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尼圖形

克拉尼圖形

克拉尼圖形,又稱“克拉德尼聲音圖案”,十八世紀,德國物理學家恩斯特·克拉德尼做過一個實驗,他在一個小提琴上安放一塊較寬的金屬薄片,在上面均勻地撒上沙子。然後開始用琴弓拉小提琴,結果這些細沙自動排列成不同的美麗圖案,並隨著琴弦拉出的曲調不同和頻率的不斷增加,圖案也不斷變幻和越趨複雜——這就是著名的克拉尼圖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拉尼圖形
克拉尼圖形現在常用在電聲樂器如小提琴、吉他和大提琴的設計和施工上。 20世紀以來,用於電子信號發生器,實現了更精確的可調頻率驅動的揚聲器。
發現者恩斯特·克拉德尼1756年11月30日出生於維滕貝格,1827年4月3日卒於西里西亞(現波蘭的弗羅茨瓦夫)的布雷斯勞,自小已懂得斯洛伐克、匈牙利、德三語。1782年,克拉德在萊比錫和維滕貝格攻讀法律及哲學,1782年畢業於萊比錫大學。在他父親死後,克拉尼能更自由地考慮個人的興趣。他的興趣是在科學方面。由於他對音樂感興趣,所以他於1786年開始從數學方面研究聲波,他是算出有關聲音傳播的數量關係的第一個人,因此被譽為聲學之父。克拉尼讓覆蓋著一層沙子的薄板振動。薄板以複雜的方式振動,有一些部分(波節線)保持不動,因此留住了由附近振動區域抖來的沙子。這樣,薄板上便出現一幅獨特的沙子圖形,由此能作出有關振動的許多推斷。
克拉尼圖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