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士比的四大定理

克勞士比的四大定理是指美國質量管理專家菲利浦·克勞士比提出的關於質量管理的四條定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勞士比的四大定理
  • 外文名:Crosby's four theorems
  • 性質:經濟學名詞
  • 提出者:菲利浦·克勞士
克勞士比的四大定理
克勞斯比的4條質量管理定理是他改進質量管理的4個基本概念,並旨在回答這樣4個問題:
(l)什麼是質量?
(2)需要什麼樣的系統才能產生高質量?
(3)應該運用什麼樣的執行標準?
(4)需要什麼樣的評估系統?
定理一是“質量合乎標準”
即“質量符合要求的標準”,這是克勞斯比對質量的界說。他認為“符合要求的標準”在各個領域都有清楚明確的定義,不會被人所誤解,“我們依據這個標準去評估表現,不符合就是沒有質量,所以質量問題就是合不合標準的問題”。
定理二是“以防患未然為質量管理制度”。
預防是質量管理最為需要的,而“所謂預防,是指我們事先了解行事程式而且知道如何去作”,它來自於我們對整個工作過程的深切了解,知道哪些是必須事先防範的,並應儘可能找出每個可能發生錯誤的機會。這一定理認為檢查、分類、評估都只是事後彌補,因而“提升質量的良方是預防,而不是檢驗”。
定理三是“工作標準必須是零缺陷”
強調“第一次就把事做對”。克勞斯比是這樣來理解“零缺點”觀念的:人們從小接受的便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觀念,當他們踏入企業生活時,這樣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簡言之,人們有雙重標準:在某些事情上,人們視缺陷為理所當然,而在另一些事情上,人們卻要求絕對地完美無缺?克勞斯比進而認為:“釀成錯誤的因素有兩種:缺乏知識和漫不經心。知識是能估量的,也能經由經驗和學習而充實改進;但是,漫不經心卻是一個態度的問題,唯有經由個人徹底的反省覺悟,才有可能改進。任何一個人只要決意小心謹慎、避免錯誤,便已向‘零缺點'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定理四是以“產品不合標準的代價”衡量質量
這裡主要是認識到質量成本,尤其是“不合要求的花費成本”。所謂“不合要求的花費成本”是指所有做錯事情的花費,這一花費累計起來是十分驚人的:“在製造業公司約占總營業額的20%以上,而在服務業更高達35%”。而“符合要求的花費”,包括大部分專門性的質量管理、防範措施和質量管理教育等,即為了把事情做對而花費的成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