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分子

克分子

以克計的化合物或元素的重量,其量在數值上等於該化合物或元素的分子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克分子
  • 外文名:gram molecule
  • 單位:IS
  • 作用:把物質絕對質量和相對質量聯繫起
簡介,概述,定義,相關資料,發展,作用,

簡介

概述

和國際標準單位制(IS)的摩爾(mol)表示同一個意思。例如:1.54 kJ/gram-atom = 1.54 kJ/mol;1 gram-atom 氫氣= 1mol 氫氣。不過,已經廢棄不用了。
化學物質的量就是摩爾。摩爾概念發明之前,化學方程式中的係數之比,只表示分子個數之比,它對應著相對分子質量之比,例如:
3H2 + N2 == 2NH3
表示:3個氫分子,與1個氮分子反應,可以生成2個氨分子。
因此,化學方程式只有理論義意,對於實際生產沒有什麼用處。
有了‘摩爾’概念,化學方程式中的係數之比,除舊含意外,又有了新含意——表示摩爾數之比,它對應著物質的絕對質量(克數)之比,例如:
3H2 + N2 == 2NH3
表示3摩爾氫氣(6克),與1摩爾氮氣(28克)反應,可以生產出2摩爾氨(34克)。
於是,摩爾概念就把原本只有理論義意的化學方程式,跟實際生產聯繫起來。
摩爾(mol)的原始名稱叫克分子,也就是說:原來的1克分子就是1mol。

定義

用克表示的任何物質的絕對質量,如果在數值上等於它的分子量(相對分子質量),這群物質的絕對質量就叫1克分子。 這正是通用的mol概念。1mol任何物質的絕對質量在數值上等於其相對分子量。
由克分子的定義,可有如下推論:
絕對質量為1克分子的任何物質,其所含的分子數,一定相等,這個數目,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阿氏是分子概念的啟蒙者)。
阿氏常數可以通過實驗測定。
1975年,在世界化學大會上,廢除克分子概念,而是通過克分子概念的推論、實驗測定的阿氏常數作為出發點,重新定義了關於摩爾(mol)的概念:分子數目為阿氏常數的任何物質,稱為一摩爾分子。
原子數目為阿氏常數的任何原子群,稱為一摩爾原子。離子數目為阿氏常數的任何離子群,稱為一摩爾離子。從摩爾概念的定義,可有如下推論:
用克表示的一摩爾任何物質的絕對質量,在數值上一定等於它的相對分子質量。這稱為摩爾質量,寫為 ××g /mol,讀為每摩××克。例如,氫氣的摩爾質量,是每摩2克(2g / mol),氮氣的摩爾質量,是每摩28克(28g / mol),氨的摩爾質量,是每摩17克(17g / mol)。

相關資料

發展

19世紀以來,化學已由記憶的科學,變成了理解的科學。對物質的量及其相關知識,首先應當理解。非如此,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死記硬背公式,對個別人也許有效,而對多數人來說,肯定收效不大。

作用

摩爾概念是一個橋樑,它把物質的絕對質量(克數),跟分子的相對質量,聯繫起來。
如果一群分子,它的絕對質量用克表示,而數值上等於分子的相對質量,那么,這群分子的數目,一定等於阿氏常數。例如,質量為2克的氫氣分子群,群中分子的數目,一定等於阿氏常數。質量為32克的氧氣分子群,群中分子的數目,一定等於阿氏常數。質量為44克的CO2分子群,群中分子的數目,一定等於阿氏常數。
於是,就把分子數目等於阿氏常數的一群分子,稱為1摩爾分子。這樣,就把把物質的絕對質量(克數),跟分子的相對質量,聯繫起來了。
由於反應方程式是以分子為單位的反應簡明記錄,摩爾概念就使本來只有理論意義的反應方程式,有了實際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