的大師》
《山洞裡的大師(第1卷)》主要內容:1929年,美國爆發了歷史上罕見的股災,美國人進入了令人恐慌的大蕭條時代《山洞裡的大師(第1卷)》作者,當時全美國最知名的新思想大師和領袖,《宗教科學》、《心理科學》雜誌的創始人拉爾森的事業也同樣受到重創,然而,他發現,比經濟危機更可怕的是人們內心的恐慌。拉爾森看到無數的人在股災、失業的困境中精神崩潰,不願面對人生為了讓更多的人們重拾信心,度過人生中的冬天,在大蕭條初期間。拉爾森遠離城市,在美國西部的一個山洞裡隱居達兩年之久,在這兩年里,他不斷思索生命的真相和人類的命運,寫下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著作
他的書出版以後,在本來十分蕭條的圖書市場上異軍突起,成為轟動一時的暢銷書,很多人在讀了他的書之後大受鼓舞,人生得以改變許多公司、學校、工廠都紛紛將他的書發給每一位成員,以此激勵大家、共同面對危機。
駕馭自己的力量 :
1.不管你是思考還是感覺,不管你是說話還是行動,也不管你的生活中將要發生怎樣的事情,你都應該毫無疑問地擁有這樣一種至高無上的想法——你在萬事萬物之上,你比任何其他的事物都優越,你擁有控制一切事物的力量。
2.你必須在所有的思維、行動和意識中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度,這樣你才能夠控制自己,才能指揮你所擁有的力量在現實中完成你的目標。因此,我們所說的把“本我”、靈魂和個體看作具有同一性的事物,所說的站到人類存在的頂點上,就如同我們接下來有可能提到的把我們的力量運用到實際行動中的說法一樣重要。雖然關於這一課題發展到的階段看起來似乎有些抽象,但是隨著我們對這些觀點的逐步運用,我們將會發現,進一步充分了解這一階段的觀點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事實上,從本質上講,當我們真正意識到我們竟然處於自己的思維和身體之上時,我們便會發現,我們所研究課題的這一部分是非常有趣的,比其他部分都要有意思,而且它的套用前景也非常可觀。
3.我們可以更為充分地理解“個性”一詞。所謂“個性”就是指無形的人以及其自身所包含的無形的一切。是個性開啟、支配並且引導著人類。所以為了能自成系統地支配並運用你的力量,你就必須要充分理解並發展你的個性。你的個性必須鮮明、果斷而積極的。你必須要了解自身還有自己的需求,你也必須要果斷地滿足自己的需求。是個性讓你與眾不同,讓你區分於其他有邏輯的存在體,倘若你充分地發展自己的個性,那就能讓你出類拔萃。你有多強的個性在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你能在這世界上占得一個怎樣的席位。
4.當你遇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他或是她出類拔萃,擁有著別人沒有的活力,那么他或是她就是一個成功地充分發展了自己個性的例子,而這樣的人也注定會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不妨假想有這樣的兩個人,他們的能力和效率相同,只是個性上存在著差異。其中一個人充分發展了自己的個性,而另一個則沒有。你一定馬上就能猜到是誰能獲得至高的成功;其中的原因就是自愛與個性鮮明的那個人超越了自己的心靈和身體,因此他或是她就能自如地支配並引導心靈和身體的力量。而那個個性較弱的人則多多少少地會受到自己的心靈和身體的支配,不用說支配自己的心靈和身體,他或是她反而常常會受到存在自身意識中的來自於外界的影響。
5.當你發現一個人正在進行某項有意義的工作,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不斷向更偉大的成就靠近,那此人一定擁有著很強的而且是積極的個性,他或者她一定充分地發展了自己的個性。所以,對你而言,如果你想要取得成功,並能駕馭自如地運用自己的力量,那你就必須要高度重視培養自己鮮明並且積極的個性了。
6.個性被動而懦弱的人往往會隨波逐流,他們往往只能得到別人施捨的東西,而一個個性堅定、鮮明、積極、充分發展了的人則能掌舵自己的人生和命運,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實現人生理想,收穫自己一開始想要得到的東西。個性積極的人掌握著支配萬物的力量,並能讓萬物為自己服務。這就是為什麼這種性格的人往往能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了。另一個原因在於你越是充分地發展自己的個性,那你就越能得到你周圍人的欣賞和稱讚。人類總是熱愛力量的,而有力量的人擁有獲得崇高地位的特權,無論是誰,只要他或是她充分地發展了自己的個性,那就會擁有力量——而這種力量往往是非比尋常的。
7.要發展自己的個性,首先,要在自己的頭腦里把“本我”這個概念擺在一個正確並且崇高的位置。“本我”是個性的核心,你越是對“本我”這個概念敏感,就越能獲得其中的巨大力量,而擁有這種力量也就能促使你培養出積極、堅毅的個性來。其次,要領悟“感受並假想自己”這樣的觀點,同時也要學會從支配的角度來思考。
8.無論你何時思考自身,都要從支配的角度思考自己作為一個人,一個活動的主體的存在。除此以外,還要讓每一個心愿、每一次感受、每一刻的思考以及每一次心靈的觸動都積極起來。使得你的需求明了而積極,換句話說,實實在在充分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並運用自身所有的力量渴求,也能為你的個性注入力量和信心這是因為這樣的心理活動能把你體內所有的力量調動起來並運用到積極、富於創造性的活動當中去。
9.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你的腦海里繪製一幅藍圖,將你對於鮮明、充分發展的個性的最好詮釋描繪其中,接著不妨假想你自己越來越接近那幅藍圖所描繪的。為此,你要記住的一點是,我們總是會逐漸靠近我們最想要實現的那個目標。因此,如果你對充分發展自己的個性有了一個清晰明了的概念,並常常思考個性,也有熱切而積極的願望來發展這樣的個性,那么理所當然的,你就會逐漸地向這個遠大的理想不斷靠近。另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要對所謂的“內心的巨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個潛伏在他們內心的巨人,然而我們一刻也不能忽略他。這個偉岸高大的巨人與我們緊密聯繫在一起。這個所謂的“巨人”正是我們內心世界潛藏的巨大的力量和無限的可能性的總和。我們理應認識到他們的存在,並且要常常想到他們,要用全身心的力量來不斷喚醒內心無窮的力量。
10.為此,我們就會發現那個內心的巨人,我們真正的個性會變得越來越強大而充滿活力,我們會獲得更多的力量來實現更多的可能。個性的價值是無可比擬的,對其附加再多的溢美之詞也不為過。每一個已知的方法都能幫助我們發展自己的個性,因此,我們要忠實、充分並且始終如一地運用這些方法。事實上,這也是我們所做的回報最豐厚的事情了。
11.你看得見的就是這個人的個性。人身上存在的一切可以看得到的都是個性的一部分,但個性又絕對地超越了身體。說一個人有好的個性,可能不是指這個人的個性就一般意義上來說很美好。也許沒有漂亮的臉蛋,然而其個性卻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也許這樣的個性並不是十分出眾,可它一定擁有某種吸引人的特質,這種特質讓很多人大為欣賞。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沒有很好地發展自己的個性,那么在此人身上,你就只能看到一幅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皮囊。這種個性是粗俗甚至是粗劣的;而你沒有任何理由讓自己的個性粗俗不堪。沒有一種個性是不經過歷練而日臻完善的,這樣逐漸培養出來的個性才會散發出迷人的魅力,我們有無數的理由讓我們發展自己的個性。
12.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在於人的所有力量都是通過個性運用的,個性越好,我們就越容易支配和運用自身具有的力量。可是如果性格粗魯,我們就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很難運用自身那些好的部分,在這裡我們就找到了一個為什麼人們常常無法最充分地運用天賦和能力的原因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個性往往被忽略了,或者個性沒有成為一個好的表達工具,沒能適當地傳達那些更好的事物。個性與個人之間的關係正如鋼琴與音樂家之間的關係。如果鋼琴沒有調好音,再傑出的音樂家也沒辦法演奏美妙的音樂;相同的道理,如果鋼琴或是其他樂器是粗製濫造的,那么最好的音樂也無法在琴鍵上彈奏出來。要發展你的個性其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要學習如何運用人體中存在的所有的創造性能量,這一點我們將在另一章節中談到。
13.當我們運用自身的力量時,就會發現在付諸行動時的三個層面。第一個是有意識的層面,在這個層面上我們是在思維清醒的狀態下付諸行動的。第二個層面是無意識的,在這個層面上思維是在潛意識中活動的。而當我們進入睡眠狀態的時候所進行的活動也就是在這個層面上展開的。所以說所謂的“睡著了”只是指理論意義上的,因為當我們進入睡覺狀態的時候,自我感會下降,換言之,就好像是進入了另一個世界一樣——一個廣闊無垠的世界,那裡的一切還未開啟。第三是超意識的層面,在這個層面上思維觸及到了更高的領域,而正是在這個領域裡我們獲得了真正的力量和鼓舞;事實上,當我們觸及到超意識的領域時,我們就會常常感到仿佛自己已經不僅僅只是人類了。
14.因此,懂得如何在超意識的世界裡行為處事是非常重要的,儘管這一點可能乍一看顯得有點模糊而神秘。可是事實上我們一直有意無意地與這個超意識的世界有所接觸。我們常常在聆聽勵志歌曲的時候,在讀一些偉大作品時,在聆聽別人權威性的發言時,或是在目睹自然界裡震撼心靈的畫面時,就進入了超意識的世界當中。而當我們心懷雄韜偉略的時候同樣會接觸到超意識的領域,由此我們也就發現了其中巨大的現實價值。
15.當一個壯志凌雲的人心潮澎湃,換句話說,就是擁有了雄心壯志賦予的力量的時候,他們幾乎會無一例外地觸及到心靈更高的層面——在這個層面上他們不僅僅會感受到此前從未感受過的巨大的力量和決心,還會為心靈注入更多的活力,於是你就得到了完成計畫、實現理想所要求的高超智慧,由此,你的抱負也將得到實現。可以說,我們正是從這個崇高的領域裡得到最神聖的啟示,誰都知道如果不進入這令人驚嘆的超意識領域,這世界上誰也不可能取得輝煌的成功。
16.當我們訓練自己的大腦和思維時不時地達到超意識的狀態,就會源源不斷地得到我們夢寐以求的東西。我們會不斷領悟我們想要掌握的方法。不管是什麼樣的困難,我們總能找到完全克服它的辦法。如果你正處於困境,那也要馬上重整旗鼓,擺正心態,直到你達到了超意識的狀態,而當你真正達到的時候,不久你就會受到啟發並攻克難關的。
17.然而超意識的價值遠不只是這樣而已。人類最崇高的力量同時也是最強大的,可是這樣的力量只能在超意識的層面上運用。因此,如果你想要了解並運用你擁有的所有的力量,就必須要訓練自己的大腦,不僅僅是在有意識和潛意識下,更要在超意識的層面上思考。與此同時,我們也務必要克制自己不可沉溺在超意識之中;雖然它是人類至高的力量源泉,這些力量也是我們要成就偉業不可或缺的;然而,除非這種力量降臨人間,或者說,被運用到實際的行動當中去,否則這種至高的能量都是不可被利用的。
18.沉溺於超意識中的人總是會做白日夢,可如果他不把超意識的力量運用到實際的行動當中去,他就將一事無成,只能耽於做千秋大夢,而這些夢也是絕不會實現的。只有我們將心理活動加入到意識、潛意識以及超意識當中,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簡而言之,要想創造一番豐功偉業,必須要在各個層面上充分地運用自身所有的力量。
19.當我們不斷將力量運用到具體的行動中時,就會發現其實這力量一定是從心理層面運用的,這是因為人的心理層面其實是行為的真正層面。潛在的思想正是在心理層面流動的,我們都明白這些潛在的思想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不僅僅是對行為的方向,也直接影響這個行為導致的結果。下面的這句話正好能說明這一點: “擱在最上面的稻草會滑動;想要覓得珍珠者必要潛入其底部。”
20.這裡的“底部”一詞就象徵一個人的生活和意識中的心理層面,或者說是潛流暗涌的那個層面。凡人的思維總會停留在表面。偉大的思想者則會無一例外地挖掘最深處,在心理層面展開行為。他們的思想遨遊在遼闊富饒的可以被稱作“心靈的金礦”或“靈魂的鑽石寶地”之中。
21.當我們進入力量的內在心理層面,這裡是指運用這種力量的行動的內在層面的時候,我們就會了解其中潛藏的思想,於是我們也就能支配這種思想。正是在這種潛藏的層面中,我們找到了開始行動的理由,無論是生理的還是心理的。
22.如果能巧妙地運用這些潛藏的思想,那么我們就能拋棄那些我們不喜歡的,然後創造出我們想要的事物。它們總是會產生結果,兼顧生理和心理層面,根據我們付出的具體行動,屬於個性的一切都會對此做出反應;也就是說,除非你首先指引你內心潛藏的思想來製造你想要得到的結果,否則你就不能有所收穫,無論是心靈還是肉體上的。
23.因此巧妙地運用潛在的思想是至關重要的,不管我們想要做什麼,或是想要支配、掌握或運用什麼樣的力量;而只有當我們進入了心理層面的時候,我們才可能運用這些潛在的思想。
24.相同的道理,我們可以在理解了現實生活中萬事萬物的內在心理之後將其很好地利用起來。這是因為當我們理解了它們的內在心理狀態時,也就理解了那個事物背後隱藏的力量,然後便能支配這力量併合理地運用它了。 25.最後一點,當我們站在自身行動的立場上以及結合自己的環境理解了事物的內在心理狀態的時候,就會懂得如何利用它,並保證得到想要的結果。
26.而這條法則在如何運用這些力量的問題上顯得尤為重要,不管這力量是通過心靈層面發揮作用,還是通過身體的任何一項機能得到運用,是通過個性還是在有意識、潛意識或是超意識的層面上被利用的。簡而言之,不管我們如何努力支配和掌握自身擁有的力量,都必須要深入這些力量的內在心理狀態,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地發揮這些潛藏的力量或是思想的作用。這些潛藏的力量和思想往往左右著事情導致的結果,如果我們能隨心所欲地支配它們,那我們也就真的能心想事成了。 摘自《山洞裡的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