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豐碑”可謂是了解中華民族氣質、民族精神的一部紅色經典讀物,同時也是一套普及性讀物,既針對重點人群,也適宜在全民中推廣。讓讀者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紅色歷史,傳承民族精神,是我們編輯這套書的本意,我們也深信它將帶著讀者走過一段美好的文化之旅。 本書是該系列之《光輝一生(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內容包括開國之帥、思慕先遠、舊地懷恩、藏品風情。 《光輝一生(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由吳巧瑩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光輝一生/不朽的豐碑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151頁
- 開本:16
- 作者:吳巧瑩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639042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不朽的豐碑主要是以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為背景,主要講述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揭露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我國人民的反侵略鬥爭、革命鬥爭、社會主義的建設成就和黨的光輝歷史,《光輝一生(朱德故居暨朱德銅像紀念園)》(作者:吳巧瑩)主要講述不朽的豐碑之朱德故居。
圖書目錄
開國之帥
元帥一生
蓋世功勳
品性高潔
英名永垂
思慕先遠
舊地懷恩
偉人故居
為了紀念
元帥故里
元帥不朽
藏品風情
元帥一生
蓋世功勳
品性高潔
英名永垂
思慕先遠
舊地懷恩
偉人故居
為了紀念
元帥故里
元帥不朽
藏品風情
文摘
元帥一生
朱德,字玉階,1886年12月1日生於四川省儀隴縣一個佃農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進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在雲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1915年12月,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戰爭。1917年7月,任滇軍(7月中旬改為靖國軍)旅長,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的護法戰爭。1921年春,任雲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雲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等職。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1922年9月,朱德為尋求革命真理赴德國,在柏林結識周恩來和其他共產黨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在德國哥廷根市一所大學裡留學,1925年返回柏林,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駐德支部執行委員,因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先後兩次被德國政府逮捕,並被驅逐出境。1925年7月到蘇聯學習軍事。1926年夏回國,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軍隊中進行革命工作。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創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培訓革命軍事幹部。
1927年7月,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朱德參加領導八一南昌起義,後任起義軍第九軍軍長。起義軍南下廣東後,主力在潮汕地區被國民黨軍隊擊敗,他率領餘部轉至湖南南部,發動農民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1928年4月,他率部萬餘人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隨即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他和毛澤東指揮部隊多次粉碎國民黨軍的“進剿”、“會剿”,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9年1月,朱德和毛澤東率部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進軍,為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他先後同毛澤東、周恩來一起指揮紅軍打破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四次大規模軍事“圍剿”。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貴州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長征途中,他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分裂共產黨和紅軍的活動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朱德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不久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率領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協同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爾後指揮八路軍各部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建立和擴大了許多抗日根據地。他曾先後兼任第二戰區東路軍總指揮和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指揮所轄部分國民黨軍隊與八路軍共同作戰,維護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局面。1940年5月返回延安,提出“南泥灣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以打破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1945年4月至6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在解放戰爭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1947年3月同劉少奇等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他親臨華北前線指導作戰,取得了清風店、石家莊戰役的勝利,開創了攻克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在戰略決戰階段,他協助毛澤東組織和指揮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和毛澤東一起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長江南下的作戰命令,最後推翻了蔣介石在中國內地的統治。他在長期的軍事生涯特別是革命戰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並逐步形成一整套適合人民軍隊建設和作戰需要的關於帶兵、練兵、養兵、用兵等重大軍事問題的理性認識。在中國紅軍初創時期,他同毛澤東共同總結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成為紅軍游擊戰爭的基本指導原則,以後又寫了許多軍事論文,論述運動戰、山地戰、隘路戰、遭遇戰、追擊戰、襲擊戰、攻堅戰、殲滅戰等戰術思想,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P2-5
朱德,字玉階,1886年12月1日生於四川省儀隴縣一個佃農家庭。1909年初到昆明,考進雲南陸軍講武堂,同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團體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在雲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1915年12月,參加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戰爭。1917年7月,任滇軍(7月中旬改為靖國軍)旅長,在四川參加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的護法戰爭。1921年春,任雲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雲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等職。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逐漸接受馬克思主義。1922年9月,朱德為尋求革命真理赴德國,在柏林結識周恩來和其他共產黨人,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在德國哥廷根市一所大學裡留學,1925年返回柏林,當選為中國國民黨駐德支部執行委員,因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先後兩次被德國政府逮捕,並被驅逐出境。1925年7月到蘇聯學習軍事。1926年夏回國,受中共中央派遣到四川軍隊中進行革命工作。1927年初到江西南昌創辦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培訓革命軍事幹部。
1927年7月,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朱德參加領導八一南昌起義,後任起義軍第九軍軍長。起義軍南下廣東後,主力在潮汕地區被國民黨軍隊擊敗,他率領餘部轉至湖南南部,發動農民起義,建立蘇維埃政權。1928年4月,他率部萬餘人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合,隨即成立工農革命軍(不久改稱紅軍)第四軍,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他和毛澤東指揮部隊多次粉碎國民黨軍的“進剿”、“會剿”,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9年1月,朱德和毛澤東率部向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進軍,為建立中央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1930年8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司令、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他先後同毛澤東、周恩來一起指揮紅軍打破國民黨軍隊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四次大規模軍事“圍剿”。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34年10月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貴州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上,支持毛澤東的正確主張。長征途中,他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分裂共產黨和紅軍的活動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朱德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不久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率領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協同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取得平型關等戰鬥的勝利,爾後指揮八路軍各部深入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建立和擴大了許多抗日根據地。他曾先後兼任第二戰區東路軍總指揮和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指揮所轄部分國民黨軍隊與八路軍共同作戰,維護了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局面。1940年5月返回延安,提出“南泥灣政策”,開展大生產運動,以打破國民黨對陝甘寧邊區的經濟封鎖。1945年4月至6月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在解放戰爭中,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1947年3月同劉少奇等組成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到華北進行中央委託的工作。他親臨華北前線指導作戰,取得了清風店、石家莊戰役的勝利,開創了攻克堅固設防城市的先例。在戰略決戰階段,他協助毛澤東組織和指揮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1949年4月和毛澤東一起發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渡長江南下的作戰命令,最後推翻了蔣介石在中國內地的統治。他在長期的軍事生涯特別是革命戰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並逐步形成一整套適合人民軍隊建設和作戰需要的關於帶兵、練兵、養兵、用兵等重大軍事問題的理性認識。在中國紅軍初創時期,他同毛澤東共同總結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成為紅軍游擊戰爭的基本指導原則,以後又寫了許多軍事論文,論述運動戰、山地戰、隘路戰、遭遇戰、追擊戰、襲擊戰、攻堅戰、殲滅戰等戰術思想,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P2-5
序言
歷史的長河不知湮沒了多少的民族和邦國,然能一直屹立於民族之林的必然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以優異的素質,堅毅、執著的品質,走過五千年的風雨歷程,創造了輝煌的業績,成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朵奇葩。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國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各族成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中華民族兒女對自己的祖國產生了一種不可割捨的特殊感情——愛國主義。正如列寧所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從這樸素的感情開始的。這種感情經過千百年的凝聚,無數次的激發,最終被整個民族的社會心理所認同,升華為愛國意識,最終形成價值觀。愛國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一種道德力量,對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愛國主義是一面旗幟,具有社會導向作用,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財富,同時也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動力。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1994年,中宣部頒布了《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簡稱《綱要》)。《綱要》論述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極為重要的意義,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重點對象以及~系列具體措施。從1997年開始,中宣部陸續頒布了四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名單,以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反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蠻行徑,反映中國人民反侵略的鬥爭,反映現代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反映黨的光輝歷史為內容,來激發民眾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這四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集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於一身,極為珍貴,極具宣傳推廣價值。為了更好地展示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讓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我們以這些愛國主義示範基地為基礎,推出了這套《不朽的豐碑》。
《不朽的豐碑》以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為平台,在深入敘述基地所蘊涵的厚重歷史、人物情懷的同時,又對基地的展陳情況加以詳細描述、介紹,穿越歷史,講述遺存背後的故事。每個示範基地單獨成冊,配以數百張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圖片,幫助讀者了解歷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風情。
這套叢書可謂是了解中華民族氣質、民族精神的一部紅色經典讀物,同時也是一套普及性讀物,既針對重點人群,也適宜在全民中推廣。讓讀者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紅色歷史,傳承民族精神,是我們編輯這套書的本意,我們也深信它將帶著讀者走過一段美好的文化之旅。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國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民族的融合,文化的碰撞、交融使各族成為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中華民族兒女對自己的祖國產生了一種不可割捨的特殊感情——愛國主義。正如列寧所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下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精神就是從這樸素的感情開始的。這種感情經過千百年的凝聚,無數次的激發,最終被整個民族的社會心理所認同,升華為愛國意識,最終形成價值觀。愛國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一種道德力量,對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愛國主義是一面旗幟,具有社會導向作用,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財富,同時也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巨大動力。愛國主義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的基礎性工程,是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促進中華民族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
1994年,中宣部頒布了《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簡稱《綱要》)。《綱要》論述了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極為重要的意義,提出了教育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重點對象以及~系列具體措施。從1997年開始,中宣部陸續頒布了四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名單,以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反映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野蠻行徑,反映中國人民反侵略的鬥爭,反映現代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反映黨的光輝歷史為內容,來激發民眾愛國熱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
這四批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集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文化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於一身,極為珍貴,極具宣傳推廣價值。為了更好地展示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讓人們特別是青少年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我們以這些愛國主義示範基地為基礎,推出了這套《不朽的豐碑》。
《不朽的豐碑》以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為平台,在深入敘述基地所蘊涵的厚重歷史、人物情懷的同時,又對基地的展陳情況加以詳細描述、介紹,穿越歷史,講述遺存背後的故事。每個示範基地單獨成冊,配以數百張具有濃厚歷史氣息的圖片,幫助讀者了解歷史、了解人物、了解文化風情。
這套叢書可謂是了解中華民族氣質、民族精神的一部紅色經典讀物,同時也是一套普及性讀物,既針對重點人群,也適宜在全民中推廣。讓讀者了解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紅色歷史,傳承民族精神,是我們編輯這套書的本意,我們也深信它將帶著讀者走過一段美好的文化之旅。