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海洋學家。1871年 2月15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海斯馬克,1949年去世。1890~1896年在哥本哈根大學學習,1899年起在母校任教,1912~1941年為教授,其間曾任校長。1909~1945年先後任丹麥科學和文學皇家學會的會員和幹事,1930~1936年任物理海洋學協會主席,1933~1947年為國際海洋考察理事會(ICES)副主席。1895~1896年參加丹麥“因格拉夫”號海洋調查時,建立了海水氯度測定法;1900年前後,在他的領導下確定了海水氯度和海水鹽度的定義,建立了兩者間的關係以及與海水密度的關係;1901年發表《水文表》,該表在國際上使用了近70年;1908~1945年負責製備國際標準海水,1938年用純銀作為標準海水的永久標準,提出了氯度的新定義,一直沿用至今。曾獲倫德大學榮譽博士學位、A.阿加西獎、丹麥一級勳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努曾,M·H.C.
- 國籍:丹麥
- 出生地:丹麥菲英島海斯馬克
- 出生日期:1871年 2月15日
正文,
正文
丹麥海洋學家。1871年 2月15日生於丹麥菲英島海斯馬克,1949年去世。1890~1896年在哥本哈根大學學習,1899年起在母校任教,1912~1941年為教授,其間曾任校長。1909~1945年先後任丹麥科學和文學皇家學會的會員和幹事,1930~1936年任物理海洋學協會主席,1933~1947年為國際海洋考察理事會(ICES)副主席。1895~1896年參加丹麥“因格拉夫”號海洋調查時,建立了海水氯度測定法;1900年前後,在他的領導下確定了海水氯度和海水鹽度的定義,建立了兩者間的關係以及與海水密度的關係;1901年發表《水文表》,該表在國際上使用了近70年;1908~1945年負責製備國際標準海水,1938年用純銀作為標準海水的永久標準,提出了氯度的新定義,一直沿用至今。曾獲倫德大學榮譽博士學位、A.阿加西獎、丹麥一級勳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