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痞丸

克痞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袖珍方》卷一引秘方。具有理氣燥濕健脾,溫陽散寒和胃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寒,痰飲不化,胸膈絞悶,嘔逆喘嗽,體倦頭痛。

基本介紹

  • 名稱:克痞丸
  • 出處:《袖珍方》卷一引秘方
  • 組成:丁香、藿香、官桂、茯苓、甘草、小茴香、乾薑、桔梗
  • 功用:理氣燥濕健脾,溫陽散寒和胃
  • 主治:脾胃虛寒,痰飲不化,胸膈絞悶,嘔逆喘嗽,體倦頭痛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使用注意,附方,

組成

丁香、藿香、官桂、茯苓(去皮)、甘草、小茴香各五錢,乾薑一兩半,桔梗二錢半。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用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生薑湯送下。

功用

理氣燥濕健脾,溫陽散寒和胃。

主治

脾胃虛寒,痰飲不化,胸膈絞悶,嘔逆喘嗽,體倦頭痛。

方義

本方所克之痞,為脾胃陽氣虛衰,運化無權,痰飲水濕阻遏所致。治當行氣化飲,健脾胃,散寒濕。方用丁香、藿香、小茴香等辛香走竄之品,行氣燥濕化飲以醒脾運;肉桂、乾薑等溫中散寒以化痰濁;茯苓、桔梗化痰濕,調氣機,健脾胃;甘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調和諸藥。全方共奏化濕健脾之功。

使用注意

本方辛香溫燥,素體脾胃陰虛者不宜用。服藥期間忌辛辣、腥葷食物。

附方

名稱:二陳湯
組成:人參、白朮、甘草、乾薑、青皮、陳皮
用法: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入鹽點服
主治:脾胃虛寒,胸腹脹滿,嘔逆不食,自利不渴
出處:《普濟方》卷二〇六引《指南方》
名稱:丁香丸
組成:丁香、硇砂、木香、桂、附子、乾漆、蓬莪術、乳香、青橘皮、京三棱、墨大黃、巴豆霜、芫花、豬牙皂角、沒藥、乾薑
用法:上藥除硇砂、大黃、巴豆霜、乳香、沒藥外,搗羅為末,以釅醋一升,化硇砂去滓,入銀石器中,慢火煎之;次下巴豆霜攪勻,兩食久;次下大黃末,熬成膏,拌諸藥,更入醋煮麵糊,和搗一千杵,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溫酒或熱水送下。得微利佳
主治:脾胃虛寒,宿食不消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名稱:丁香餅子
組成:丁香、木香、白豆蔻、半夏曲、神曲、白朮、白姜、陳皮、人參、蓽澄茄、肉豆蔻、甘草
用法:上為細末,用生薑汁煮糊,和作餅子,如棋子大。每服一餅,空心嚼細,生薑湯送下
主治:脾胃虛寒,痰逆嘔吐,飲食減少,五膈五噎,翻胃噁心
出處:《奇效良方》卷十八
名稱:丁香半夏丸
組成:檳榔、丁香、半夏、細辛、乾薑、人參
用法:上為細末,薑汁糊為丸。每服三十丸,薑湯送下
主治:脾胃虛寒,痰飲咳嗽,頭暈多涎
出處:《玉機微義》卷四
名稱:丁香茯苓湯
組成:木香、丁香、乾薑、附子、半夏、肉桂、陳皮、縮砂
用法: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二盞,加生薑七片,大棗一個,煎七分,不拘時候服
主治:脾胃虛寒,宿飲留滯,以致嘔吐涎沫,或有酸水,不思飲食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七引《太平聖惠方》
名稱:大建脾散
組成:蓽澄茄、乾薑、白豆蔻、丁香、白茯苓、甘草、肉豆蔻、青皮、半夏、茴香、縮砂仁、厚朴、神曲、陳皮、檀香、草烏、附子、草果仁、白朮
用法: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半,加生薑七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主治:脾胃虛寒,不進飲食
出處:《是齋百一選方》卷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