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市挖色鎮光邑村委會,屬半山區,位於挖色鎮中央,距離挖色鎮1.5公里,是光邑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8.54平方公里,海拔1976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苞谷、小蔥、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29戶,有鄉村人口2077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25人。該村屬於非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一、三產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光邑自然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大理市
- 著名景點:光邑自然村
- 類型:村莊
自然資源,農村經濟,基礎設施,文化教育,人口衛生,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光邑自然村有耕地總面積1167畝(其中:水田面積570畝,旱地面積597畝),人均耕地0.56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1013.1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71.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1畝,主要種植板栗、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00.7畝,其中養殖面積28畝;其他面積 524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64萬元,占總收入的12.08%;畜牧業收入144萬元,占總收入的4.7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3頭,肉牛14頭,肉羊8頭);漁業收入22萬元,占總收入的0.73%;林業收入51萬元,占總收入的1.69%;第二、三產業收入2105萬元,占總收入的69.89%;工資性收入145萬元,占總收入的4.81%。農民人均純收入3698元,農民收入以一、三產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3人(占勞動力的90.58%),在省內務工150人,到省外務工23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電話四通,無路燈。全村有 529戶飲用井水。有529戶通電,有32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52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2.19%和 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5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96戶(分別占總數的 47.83%和37.05%)。
該村到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農用遠輸車12輛、拖拉機6輛,機車25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建有小水窖6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70畝,有效灌溉率為48.84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45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8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3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2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光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挖色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現今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28人,其中小學生223人,中學生105人。該村建有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2005年被評為" 優秀業餘文藝隊"等。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29戶,共鄉村人口2077人,其中男性1021人,女性1056人。其中農業人口2077人,勞動力1473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其中白族2065人,漢族8人,其他民族4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48人,參合率 93.79%;享受低保43人。
發展重點
該村現今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人均耕地面積較少,農業產業化發展和集約經營受制約,規模效益不明顯;2、交通、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生產成本高,生產發展相對滯後;3、缺乏有力的產業支撐,村組兩級經濟枯竭,制約著鄉風文明和村容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