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的圖案》內容簡介:對童年山村生活的回憶與惦念,對身邊動物朋友的觀察與記錄,在大千世界中觀賞風景名勝、體驗世道變遷……關於童年、關於成長、關於觀察、關於學習,這些來自心靈深處的文字,是生命的記錄,是印刻在光陰上的圖案,是《光陰的圖案》作者湯索蘭對生活的“感悟”、“感觸”、“感動”與“發現”,希望小讀者從中不僅能感受到溫暖,更受到作者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的感染。
基本介紹
- 書名:光陰的圖案
- 出版社:晨光出版社
- 頁數:159頁
- 開本:16
- 作者:湯素蘭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臭港姑娘
山的那邊是什麼
紅蘋果
記號
精靈
九伯
立夏坨和黃鱔湯
母親的茶
奶奶星
山村
燈
石橋
守歲
耍燈
太公
我的爺爺
夕陽下
陽雀花炒雞蛋
輯二◎動物朋友
我們的動物朋友
阿布
不速之客
雛鳥殤
聰明的辦法
江湖老貓
謎
牧童
奇奇
童年的貓頭鷹
我所認識的二三鼠
向狗學習
小鳥的故事
一隻蜘蛛的最後時光
又見老貓
與蜂為鄰
早飛的鳥
豬王傳奇
輯三◎大千世界
崇木凼
登紅螺山
冬天的收穫
風雪中,那一隻揮動的手
楓葉紅了
假裝的束0蝟
老師的眼睛
理花
流連薩爾斯堡
山的意義
沈山花
我們周圍的仙境
一個好故事
一些小事和一個人
又去五台山
在通道的快樂時光
紫鵲界
◎光陰的故事(後記)
後記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所有的寫作都來自心靈深處,都是生命的紀錄和光陰的故事。只是有的成了詩歌,有的成了小說童話,有的成了散文。
我寫散文是近年來的事情。尤其是在新浪開通了部落格之後。我常會把身邊的故事、偶爾的回憶和生活的感觸寫下來,貼在部落格上,久而久之,有了一定的數量,結集出版,於是就成了我的散文集。
我覺得與我的童話相比,我的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我散文里寫的人和事,植物與動物,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實的。我雖然是一個長於虛構與幻想的童話作家,可是提起筆來寫散文的時候,卻總是一五一十認真地描寫身邊的真實,這也常讓我自己覺得驚訝——散文、小說、詩歌、童話,每一種文體對作家的要求都不一樣,文學真神奇。
我散文裡面這些“真實的故事”,有的是我童年生活的回憶,是我的成長故事,比如《奶奶星》、《記號》等一組寫我童年與故鄉的文章。雖然我個人的生活環境與成長經歷與現在的孩子完全不同,但是我相信它們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依然有閱讀的價值。因為文學閱讀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開拓視野,了解不同的人生故事,因而增加自己的閱歷和對於他人的理解。有些“真實的故事”是我對身邊動物們的觀察和記錄,我相信這些觀察和記錄應該也能引起小讀者們的興趣。動物是我們的朋友,生活在我們的周圍,有的時候我們會忽略它們的存在。如果你仔細地觀察,細心地體會,你會發現它們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它們身上的許多優點還值得我們學習。比如,我在我家帥狗阿布的身上就學到了許多東西——善良、忠誠、熱愛生活。
如果你問一個作家:你的寫作素材來自哪裡?作家們十有八九會回答:來自生活,甚至還會進一步告訴你:生活中不是缺少寫作的素材,而是缺少發現素材的眼睛。我的散文素材也來自生活,我寫的都是生活中真實的故事。然而,觸發我提起筆來寫作的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引發的“感悟”、“感觸”和“感動”。比如說,我今年夏天去黃河源旅行,頭天晚上住在都江堰。,我有過敏性鼻炎,但出門時忘記帶一種名叫“布地耐德鼻噴劑_的藥了。雖然治鼻炎的藥有許多種,但對我來說,就這種藥最管用。於是那天下午我先生陪著我在都江堰的藥店裡找這種藥,找了七八家藥店都沒有我到。晚上散步經過一家藥店,我們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找,藥店的工作人員說賣過這種藥,不過他們藥店也沒有,上次有人來買的時候……講述給朋友聽,態度真實、自然,語言也不需要過於華麗。作為一個兒童文學作家,我一直都把我的小讀者當成朋友,我願意和我親愛的朋友們分享我的成長,我的生活,我的“感悟”、“感觸”和“感動”。我願意我的這些文字,能帶給小讀者們溫暖,並增進他們對大千世界和芸芸眾生的了解。
湯素蘭
2013年7月28日記於馬爾康色達
序言
王泉根
中國是散文的故鄉。中國散文本是對韻文而言,因而在中國古代,舉凡詩詞曲賦等韻文之外的一切文類,都可歸於“散文”範疇。現代性的散文概念起始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的文體“四分法”,與小說、詩歌、戲劇文學相對應。現代性散文的特質是什麼?如何界定?對此文論界長期見仁見智,意見不一。近來更有“大散文”、“美文”、“文化散文”等種種說法。
這說明散文是一種非常別致的文體,又是一種難以說得清楚的文體。好有一比:“散文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裝。”說句笑話,凡是明顯不能歸入小說、詩歌、戲劇的“文學作品”,都可以放進散文這個筐。因而散文真可謂大肚能容,除了“藝術散文”外,其他如隨筆、小品、雜文、傳記.甚至日記、書信等也可歸入散文之中。這么說來,散文豈不就成了超市、雜貨鋪。散文的精神核心到底是什麼?人們常說散文“形散神不散”,這個不散之“神”又是指什麼?
在我看來,構成散文的精神核心只是一個“真”字。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神也是一個“真”字。“真”是散文的命脈。我對散文的理解是:以真為本,關文書寫,形神兼備,筆帶感情。
散文應是“非虛構文學”,與小說、童話、科幻、寓言,還有現在流行的什麼穿越、奇幻、懸幻等“虛構文學”有質的不同。作為“非虛構文學”的散文,貴在一個“真”字,其感世、醒世、存世、傳世的價值也在一個“真”字。
“真”是指散文所記之人之事,應當是真人真事;所抒之情之意,應當是真情實意。當然細枝末節需要文學想像與發揮。例如寫天上雲影的變幻。枝頭鳥雀的嗚叫,到底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還是“三隻麻雀飛枝頭”,就不必較真。魯迅先生在鹹亨酒店與朋友飲紹興黃酒,下酒的是茴香豆還是炒花生,也沒必要細究。但散文所寫之人事、所抒之情志,必不能空穴來風,更不能天馬行空。小說可以散文化,散文絕不能小說化。
如果散文也小說化,也是大膽想像,面壁虛構,憑空編造,那有小說就足夠了,還要再來一個散文幹嗎?曾有某公之作老是被人揪住不放。不是其文筆不夠華美、立意不夠高遠,而實在是“小說化”的痕跡太重太濃,經不起人家的“質疑”與“證偽”。因而此類所謂的“大散文”,也就只能大而化之,雲煙境過皆同幻了。
昔者錢穆先生在論中國文學精神時有過這樣一番妙論:“中國文學之理想境界,並非由一作家遠站在人生之外圈,而僅對人生作一種冷靜之寫照,亦非由一作家遠離人生現實,而對人生作一種熱烈幻想之追求。中國文學之理想最高境界,乃必由此作者,對於其本人之當身生活,有一番親切之體味。而此種體味,又必先懸有一種理想上之崇高標準的嚮往,而在其內心。經驗了長期的陶?台與修養。”“一面乃是此一作家之內心生活與其外圍之現買人生,家國天下之息息相通,融凝一致。而另一面即是其文字表達之技巧,與其內心感映人格鍛鍊之融凝一致。在理想上到達人我一致、內外一致之境界,此亦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主要的人文修養之一種特有境界也。”(錢穆《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
錢穆更把“有我”看成是中國文學的特徵:“中國文學的一個特徵,常是把作者本人表現在他的作品裡。我們常說的文以載道,其實也如此。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故載道必能載入此作者之本人始得。此又與西方文學有不同。說辭作譬,正如一面鏡子,西方文學用來照外,而中國文學乃重在映……都是人到中年以後寫出來的。
雲南晨光出版社鑒於散文對於少年兒童的文學修養與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同時也希望為促進書香校園建設與優秀散文的閱讀推廣、為發展新世紀兒童文學的散文創作,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為此,特邀請國內十位散文作家,精編精選他們的精彩之作,匯聚成“中國當代兒童文學散文十家”出版。
這是一件頗有意義的事。十位作家的經歷不同,職業不同,性格不同,但他們對散文寫作的執著與對散文藝術的獨到把握,則有共同之處。這就是對散文精神“真我”的堅守、對散文語言藝術美的錘鍊、對散文風格個性的追求。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更是一批“青春在眼童心熱”的作家,他們的很多作品本身就是為少年兒童而寫的,或是童年經驗的人生升華、童年記憶的藝術再現、童年視角的通感書寫。
這是一套優質的散文讀本,是可以激發我們的童心、慧心與詩心,提升我們的閱讀品位與人生高度的書系。願《中國當代兒童文學散文十家》走進更多的書香校園,走進廣大讀者與少年兒童的閱讀空間和心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