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於2011年11月獲批組建,2014年10月通過教育部驗收,實驗室專注於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工程領域的套用基礎研究,堅持立足武漢地區,面向產業需求,瞄準先進科技前沿,以光電子產品的柔性化、輕量化、環境友好化等問題為研究目標,致力於獲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材料與技術,引領高性能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的發展,培養高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並推動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目前設有四個主要研究方向:一、柔性顯示材料與技術;二、柔性電池材料與器件;三、生物醫用光電材料;四、光電化學材料環境友好化。
2012年12月,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聯合武漢天馬微電子、華星光電、聯想集團、華爍科技等開展協同創新,成功申報並獲批“柔性顯示材料與技術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聯合相關企業共同承擔了科技部高技術研發計畫(86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等一系列重要課題,在產學研中起到了協同創新的紐帶與橋樑作用。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利用在柔性電子材料方面多年的工作積累,開展了柔性太陽電池及柔性鋰離子電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與漢能集團、東風汽車、吉利汽車、揚子江客車等企業開展了多方位的合作,並在江漢大學校園內建設運行了國內大面積薄膜太陽電池工程項目。
在省、市組織部門和學校的支持下,以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依託,成立了校級科研機構交叉科學研究院,引進了一批外國專家,建立了光電新材料與生物醫學的交叉學科。目前已在循環腫瘤細胞捕獲與檢測、光回響藥物控制釋放、微流控器件等領域做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新性的工作。
該方向為實現在產品生產源頭解決電子產品拋棄後的環境污染問題而創立。實驗室2015年3月成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及環境健康研究院,以環境中典型污染物的環境暴露與健康影響機制為核心,重點針對電子產品中相關污染物的環境行為、暴露途徑、致毒機制等展開相關研究。力爭通過多學科交叉合作研究,在電子產品污染所致的環境與健康影響上取得國際水平的原創性成果,同時將研究成果運用到生產環境友好型光電材料過程中。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超過6000萬元,擁有雷射粒度拉曼光譜儀(英國Renishaw inVia)、超高分辨冷場發射掃描電鏡(日立SU8010)、400兆核磁共振波譜儀(Bruker AVANCE 400)、倒置螢光顯微鏡、多晶X-射線衍射儀、皮秒和頻光譜儀、高性能的電噴霧-四級桿-飛行時間LC/MS/MS串聯質譜儀、組合式螢光壽命與穩態螢光光譜儀、電感耦合電漿質譜儀、紅外-熱失重聯用儀、電化學工作站、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譜儀、磁控濺射鍍膜機、反應離子刻蝕機、微型量熱儀等先進儀器設備。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重視產學研結合,所承擔的部分科研項目如“甲基環己基次磷酸鋁”阻燃劑、電磁禁止材料專用磷系阻燃導電膠膜”等已經成功產業化,並為相關企業帶來可觀的直接經濟效益。另外,“ACF各項異性導電膠中試項目”成功後已獲得企業認可,進行放大試驗正在進行中。該項目的目標產品屬生產製造液晶面板的核心材料,長期被日韓廠商所壟斷,因此這一項目進展在產業配套方面意義重大。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與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與聯想、天馬、華爍等大型企業均已建立聯合實驗室,實現了學生在企業實習實訓的常態化,企業能直接儲備所需的專業性、針對性人才,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上能很好地實現互利雙贏。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重視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養,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選派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加拿大、英國等著名科研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目前實驗室與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合作建立的聯合實驗室已經正式運行。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漢大學)將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有機結合,針對光電子產業發展亟需的相關化學材料及技術問題,緊密聯繫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實驗室大力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完善對外開放機制,推進資源共享。力爭將實驗室建成國內有特色、國際上有影響、學術上有創新、方法上有突破,同時具有一流研究環境的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